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的一幕,我好激动,脱口而出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  相似文献   

2.
蒋方舟 《新读写》2012,(9):9-10
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的一幕,我好激动,脱口而出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  相似文献   

3.
8月13日晴一直想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昨天,从书店抱来一摞书。归家,便迫不及待地从书堆中抽出《文化苦旅》,嗅着那醉人的墨香,翻开了第一页。听人说,《文化苦旅》,是要带着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去读的。毕竟疑惑,但我看完第一篇,才一抬头,眼眶里已满是泪水。是感动吗?是悲伤吗?是我感受到了余秋雨的文字中对敦煌文献惨遭掠夺所饱含的深深无奈!便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心底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份对文化的凄苦与无奈。  相似文献   

4.
拜读完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文化苦旅》),我顿觉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一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在敦煌莫高窟中本已沉寂了许久的经卷、绘画被人悄无声息而又堂而皇之地强行装上马车,一车车地消失在沙漠尽头时,我的心头又涌起了一阵酸楚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金伋昊 《新读写》2013,(6):62-63
刚开始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中满是疑惑与好奇,看标题《文化苦旅》便知这是作者的山水游记,但令我疑惑的是既为旅行又何来苦呢?我好奇作者为何而苦。当我静下心来细读此书才明白,作者苦的并不是旅行,而是一份情,一颗心。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苦旅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凛冽的冬风可以穿越冬季严寒的每一隅,我们生命的苦旅又何尝不可以顶住酷热的夏日? 浩瀚的海浪可以磨平沧海中的每一块礁石,我们生命的苦旅又何尝不可以挽住每个幸福的瞬间呢? 于是,我顿悟了,我的生命苦旅必须用我的热血来激荡,来唱奏,甚至是狂奔……  相似文献   

7.
敦煌行     
在中国只有一个敦煌,在东方只有一个敦煌,在世界也仅有一个敦煌。敦煌是一颗明珠,当飞机已进入到这颗明珠的光圈之内时,我已把整颗的心连同我的诸多思想一同抛了下去。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白雪皑皑的远山,蓝天红日下辉映出无比  相似文献   

8.
又见王道士     
《当代学生》2013,(Z2):111
几年前,翻看《文化苦旅》,首先让我震惊的便是那位王道士。贩卖古籍且不说,还嫌石窟中的壁画色暗,派人粉刷。那一刻,我们似乎清楚地听见敦煌悠长的叹息。王道士自是使后人哀之,而今人怕也要步其后尘,画蛇添足,不暇自哀而又令后人哀之。需修者何?非旧居也,而是人心,是今天我们对文化的态度。①  相似文献   

9.
当我抱着《文化苦旅》欣然自乐,准备登记借阅时,朋友告诉我,秋雨的作品最好不要阅读。拒绝秋雨?我百思不得其解。是拒绝他绝顶的文字功夫?是拒绝他选择了漫长的文化旅程?是拒绝他含蓄的批评,优雅的褒扬?还是拒绝他抖出了老祖宗的底,挖出了在地下埋了上千年的根? 一直以来,我对秋雨散文有一种特别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直想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直到昨天才终于如愿以偿。嗅着那醉人的墨香,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听人说,《文化苦旅》是要带着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去读的一本书,对此我曾十分不解,但刚看完第一篇,我的眼眶里就已满是泪水。是感动?是悲伤?我想,更多的是我感受到了文字中对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就听说了《文化苦旅》,电随之认识了余秋雨。但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接触它,因为潜意识告诉我:它,很沉重。直到那天课上同学又一次提起它,老师又一次开启它,对于《文化苦旅》,我才有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感触,这是一种恰似柔情、恰似严肃的感触。  相似文献   

12.
《道士塔》是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的卷首名篇,于2003年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课本。这是一篇戏剧式地记叙敦煌文化惨遭出卖,民族尊严丧失殆尽的随笔性散文。全文用语凝练,却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使凝练的散文有了厚重的力量。《道士塔》的语言具有凝练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相似文献   

13.
狂热     
“科学苦旅”是今年新开设的一个专栏。这个栏目是要告诉读者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各种艰难困苦,所以称之为“苦旅”。我选择了“狂热”作为该栏目的一个故事。也许人类有时候的确需要这种名叫“狂热”的东西。它把人固执地带向前方——这究竟是好呢,还是不好呢?我却无法回答。  相似文献   

14.
彳亍 《现代语文》2004,(8):18-18
《化苦旅》的出版成为中国90年代最重要的学现象之一。一直有种声音,抱怨中国当代没有好的作品,没有杰出的作家,此时忽然沉寂下来,取而代之的是翻动的书页声,人们兴味盎然地阅读余秋雨的《化苦旅》,并把这份欣喜告诉别人。到了1995年,当《化苦旅》第七次印刷时,它的销量已达到了21万册。一本散发着浓郁化气息的散集的畅销,直到今天也是未  相似文献   

15.
【导入】 师:有一种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众多贪婪的目光;有一种化,命途多舛,只用短短的10年,就成了中国人永久的痛……这,就是敦煌化。为什么敦煌化会成为我们永久的痛?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化苦旅》,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道士塔》去寻找答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余秋雨的新书《文化苦旅全书》日前由作家出版社推出,丛书共分六卷。在率先出版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中,余秋雨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的作品进行了修改,并且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新作。余秋雨表示,“从此,我的全部文化散文作品,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对于将之前部分作品进行修改合并出版《文化苦旅全书》的初衷,余秋雨表示,“我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  相似文献   

17.
十年一回首沙漠添绿洲——读杨雄《敦煌论稿》有感黄征当我捧读杨雄先生《敦煌论稿》〈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3月〉之际,第一个感触是“居诸易往,业运难停”(敦煌愿文习用语):蓦然回首,沉寂的大沙漠上已经留下了一个年代的足迹。如果我从随姜亮夫、郭在贻先生...  相似文献   

18.
去敦煌,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是我心里的一个梦,对敦煌一直有莫名的感觉。我知道,很多东西错过了就永远难以弥补,留下永久的遗憾。后采我想,我一定要去敦煌,我就去了,那里,我看见很大很大的天。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早已干涸的宕河边的崖壁上,当苍茫浩瀚的沙漠突然中裂,高低错落的几百个洞窟在陡直的岩壁上蜂窝般排开,每个洞窟中都绘满了与佛教有关的壁画  相似文献   

19.
《文化苦旅》中的一组(17篇)散文,记他西到阳关,东到江苏狼山,游历祖国名胜时所作的文化思考。由于所游历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烙印的所在,他又一处处艰苦跋涉,所以称之为苦旅。17篇中,有写敦煌文化群体的4篇,写因古代名人有所作为、地因人传的8篇。多写自然景观但却表达其给予作者感受的5篇。概括地说,这些优美散文,发掘了中国自然与人文遗产中的文化内涵,从文化递传意蕴方面启发了读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手捧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以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是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道:“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然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