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嘿5.1935年2月,畏秋白被捕入狱,敌人百般利诱.丝奄没有动摇他的信念。6.6月18日清晨,敌人向正在写诗的瞿秋白出示了枪决的命令。瞿秋白继续奋笔疾书。奥黑澎Xia Yi Dai瞿秋白与《国际歌》@赫伟 @泽公~~  相似文献   

2.
欧仁·鲍狄埃和《国际歌》汪龙义《国际歌》──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是在巴黎公社的革命烈火中,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诞生的。每当我们唱起《国际歌》的时候,总是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这首歌的歌词作者、法国工人阶级的伟大诗人欧仁·鲍狄埃。欧仁·...  相似文献   

3.
4.
比尔·狄盖特,生于1848年,卒于1932年,法国工人作曲家,《国际歌》的曲作者。 狄盖特生于比利时根特城的工人家庭,7岁时进工厂做工,青年时期投身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曾领导“工人的里拉”等工人合唱团。  相似文献   

5.
比尔·狄盖特,生于1848年,卒于1932年,法国工人作曲家,《国际歌》的曲作者。狄盖特生于比利时根特城的工人家庭,7岁时进工厂做工,青年时期投身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曾领导工人的里拉等工人合唱团。  相似文献   

6.
隐喻就是把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翻译从表面上看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之间进行的语码转换,即翻译主体对原语的理解和目标语的表达,其背后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思维方式的转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过程.隐喻认知结构不仅能创造意义,也能改变意义.同一客观事物在特定语境中因认知个体的体验不同可以产生不同意义解释.从汉语译文文本对《哈姆雷特》研究的问题进行考察与阐释,把哈剧的汉语文本置于本民族语境下进行解读分析并提高哈剧学术研究的价值,有必要对该剧的隐喻在认知视角下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它以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充沛的革命感情,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一百多年来,这首诗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今天,在波澜壮阔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它是我们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教育的好教材,是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英语影片名的汉译问题受到了翻译界的普遍关注。对于有些译法,见仁见智,也存在争议。本文在归纳总结一些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一套翻译标准,并得出结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应该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不断在实践中改进甚至改变方法。  相似文献   

9.
《社戏》以一种抒情笔调位于小说集《呐喊》的末篇,似乎与其它文章的风格不相协调,与鲁迅严峻犀利的笔力、革命战士的形象相悖。然而正是这样一篇与我们熟知的鲁迅精神有出入的小说被长期选编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了文学界和语文界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献不断出现。综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文本解读、教材编选、教学实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人民版《历史》选修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112页有这样一段文字:“1871年5月28日,敌人占领巴黎,公社失败。逃出敌人魔掌的公社委员、诗人欧仁·鲍狄埃在巴黎市郊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国际歌》。1882年,狄盖特为该诗谱曲。”其实,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在1888年。  相似文献   

11.
《哈姆雷特》剧本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最早翻译莎翁剧本的是戏剧天才田汉,他为莎翁剧本的传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后来又有十多个译本,有散体,也有诗体;其中公认为最佳的是卞之琳的译本。  相似文献   

12.
13.
凡读过《元朝秘史》的人,都知道该书正文是由汉字音写(一般称“音译”),每个字和词的俗语直译(一般称“旁译”)以及适当段落的俗语节略意译(一般称“总译”),共三个部分(可合称“汉译”),计十二卷,近三十万言.组成举世罕见的奇文.  相似文献   

14.
汉译《诗学》对悲剧定义的关键术语翻译存在分歧。这涉及到对亚里士多德美学体系和古希腊悲剧特质的理解。古希腊悲剧的特质重在“严肃”,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是从医学上引申出来的。“卡塔西斯”作用主要是针对怜悯和恐惧而不是其它情感。  相似文献   

15.
国际档贺岁电影《十二生肖》是成龙的第101部电影,其中涉及四种语言,这为字幕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着重分析了汉译英部分的字幕翻译是否遵守了目的准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  相似文献   

16.
Panther和Thomburg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将转喻分为指称转喻、述谓转喻和言外转喻,此外,情景转喻是对传统转喻研究的延伸。对于《卖花女》原文中体现不同语用效果的转喻,杨宪益和林语堂选用各具特色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胡亚伟 《海外英语》2016,(15):109-110
宗教经典翻译是外来宗教在融入目标文化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恰当的《圣经》翻译策略也是基督教在中国成功传播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从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采取的全盘汉化《圣经》翻译策略到明末清初适当顺应目标文化汉译策略,再到近代话语独立与适当顺应目标文化相结合的汉译策略。不同时期《圣经》汉译策略的选择不仅令基督教在融入中国文化过程中吸纳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特点还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也成为基督教中国本土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国际歌》是在巴黎公社血与火战斗洗礼中诞生的、在全世界获得广泛传唱的、以歌曲形式表现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习和传唱《国际歌》,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身份的认同、革命斗志的激发和壮烈人格的塑造,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于中共领导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创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激励着人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相似文献   

19.
外宣工作中的汉译英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翻译体和翻译腔是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如何把握翻译体的度和克服翻译腔是译者面对的困难之一。《尤利西斯》两个经典译本虽然有翻译腔,但基本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