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幽默”一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刚刚引进国门时,许多人把“幽默”等同于“性灵”,认为“幽默”是麻痹民族灵魂的麻醉剂。这其实是对“幽默”的一种误解,至少是对老舍作品中幽默的误解。实际上,老舍短篇小说中的幽默并不闲适,并不性灵,不是麻醉剂,而是医治民族灵魂的“清醒剂”。  相似文献   

2.
《魔道祖师》在常规网络小说的爱恨情仇主题之外对国民劣根性、人的精神困境和群体暴力这些更为严肃,更为贴近社会现实的内容进行了反映。小说成功塑造出了"姚宗主"这一典型形象,对复仇题材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对人的精神困境进行了观照,对群体暴力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尖锐的批判。《魔道祖师》的成功为现今网络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借鉴,网络小说只有面向读者,面向社会现实,才能引起读者的精神共鸣,从而获得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王愿坚同志的新作——短篇小说《足迹》(载一九七七年《人民文学》第七期),以炙人的热情、精巧的构思和感人的形象,盛赞了周总理在长征途中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小说的主旨全在于写周总理在那极度艰难的环境中,给人以无穷的前进力量,号召人们“不要停下,继续前进!”但是,小说不是径直落墨在周总理的身上,而是通过山高气薄、路  相似文献   

4.
刘丽 《培训与研究》2010,27(1):8-10
《麦克白》与《大悲寺外》都是表现人欲的作品。两作品主人公都经历了在欲望驱使下的心理嬗变,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具有对人性警示的积极意义。拟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对两作品主人公的悲剧成因进行探究,同时钩沉老舍小说对莎剧的借鉴与变异。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先锋作家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某种转型,曾经的“残酷”和“冷漠”变得温情脉脉。转型后的余华仍然关注人生的苦难,但他对苦难的态度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使余华的创作带上了更多的温情色彩,但也影响了作家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6.
孙全鹏的短篇小说《方便面》是篇值得关注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以“留守与流动儿童”小豆子的经历为中心,通过写实的笔法勾勒出了“中国式童年”的一种底层镜像。《方便面》把读者的目光引向“留守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拓展了21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表现视域。  相似文献   

7.
保定一中郭玉甫先生《“老舍”读音质疑》(《语文知识》1990年第三期)一文,从古人名字与笔名关系、取名者的初衷等四方面进行论证,认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舍”不该读成shě,而应读成shè。这种观点完全正确,论据也相当充分。笔者近日为这一观点找到一条论  相似文献   

8.
蒋光慈的短篇小说《鸭绿江上》是一部"共同体叙事"作品,是早期普罗文学的代表作,其对革命文学的兴起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从异邦到"联盟"的产生为基础的想象的世界共同体;以从家乡流亡到异邦为语境的想象的民族共同体;以从青梅竹马到生死两界为底色的想象的爱情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艾伟是一个擅于发掘幽暗人性的作家。在其新作《小满》中,他以一种表面上充满温情而轻逸的叙事话语,不动声色地袒露了人性的复杂与狰狞,折射出令人无法忍受的沉重,达到了"以轻击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  相似文献   

11.
唐书哲 《新高考》2015,(3):26-30
作者简介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小说家,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驱之一。伍尔芙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斯蒂芬爵士是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学者和传记作家,和亨利?詹姆斯,T?S?艾略特等文学大家交情不错。伍尔芙没受过正式教育,但她打小便在父亲的私人图书馆广泛涉猎,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浓郁  相似文献   

12.
现代心理学上将色调和人的心理、性格联系起来,探寻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色调有着不同的隐喻和象征,于是便衍生出了色彩心理学。施蛰存不是心理学家,但却是这个领域的较早涉足者,并且取得了斐然的创作成就。施蛰存短篇小说《魔道》中频繁出现的两种色调---黑色和白色均有典型的暗示指向,以此为切入点来分析探究人物心理活动轨迹,可以更确切地理解小说的脉络、思路和主旨。  相似文献   

13.
老舍的短篇小说用细腻的笔触进一步书写着老北京的市井百态和民间小人物,在写作手法上也比长篇小说更为多样,叙事视角的转化、心理描写的突出、象征手法的运用、紧凑结构的安排,都体现出老舍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文体家.拥有自己独立创作理论的老舍,逐渐在文学领域中形成了悲喜交融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的文章堪称独树一帜.他很少从正面直接阐述其哲学观点,而是擅于运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漄之辞”的形式,借助形象和故事来寄寓自己想要传达的思想,即寓言论“道”.具体而言,《庄子》中“寓言十九,藉外论之”的论“道”方式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显著特征:“不言之辩”,《庄子》寓言论“道”的独特话语;“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寓言悟“道”的不二法门;“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寓言论“道”的“形而上”意味.  相似文献   

15.
1952年,《龙须沟》一剧在北京上演之后,老舍先生在《〈龙须沟〉写作经过》一文中说:“在我二十多年的写作经验中,写《龙须沟》是个最大的冒险。”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任何一位成熟的作家,当他写一部作品之前,总是要进行一翻认真的准备工作。如他需要深入生活获取素材,并进而筛选  相似文献   

16.
以往关于《魔道》、《夜叉》这类怪诞的小说分析极少。只是指出它们对于人物的变态和病态心理作了一定程度的解剖和表现。这样的结论关于文本主题的开掘还远远不够。《魔道》是一篇极度寓立化了的小说,文本中种种隐喻符号传达了丰富的性文化的含义。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施蛰存的《魔道》,时代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令男性人物感到恐怖的已不是“大哥”式的家长,而是“妖妇”城市情欲世界的征服者,她们令男性陷入一种人格与精神分裂的状态中。文本中这几个令“我”神魂颠倒、恐惧害怕的女性形象,有着从陈夫人、巫婆到埃及艳后的僵尸的流变,即从年轻、衰老到死亡的变化过程。这其中蕴含着作家及小说中的“我”对美人迟暮的恐惧。  相似文献   

17.
王昌龄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在意境的营造上受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响,表现了佛理禅意。内容上体现与禅师僧友的密切交游,表达对方外生活的艳羡向往,阐发对佛道禅理的深切感悟;艺术上在禅语和诗性的结合中表现与大自然最深沉的和谐契合,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纯然呈现,表现独具魅力的佛道禅理,借对世事无常、情感幻灭的体证,直接抒情感物、了悟佛性。同时,诗人借以释解其心灵的孤独、郁闷和悲苦。因此,王昌龄“确实是达到了禅境的诗人”。  相似文献   

18.
杨沉 《滁州学院学报》2007,9(5):25-26,62
《受戒》的"和谐"之美,首先表现于文本"和谐"的美学追求,其次为文本彰显出"和谐"的生存精神。  相似文献   

19.
《茶馆》是老舍戏剧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经典,被西方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的确,五六十年代的话剧作品如今绝大部分已经不能再演,不堪再读了,只有《茶馆》是个例外,从1957年创作至今,经历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两班人马的五次排演,  相似文献   

20.
论老舍《茶馆》的结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馆》是老舍戏剧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经典,被西方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的确,五六十年代的话剧作品如今绝大部分已经不能再演、不堪再读了,只有《茶馆》是个例外。从1957年创作至今,经历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两班人马的五次排演,其间除了非正常年代的政治因素干扰之外,人们对《茶馆》的热情一直有增无减,它也因此而成为经典荒芜时代遗留下来的唯一奇迹。当人们兴味盎然地品评《茶馆》作为艺术精品的淳厚之时,不得不赞叹老舍艺术构思的巧妙。在戏剧创作上,老舍认为“戏是人带出来的”,“写戏主要是写人,而不是只写哪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