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里X气"构式在汉语口语中较为频繁使用,笔者基于BCC语料库的检索结果,试从构式语法构式压制的角度来分析"X里X气"构式内在的语义、语用和结构特征。笔者发现"X里X气"构式具有将名词化为形容词的功能以及强化形容词语义的功能。词汇方面,构式"X里X气"中的X词汇决定了"X里X气"构式的语义以及词汇感性色彩。  相似文献   

2.
"X什么Y"是汉语中常见的反问否定构式。"X什么Y"具有负面立场表达、人际互动和表达主要信息的功能;其表达具有高主观性、强否定性和低礼貌性的特点。另外,"X什么Y"与"X什么X"在构件构成、语境依赖程度、来源等方面存在差异,二者应分属于两个独立的不同的构式。  相似文献   

3.
"好不X"构式具有语境敏感性。在语境信息不全面、不清楚的情况下,"好不X"构式的表达可能会引起歧义。为更好地理解"好不X"构式表达的内容,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来探讨"好不X"构式,并分析"好不X"中的"不"的作用。"好X"表示肯定意义时的句法位置是:谓语、光杆动词前作状语、定语、补语。"好X"表示否定意义时,后面成分一般是呈现结果体意义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无X无不X"是一个构式,"无X"与"无不X"之间存在限而不选的选择关系和虚拟让步的转折关系两种语义关系。对应的语里意义是"无所谓X也无所谓不X"和"无X"的目的不在"无X"而在"无不X"。"无X无不X"结构是"无X无Y"构式的一种变体。  相似文献   

5.
"比X还X"句是现代汉语比较句中的一种特殊建构,是常规构式"比X还Y"的派生构式。该句式被广泛运用于网络、口语和文艺作品中,经常用来表示一种"超X"的意义。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审视和考察这种语言现象,分析其句法功能和意义,该构式的语义不是比较,而是说明主语的某一特质。该构式对其中的"X"进行了压制,压制的作用使名词和动词等也能进入该构式,不断扩展和丰富该构式的表达形式,而对其识解涉及转喻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构式语法理论,对"V+他+个+X"构式做了分析。该结构是一个不典型的双宾语构式,具有双宾语构式的基本特征和构式意义:能动的赋予某物"X",整个结构具有非现实性的特征。"他个"作为一个标记,可以使X部分具体化、整体化,具有体词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修辞构式"是X还是X"是由语法构式"是X还是Y"演变而来的。从适应原理来看,修辞构式是为了满足主观化、求新和调侃的需要,利用了语法构式原有的激活思维、积极互动的效果以及语法构式特有的形义要求,在语法构式的基础上,通过制造重复项目并打破结构常规,强化标记性,同形同义反复以及多样化和复杂化等策略加以改造、优化、丰富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X比N还A"和"X比N还N"两个构式为例探讨了二者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这一连续统的演变。文章认为"X比N还N"是由一定修辞动因在语法构式"X比N还A"基础上衍生的一种修辞构式。并以此为据,尝试论证了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之间的某种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22,(1):39-46
“X得什么似的”可以用作高程度构式。变量构件“X”表现为: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生理动词及部分带有隐含量级特征的动作动词。构式义可概括为:某主体存在“X”的性质状态,通过“什么似的”虚指比附凸显“X”达到的极致程度。“X得什么似的”构式特征突出表现在构式程度表达的主观性特征明显,以及通过“什么似的”的虚指比附实现程度表达。构式义获得得益于构式对构件的压制以及构件语义的认知整合。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考察现代汉语“X不X”构式语义的概念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言者运用头脑里“a.‘X吗?不X吗?’;b.‘X还是不X?’”的语言知识,通过省略a疑问句之间的问号、语气词“吗”或者b疑问句里的关联词“还是”,将a和b紧缩为“X不X”构式。(2)“X不X”构式表达的语义为,“发话人”就“言谈内容”通过正反问“X不X”的方式请求受话人的“确认”。根据发话人对言谈内容的确认程度,这一“确认”又可进一步分为“弱确认”“中确认”和“强确认”三个子构式。(3)“X不X”构式的原型语义是“说话人倾向受话人确认X”。“X不X”的构式义是以压缩为手段,通过概念整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对汉语"十足X"的核心义及其评价语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十足X"构式中,"X"的词性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动词。"X"作为形容词是进入这一构式的常规现象。当名词和动词进入这一构式时,进行了形容词化特征,具有了形容词的含义,因此可以相融于这一构式。"十足X"的核心义和情感色彩都是对评价过程中的事物性质的高度表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词汇化、话语主观性、话语标记等理论,认为评价构式"X不像话"具有表主观评价的语用功能,表达言者的立场和态度。"X不像话"主要包括四种句法形式:主谓式S_1表达非构式义;偏正式S_2趋向深层程度评价;紧缩式S_3的程度评价随条件变化而加深;述补式S_4有极致义,且具有强语境性;后两者皆表达构式义。且"不像话"在其词汇化过程中发展出话语标记的用法,表评议、感叹等,"X不像话"具有极强的话语主观性。  相似文献   

