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提取病人的干细胞,把相关疾病的基因用健康的基因替换,再把这种携带健康基因的干细胞移植到人体中,干细胞就会分化产生出新的健康组织,修复因基因缺陷而坏掉的组织和器官。传统的基因技术只能把有限的基因加进干细胞染色体中,稍有不慎,还会把原有的染色体破坏,或者导致身体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疾病。目前,生物技术出现了新的突破,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制造出了人造染色体,让人造染色体携带大量的健康基因。人造染色体可以作为独立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开发出了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制造血小板的技术,并通过动物实验确认了制造出来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可以创造出各种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器官芯片也可以由其他细胞制造)。类器官就是用干细胞制造出来的微型器官,或称迷你器官,它们具有器官的某些功能。器官芯片并非硅电子芯片做出的人体器官的模拟器,而是含有人体活体细胞的生物芯片,当然,这种芯片比类器官更小。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4,35(8):123-124
<正>人们对心脏的急需程度排在第三位,紧随肾脏和肝脏之后。单在美国,每年就有大约3500人在排队等候,这对器官移植和生物工程都提出了极大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心脏移植,研究人员正努力通过组织工程,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新的心脏来。这种工程心脏与目前的用钛合金和塑胶制造的"人造心脏"不同,它用的是病人自己的干细胞,不会被病人的免疫系统排斥,从而有望解决困扰全世界的移植器官的缺陷问题。器官:从科幻到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敏捷制造技术的发展给我国企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企业研发作为市场变化的直接面对者,其研发组织管理模式的建设直接决定着敏捷制造系统的成败。论文在对我国传统研发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敏捷制造环境下新的研发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医学治疗     
《科学中国》2003,(3):28-29
5年多来,Atala一直致力于制造备用的身体组件。他已经证明,组织工程可以用于制造器官和组织,在移植到宿主动物体内后,它们可以执行正常的功能而不会受到宿主身体的排异。他通过从狗体内分离膀胱细胞,让其沿着球形的聚合体生长,已经成功地建构了狗的膀胱。一旦这样培养的膀胱重新植回原来的动物体内,将可以执行正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07,(10):7-7
干细胞是全能型的,可以分化成任何一种细胞,而干细胞中的Oct4蛋白质起着调控作用,决定干细胞是继续分化成其他特殊细胞,还是保持干细胞的多功能性。通过化学途径可以改变Oct4蛋白质,从而决定干细胞的命运。德国马普分子生物医学所所长汉斯·施勒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发现了一个Oct4蛋白新的调控机制,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和干细胞标记结合,从而延长蛋白质的生命和增强读取基因信息的功能。这项新发现被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生物化学杂志》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是可以分化为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宝贵资源,利用干细胞生成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以治疗各种疾病一直是医学界探索的重点之一,而这种研究和实践也称为再生医学。由于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受到伦理限制以及干细胞研究的复杂性,迄今再生医学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但也有一些突破。这些突破表现为再生医学的三部曲:从细胞到细胞,从细胞到组织,从细胞到器官。  相似文献   

9.
<正>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按照功能,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SC)就是全能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多能干  相似文献   

10.
组织价值是指通过组织系统内部诸多资源的组合、共生所表现出来的被市场所认可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组织文化是在组织内所发展的共同行动、信仰和价值观体系,以指导组织成员的行为。组织文化由四部分构成,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织文化有六大功能。即: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试功能和辐射功能。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优秀的组织文化将有效地提升组织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将是下一个世界科技之都?鉴于有关中国近期崛起为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大国的大肆宣传,人们也许会这么想。中国已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激发了这种热切期望。去年,中国军方将人送入了太空,并计划在2010年前发起一场月球探测行动。在干细胞与克隆研究领域,中国科学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将实验老鼠的4个遗传因子转化成了成纤维细胞,并由此制造出类似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每天会在人体内制造出数百万个新鲜的血液细胞。这项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未来为血液病症患者量身打造造血干/祖细胞,用于细胞替代疗法中。相关研究发表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I0003-I0003
据关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通过将两个蛋白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一个“超级蛋白”,从而大大提高了制造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的效率和纯度,且没有产生肿瘤的风险。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干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14.
向阳 《百科知识》2010,(19):23-25
利用干细胞产生新的组织和器官来修复病变和破损的组织和器官便是再生医学。现在,人类可以通过干细胞使血管、汗腺、神经再生,并生产出组织工程皮肤和组织工程软骨,甚至组织工程耳朵和膀胱等。汗腺再生能够使患处皮肤恢复正常发汗功能。这项技术已经在中国15家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专利法律制度带来新的挑战,人胚胎干细胞研究有巨大的治疗价值,但对其研究成果能否获得专利保护存在伦理道德和公共利益方面的争议。目前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采取了不同的法律政策,就我国而言,采取严格排除专利授予原则,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社会公共健康利益,因而应适当放宽人胚胎干细胞相关发明的专利授予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很多动物具有再生功能。一个器官遭到意外创伤之后,它可以通过再生功能恢复创伤。那么,在人类而言,再生医疗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恢复人体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如今,利用干细胞技术是再生医疗的最大热点。比如说,糖尿病患者的胰脏内胰岛素分泌细胞功能衰退,利用将来先进的再生医疗技术,人们可以在培养皿中分化胚性干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移植至患者身上,病患即可痊愈。胚胎干细胞研究引起争论在人体内存在着三种干细胞:胚性干细胞,体性干细胞及脐带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在显微镜的放大下,宛如银河系中闪闪浮动的美伦美奂的星体。尽管用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全球高科技对材料科学提出的新挑战,材料组织演化理论及有关知识单元的发展史,新兴产业链是学科交叉和群体性技术革命的产物,国际上创立新材料制造科学体系的借鉴,走中国的道路创立新材料制造科学体系的路线图和"十三五"期间的紧迫任务与措施6个层面论证了创建新材料制造科学体系是迎接制造业全球竞争的前瞻性战略布局,是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制造强国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赵沂蒙 《科研管理》2004,25(4):77-82
比较三种制造系统发展观,并从发展观对制造方式的引导入手,剖析制造方式的结构和运行功能。分析制造方式的结构特征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选出六种典型先进制造方式,然后对其功能运行过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吴加胜  董雨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94-196
本文从分析知识经济的特征入手,引入知识型企业两种形态:知识型服务企业和知识型制造企业,讨论了知识型制造企业组织架构的原则,分别从知识团队组织架构设计、高层团队组织架构设计和功能性专家团队架构设计三方面对知识型制造企业组织架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一个知识型制造企业的组织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20.
伊朗科学家利用人体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了精子,看起来女人不需要男人也可以传宗接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