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心雕龙》"通变"论并非《周易》"通变"论在文论中的直接运用。在《周易》"通变"论中,"变"是天然合理的,"变"是"通"的条件,"通"是"变"的结果。但在刘勰看来,南朝以来的文学"新变"产生了太多的"爱奇"之风、"浮诡"之言和"淫丽"之辞,导致了"文体解散"的严重弊端,使文章之"变"成为需要反思和批判的现象。由此造成了刘勰文学"通变"论的独特思路和特殊内涵:其论述重点不是提倡和推动文章之"变",而是强调通过对源于经典的"有常之体"的"相因"来规范文章之"变",以克服"新变"之弊;其所说的"通"也主要不是指向文章之"变"的结果,而是指向文章之"变"的前提,即对传统"有常之体"的"会通"。刘勰将传统"通变"论置入《文心雕龙》"以正驭奇、以常驭变"的整体论文思路,创造性地重建了"通变"概念的意义结构和具体内涵,从而将《周易》"变而通之"意义上的一般"通变"论,转换成了《文心雕龙·通变》篇"会通—适变"意义上的文学"通变"论。  相似文献   

2.
被古代兵学家们称为"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的"奇正"理论,其思想渊源于老子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思想;春秋时期"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的战争实践,是孙武"奇正"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一线部队与预备队的编组配置,是"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古典兵学"组合求胜"战略思维模式的思维范式;"奇正互变、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造成的"以碫投卵"的战略态势,才是"以正合,以奇胜"的"奇正"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3.
奇正相生     
正"一阴一阳之谓道",阴者奇,阳者正。"奇正相生,其用无穷"。如鸟之双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然而,它们的地位是平行而不平等的,也绝不是平分秋色的。而且一定是以正为主、为普遍,奇为辅、为特殊;而绝不是以奇为主、为普遍,正为辅、为特殊。大而言之,国学文化,儒为正、为主,道释为奇、为辅。中国传统绘画亦  相似文献   

4.
《通变》篇论述的对象是创作活动中的"文辞气力",关乎文章的语言形式与艺术风格。反对循环相因,倡导积极变革,是《通变》篇立论的理论基础;在还宗经诰的同时师范汉代篇籍,参酌近代新声,贯通古今,是实现"文辞气力"之变的途径;"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乎雅俗之际"是语言文辞之变需把握的标准;以"博览精阅"会通古人,在此基础上"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择取合乎个人情志表达与气质个性、又能超越时代有所创新的语言形式进行创作,是"通变"的具体路径。"参古定法"以"望今制奇",是刘勰对当世创作者在文辞气力革新方面提出的策略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艺概》是晚清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刘氏"奇正"理论以"正"为主,以"奇"为辅。"正"强调"尚义故正",具有与"真"和"稳"意义相近的特点。"奇"具有强调"缥缈"和雄放的情感等特点。"稳"与"正"、"奇"与"变"是相似的审美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6.
刘勰的"通变"与叶燮的"正变"都是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内容。刘勰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以"经"为正规范浮艳文风,拯救时弊;叶燮则提出"正变盛衰互为循环",颠覆"伸正离变"的传统,以"变"去消解当时主正文风。本文通过两者的比较,认为叶燮的"正变"思想更有利于诗歌创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作者的自由想象,超越了刘勰以"经"为标准的"通变"思想,并提出叶燮的"正变"观念正是孔子诗学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刘勰结合列于《文心雕龙》总论的《辨骚》篇及其有关篇章,以屈原《离骚》等楚辞为典范,提出了文学创作中“执正驭奇”的“奇正”美学观,“酌奇而不失其正,玩华而不坠其实”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观,以及“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的继承与创新的通变观,确立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变是刘勰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命题。刘勰在《通变》篇中首先强调继承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通则可久",同时又指出了革新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变则不乏"。刘勰的通变论主要受到《周易·系辞》的影响。以往学者们大多认为通变论侧重的是"通"而非"变",更多关注于"通"即继承问题的研究,而对于"变"即革新问题关注不够。探究刘勰的通变论,对当今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时间轴上观"事物古今之变"、察"事物变化规律"、晓"事物变化原因",是历史学的一种特质性思维,亦即司马迁所言的"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学"通变"思维。考古学中研究人造器物的重要方法——考古类型学,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通变"思维,具有非常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合奇胜,奇正相生 孙子兵法"奇正虚实"中指出:"有正无奇,虽整不烈,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恃,难以控御也".其含义是,作战只有正兵而无奇兵,阵势虽很严整,但不能给敌方造成突然猛烈的打击,就无法取胜.  相似文献   