13.
从构式的角度对"说X(也)不X"进行分析,发现在此结构中"说"的半虚化,"也"作为副词,表类同、关联(转折关系)兼表委婉语气的作用;在语义功能上,第一个"X"有话题的特征,此外,在词性上当"X"为形容词时可表示介于两种状态或情况之间,也可表明不同的条件下产生"X"与"不X"两种不同的结果,或"不X"的情况下所表示尴尬的中间状态。从语用上看,此构式具有简炼性、口语化及常用于答句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网络背景下新兴"也是X了"构式及其构式义,可以发现,这一构式的常项"也是"为表委婉语气的偏正短语,"了"是语气助词。把"也是X了"与"真是X了""也是蛮X的"进行比较,发现"也是X了"可完全替换"真是X了","也是蛮X的"相当于"也是很X了"。"也是X了"因具备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权威性的特征而成为流行构式。  相似文献   

15.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在网络等媒体中"被X"的用法屡见不鲜,例如"被自杀""被幸福""被小三"等。这种用法不同于传统的"被字句",但它和"被字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被X"句式是传统"被字句"的演变,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本文受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以及陆俭明《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的启发,简要分析了"被X"这一修辞构式。  相似文献   

16.
"X是X"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一种构式,本文试图从信息论角度来考察。"X是X"可以表示预期信息标记以及反预期信息标记。预期信息标记分为预期信息标记、负信息预期标记以及超预期信息标记。本文将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对该构式进行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有X就是任性"是口语常用的结构之一,借鉴构式语法理论,我们称其为构式,该构式有自己的构式意义,即"对X性状意义的主观评述高量级",进入构式的成分都是口语性较强的性质形容词,心理状态动词及少量含有状态义的其他成分。该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量都是构件整体复合的结果,本文在对其构件、主观量和主观性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该构式的形式与构式义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框架构式"该X就X"的句法功能进行考察,表明"该X就X"在句中能够充当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充当谓语是该构式的主要句法功能,体现出该构式的谓词性语义特征。该构式常常单独以小句形式出现,既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多重对举出现,句法位置较为灵活。言语交际意图主要体现言语者的主观建议以及表达按事理顺其自然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9.
"有所+X"和"无所+X"逻辑上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称范畴,但两者在构式义上是有差异的。在语义色彩上,"有所+X"趋于褒义,"无所+X"趋于贬义;在主被动意义上,"有所+X"存在主动和被动的双层意义,"无所+X"的被动意义在演变发展中遗失,现代汉语中只剩下主动意义;在语义程度上,"有所+X"的肯定程度是要高于"无所+X"的否定程度的。这些构式义上的差别致使"有所+X"和"无所+X"在使用中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对新型"被X"结构的特点和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生成机制及构式图解。"被X"构式在仿拟和引申了传统被动句的基础上,借助转喻机制,表述"事件直接当事人在非自愿或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X事件"的构式意义,即该事件行为或状态是被强迫、被谎称的。该构式中的"X"突破了传统被动句中需连接及物动词的限制,也可以连接不及物动词(如"自杀")、名词(如"高铁")、形容词(如"幸福")以及数字等各类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