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瑛 《科教文汇》2008,(34):216-216
本文首先概述了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和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然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成原因,最后从家庭防范、学校防范和社会防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各国都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和重要原因。本文从家庭角度出发,探讨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首先从家庭做起,强化家庭的教育职能,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新教育观念,讲究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楠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280-28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中国社会犯罪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在我国法律法条中还未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但作为青少年这类特殊群体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青少年违法犯罪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这是社会诸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简要介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阮维 《知识窗》2011,(7X):20-21
<正>青少年犯罪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学校是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从蒙昧走向理智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防止他们违法犯罪的有力防线。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在学校教育中采取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加强预  相似文献   

5.
本文集中揭示了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表现,分析了产生这些违法犯罪的客观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何静  李守龙 《科教文汇》2009,(13):94-94
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素众多,家庭因素是主要的外在因素。八种类型的家庭易导致问题行为青少年产生。  相似文献   

7.
田荷梅 《科教文汇》2010,(33):168-169
在青少年中有一种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生活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现象,即"心理孤儿"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一心理问题的形成,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又有环境的因素。因此,家庭、社会和学校应该予以重视,分析其原因,寻求减少这一现象的对策,使青少年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入手,对影响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如何优化家庭环境,预防和减少社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的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杨宪林 《内江科技》2004,25(4):78-78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任何一个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都要经历一个由个性、道德败坏到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犯罪心理支配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则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形式。尽管孩子可以一时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甚至作出一些与内心活动不相符合的外部假象,但总不会长久,只要留心观察,总是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进行早期预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家庭与学校密切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基于此现状,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干先 《今日科苑》2010,(12):196-196
我国足球运动竞技术水平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是青少年足球普及率不高。而影响青少年足球参与率不高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大众传媒因素及伙伴群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普查了1455名藏族高中生心理适应性水平现状,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探讨青少年心理适应性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牧区和农区的藏族青少年在生理适应、情绪适应、社会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心理适应性量表总分的生源地差异边缘显著(P=0.07);(2)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藏族青少年在生理适应、学习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生理适应方面,传统家庭>核心家庭和特殊家庭;学习适应方面,核心家庭>特殊家庭>传统家庭。不同的家庭结构影响着藏族青少年的心理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凯  张惠雯 《科教文汇》2023,(22):49-52
智能手机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低头行为已成为青少年群体中的普遍现象。文章回顾了青少年低头行为的测量,从补偿性互联网使用理论、病理性互联认知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视角分析了青少年低头行为的形成机制,并基于问卷数据分析,从家庭、社会和个性等方面探讨了青少年低头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青少年低头行为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丽君 《科教文汇》2013,(10):179-179,183
未成年人因为其自身的身心发展不成熟,容易遭到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家庭、社会各有关团体等方面必须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重要课题。各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孙力 《科教文汇》2008,(19):280-280
青少年失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重大问题,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青少年自身的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家庭原因。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科学探究青少年失足的原因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时永 《科教文汇》2010,(8):196-197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关系着孩子的前程和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事实证明,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基础的、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最直接、最关键的部分。本文从分析家庭教育的特点入手,探讨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听障青少年在社会上作案日益增多,聋人团伙犯罪已成为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听障青少年产生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培养聋哑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聋哑青少年的法制意识,预防听障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胡江鹏 《内江科技》2010,31(3):175-175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综合症”:预防和控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法犯罪,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法犯罪预防体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越来愈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家庭教育中的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较大。本文通过了解家庭教育的涵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家庭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教育中的环境因素、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的联合,希望通过家庭教育的关注,提高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进而培养青少年中身体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