11.
兵法上有“正不着则奇之一的策略。子日:“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就是说,统帅全国军队,即使遭受敌人的进攻也不致失败,这是由于“奇正”运用得正确。“奇正”是古代军  相似文献   

12.
正合奇胜,奇正相生孙子兵法"奇正虚实"中指出:"有正无奇,虽整不烈,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恃,难以控御也"。其含义是,作战只有正兵而无奇兵,阵势虽很严整,但不能给敌方造成突然猛烈的打击,就无法取胜。只有奇兵而无正兵,攻势虽然很锋锐,但无可作依靠的钳制力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中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在这些兵法的论述中,强调了出奇制胜的策略,蕴含着“奇正相生”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检阅《文心雕龙》中一些"莫不……"句式,"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的断句方式与它们的习惯用法相符。"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术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相循参伍"与"因革通变"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分工,既互相配合又互不重复,共同完整准确体现刘勰的关于文学继承与创新的观念。简略分析文学创新的过程。创新有两种要素:纵向的力度和横向的广度。"因革通变","因革"为文学创新,"通"为文学创新的广度,"变"为文学创新的力度。适当掌握力度、灵活推广应用,是创新实践的方法、机制。它们配合发展,互相促进,形成了创新的全过程。结合以上分析,"《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等中的"变、通"意思最为接近,可以视为词源。  相似文献   

15.
为文主"变"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在该书的《通变》篇,刘勰对文学之"变"又集中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然而,对于"通变"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并未统一意见。本文尝试在文学史发展的视野中,从对"变"的分析入手,换一个视角对刘勰的"通变"思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评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提出"通变"的概念,历代学者对"通变"观的理解持不同观点。基于此,详细解释"通变"的概念,从"通变"观的溯源《周易·系辞》和韩愈的古文运动主张两方面深入地阐释印证"通变",即"会通适变"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7.
"奇正"观是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理论。刘勰能够清醒地看待文学的新变,提出"执正以驭奇"的折中主义文学观。同时,"奇正"观有丰富的内涵,这使刘勰在对待"奇"的问题上有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许印芳的"通变"观在思想上尊推儒学,强调诗歌的社会价值,以儒学正统思想评鉴诗歌和诗人。其"通变"观的价值更在于本于"通"而求于"变",且不拘于儒学,强调在学习经典的基础上,以"求真"为核心追求诗歌的创新,体现出许印芳"门户甚宽,不拘一格"的诗论特色。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通变》篇认为《楚辞》是文章"从质及讹"的转折点,希望通过"宗经诰"与"变乎骚",达到文章"通"与"变"的平衡。在这一大背景下,刘勰将《楚辞》列入"文之枢纽",并在《辨骚》篇中提出了"倚经驭骚,酌奇存真,玩华保实"的写作原则,把"文"之变纳入可以指导的范围内,《辨骚》篇的宗旨就是指导人们如何"驱辞力"和"穷文致"的。这一写作原则与"正言体要,恶乎异端"的思想密切相关。《风骨》篇与《定势》篇还从不同角度对《辨骚》篇的写作原则进行了补充和丰富。实际上,刘勰就是借《楚辞》来述其运辞之道,这是他解《楚辞》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刘勰在《知音》篇提出了"六观说",这是《文心雕龙》中一套比较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其真正的内涵对当今文学的批评与鉴赏具有不一般的意义。"六观说"指的是"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根据《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的宗旨,从全局出发,"六观说"的内涵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