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品隐语是对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一切隐语的统称,是伴随着毒品泛滥而涌现的一类特殊的隐语。从应用语言学视角看,应当加大对这类隐语识别的研究,以服务案件侦查工作。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大量涉毒隐语的收集与整理,研制出了"毒品隐语查询系统",它具有良好的言语识别价值、情报学价值、教学研究价值等。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各种文书有的用浅近的文言写成,有的用语体文写成,甚至近于口语。但由于太平军中隐语术语甚多,加以方言俗语与文言掺杂,因此有很多词句不明、意义难以理解的地方。本文以《洪秀全选集》为语言材料,从普通词汇、避讳和隐语等方面简略分析太平天国文书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各种文书有的用浅近的文言写成,有的用语体文写成,甚至近于口语。但由于太平军中隐语术语甚多,加以方言俗语与文言掺杂,因此有很多词句不明、意义难以理解的地方。本文以《洪秀全选集》为语言材料,从普通词汇、避讳和隐语等方面简略分析太平天国文书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各种文书有的用浅近的文言写成,有的用语体文写成,甚至近于口语.但由于太平军中隐语术语甚多,加以方言俗语与文言掺杂,因此有很多词句不明、意义难以理解的地方.本文以<洪秀全选集>为语言材料,从普通词汇、避讳和隐语等方面简略分析太平天国文书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俗语云:有毒品买卖,就有隐语存在。这句话客观上揭示了隐语同毒品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毒品犯罪隐语广泛出现在了互联网、短信、QQ、微信等媒介中,使涉毒活动更加隐蔽。如何应对这一新态势,值得广大禁毒工作者深入探索。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建立毒品犯罪隐语语料库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子。毒品犯罪隐语语料库,简言之,就是在收集整理各地毒品犯罪隐语的基础上,运用海量信息处理技术整合而成的一个大型隐语语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这一客观存在的语言演变现象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的途径,阐释了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对民族共同语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所涉及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科学理论术语有无真实指称,即在客观世界中是否真正存在着科学理论术语所指称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问题也可以看成是科学理论术语所指称的对象是实在的还是虚构的问题。某些科学实在论者坚持科学理论术语真正有所指称,如“电子”、“基因”等术语所指称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而非人为的虚构。他们把这一点作为他们真理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这正如L.劳丹所指出的:“一个实在论者从来不会认为,一个理论的核心理论术语如果没有指称,它  相似文献   

8.
林街方言中的隐语是隐语的一种,是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意义,其词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指代关系,部分隐语的来源和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同一隐语也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些问题着手对林街中的方言隐语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9.
袁爱华 《考试周刊》2011,(76):28-29
隐语是社会语言学和民俗学所注意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和研究隐语现象不但有助于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而且就研究本身而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在汉语中,学者对隐语的界定不一,将隐语同委婉语、暗语、行话、黑话等概念之间相互交叉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对汉语(尤其是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作者通过对各家言说的考察,结合自己的观点理清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定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于理论术语所指称实体或过程的不可观察性,超越了能够以经验术语去表述的可观察范围,因此它们在许多经验主义者的眼里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被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对应规则"用经验术语定义。然而,用可观察的性质显式地定义那些被用来命名不可观察的实体或过程的术语是有问题的。科学理论一方面要通过经验得到辩护,另一方面要给予我们关于经验现象的解释性说明。调和经验主义的认知策略与科学理论的解释或说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艺术欣赏角度来看,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有多层次的意蕴。在浅显而易于了解和把握的表层意义之下,隐约蕴藏着不经仔细推敲难于探知的深层内涵,这就是隐语。语言中的隐语现象,便是语言和社会之间密切关系的生动反映之一。本文旨在利用隐语定义并用中国古典文学中对隐语的运用分析隐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艺术欣赏角度来看,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有多层次的意蕴。在浅显而易于了解和把握的表层意义之下,隐约蕴藏着不经仔细推敲难于探知的深层内涵,这就是隐语。语言中的隐语现象,便是语言和社会之间密切关系的生动反映之一。本文旨在利用隐语定义并用中国古典文学中对隐语的运用分析隐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房红芳 《考试周刊》2009,(33):119-121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语看作是一个纯粹的语言问题,是语言修饰的手段,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语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隐语既是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又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隐语在英语词汇和文化教学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术语作为专名的一类,一直处于语言哲学研究的焦点。从科技术语的本质、概念意义的形成、命名以及语义泛化等方面回答了语言哲学与之相关的两个问题:科技术语具有意义,言语主体的语言能力或语言知识在概念意义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术语新概念的命名及语义的泛化多是利用隐喻而来的。隐喻作为概念的构成方式反映了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隐语是一种带有保密性质的社会习惯语.其主要特点是私密性、行业性和落后性.隐语是一种民间俗语,丰富了社会语言的宝库.但同时,隐语又有其落后性,应审慎对待.我们不主张大量使用隐语,坚决反对滥用隐语,以保证共同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洛克的语言哲学和文字理论,从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中展开了认识论的研究和阐释,提出并论述了实体本质、名义本质;简单观念、复杂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了名称问题以及语言、文字的能、所意义与功能结构,为当代媒介问题与符号学的研究,提供了认识论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语言意义问题的核心,是指称与涵义的关系问题。指称关系是由人、语言、世界(所指)这三大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指称关系是所指与意义得以表现的直接来源,当语言使用者在指称关系框架内对其所认识世界的知识信息进行表达的同时,其语言表达式也就获得了涵义。也就是说,指称关系为涵义提供了基础框架,涵义也能够用以建构指称域。  相似文献   

18.
王建英 《文教资料》2008,(29):38-40
顺应理论给考察语言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语言的使用具有语境关系的顺应和语言结构的顺应性,这种顺应是动态的并带有一定的过程意识.作为一种语言行为,上下域方位隐语是一种很主要的认知手段,顺应理论对上下域方位隐语的阐释力.因此顺应理论可以用来阐释上下域方位隐语语言使用的顺应性特征,即上下域方位隐语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地理课常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语言的准确、精炼、生动形象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现就地理教学中的语言技能问题进行探时。 一、地理术语的运用技能 地理术语是地理学科的专门用语,每个术语都有其严格规定的意义及一定的使用范围,教师要科学地运用地理术语,应该做到: 1.弄清涵义,准确使用 地理教师首先要弄清各个地理术语的涵义,并做到在教学中准确地运用,不要因混用、误用而导致学生概念的模糊。如地球上的时间问题,地万时、区时等概念均有着严格的科学涵义,在教学中必须明确地区分它们,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正>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他提出的"能指"和"所指"概念,认为符号过程即"能指"是通过心理联想意指其对立面所指的过程。"理解"的实质即以符号为媒介由"能指"回到"所指"的内化过程。换言之,语言理解就是在头脑中想象语言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而语言建构以陈述性知识的积累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