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恋已成为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解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老师和家长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作为校方和老师来说处理好中学生早恋问题已经是教育中的一等大事了。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早恋带给自身的危害早恋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的一种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作为家长和校方来说首先对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早恋”是个极其敏感的词。什么是“早恋”?遇到“早恋”的学生,老师该怎么引导才算适度?家长发现孩子“早恋”的苗头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甚至恐惧。  相似文献   

3.
众眼看早恋     
近来,社会上都在关注中学生早恋问题。可是这个现象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连绵不绝。“早恋”就像流行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在老师家长的极力反对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呢?难道一味的打击真的对吗?为此,复旦中学两名学生采访了社会上不同身份的人,让他们谈谈对早恋的看法。问:您怎么看待中学生早恋这个问题?老师:首先我是不同意早恋,我觉得这种年龄是很幼稚的,而且继续下去的可能很小。男女之间存在好感是很正常的,纯属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而且我认为不存在“早恋”这个词,既然是“早恋”,那就不是恋!问:…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早恋已是一个毋庸讳言的客观存在。家长闻之色变,老师也束手无策。虽然家庭和学校对这个问题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可谓是围追堵截,但中学生早恋还是大有蔓延之势。家长和老师倾注在预防和制止中学生早恋上的心思和精力不可谓不多,但收效却往往很不如意,特别是在制止那些已成事实的早恋时,有时不仅达不到劝止的目的,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早恋的学生还没有尝到青苹果的酸涩滋味的时候,倒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先品尝到了教育失败的苦果。我曾经教过这么一对学生:双双来自农村,高一入学时两人的中考成绩都进入了班上前八名,授课老师…  相似文献   

5.
王明青 《考试周刊》2012,(38):178-179
关注高中生"早恋"问题,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高中生的"早恋"现象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但由于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处理方式不恰当而导致了"早恋"问题。学校、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摆脱"早恋"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学生早恋,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学校与家长对此采取的对策可谓五花八门。可是,像重庆某中学发现早恋就罚款20元的还真是鲜见。  相似文献   

7.
汪湘云 《教师》2020,(4):5-6
早恋在中学生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相对来说,农村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会多一些。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学校对学生的生理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时效性,农村家长对学生监管疏忽,一些媒体宣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中学生早恋给他们的生理、学习、家庭都带来了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了正确预防早恋的方法,即家长正确引导、学校及时劝导、媒体健康导向。处理早恋问题,关键在于做好问题学生的引导工作,其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影响力更大。教师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引导"的原则,正确引导学生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和早恋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本人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多年,觉得如何处理好学生的早恋问题一直是困扰班主任的棘手难题。 那么,如何认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呢?我认为学生早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0.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1.
关爱"早恋"的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疏导是最好的预防教育。对有早恋现象的青少年,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2.
关爱"早恋"的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疏导是最好的预防教育.对有早恋现象的青少年,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3.
评语     
作为一名初中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让人感到欣慰.中学生早恋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的确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已",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作为一名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确实应该"按时长大",中学阶段应该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而不是谈情说爱的阶段.正如小作者所说,"甜蜜"的早恋的背后只能是悔恨终身的"泪水".  相似文献   

14.
徐燕 《黑河教育》2013,(1):16-16
一说到学生早恋的问题,就有一种让老师、家长谈虎色变的感觉。这学期,我处理了班级的一起"早恋"事件,当我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时,我发现一切都是那么单纯可爱。我所带的这个班是我从学前带上来的,六年多的相处,学生们和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还是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常听老教师们讲:六年级的学生步入了青春期,性格叛逆,非常难教育,其中就包括早恋问题。由于我没有教过六年级,管理经验少,所以心里有些紧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早恋一直是让学校头疼家长心烦的问题。现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时间的提前以及当今影视、小说、网络、广告中情爱元素的增加,刺激了一些青少年品尝恋爱的欲望,也使学生早恋的问题更为凸显。由于早恋既会影响当事学生的正常学习,也会转移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到班级的学习氛  相似文献   

16.
刘洋 《班主任之友》2010,(10):20-21
早恋,是青春期一个敏感的话题,是老师和家长、学生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不管老师和家长同不同意,藏匿在孩子心中的玫瑰都会静悄悄地开。不是说所有的早恋都危害重重,但早恋对学习造成消极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令很多班主任头疼的问题。我曾经用《窗外》这首歌,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引导他们远离早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早恋,在过去可能是最容易让家长和老师神经过敏的字眼。可以说,一些家长和老师一看见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就怀疑他们早恋,然后神经兮兮地观察、担忧、谈心、劝说、告状、批评,该做的可能没做,不该做的可能还做得特别起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8.
林国海 《考试周刊》2010,(19):190-190
现在学校出现的许多问题,如:学生厌学,顶撞老师,早恋,离家出走等现象.都让老师和家长十分的头痛。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随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现在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专业老师,生物老师应担起这个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看到同事正和一位家长怒目相对.经了解,王老师所带班级学生张某在校内吸烟、喝酒且屡教不改,于是他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配合教育.家长到校后,王老师痛陈张某的种种劣迹,还忍不住抱怨家长家教不严,随着语言越来越不投机,家长竟然愤而反击:"男子汉抽点烟喝点酒算什么呀?我的孩子出了问题我负责,你的责任是教好书!"家长的态度让王老师觉得十分委屈,认为无法与家长沟通,结果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20.
耿再荣 《家教世界》2013,(9X):198-198
早恋是班主任教育"挠头"问题,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作为班主任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早恋问题,不可以听之任之,也有不少老师存在"谈早恋而色变"的惶恐的不健康的心态,要因势利导,多多理解与信任学生,找出早恋的症结,并且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早日走出早恋的泥潭,从而充满阳光地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