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六年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模式组织、培养模式和模式的个性化,以及建立与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以科学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为核心的运行机制体系其培养体系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以利于更进一步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实现教育创新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分析师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当前教师师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谁是群众、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内涵,来阐述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与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重新认识我党的优良传统。分析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影响到我党长期执政稳定性问题。如何立足本职岗位,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学习,端正为官之心,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和利益观,明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馆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当前图书馆馆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新时期馆风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学课堂应当是研究型课堂。培养教师的课堂,尤其需要构建研究型课堂。研究型课堂的哲学基础包括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哲学,研究型课堂的教育目标是"成才"与"成人"相融合,研究型课堂的基本理论是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研究型课堂的教师工作包括五个环节——研究性备课、研究前引导、小组研究指导、课堂探讨、协商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入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中,广西高校结合实际,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深入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在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拓展学习主体,发挥榜样引路作用、创新学习载体、构建运转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树立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是现代远程教育创新的主题。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规模观、质量观、结构观和效益观是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树立创新发展的思路,走人才强教,内涵发展为主、适度拓展外延和特色创新之路,建立开放多元的宏观管理机制,是现代远程教育顺应知识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实现创新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家庭的配合,只有在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下,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整个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能够改变现阶段学生对于习作的不重视和反感的状态。主要是通过对轮流日记的产生过程和定义进行阐述,然后针对轮流日记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这个过程中的问题,最终通过问题发现其中的改进点,不断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和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依据,从党的领导和党建的现实要求出发,对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论述.  相似文献   

10.
美好乡村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和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三农"问题仍是事关我国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设美好乡村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项新举措。在建设美好乡村的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是生态宜居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灵魂;二是兴业富民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核心;三是民主法制乡村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活力所在和根本保障。建设美好乡村唯有站在这一理论高度,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不是一个思想理论的新的科学体系?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新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新的科学体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是当前人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着力回答的三个重大认识问题,本文就此谈了一些自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科学发展观,尤其需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具体展开。把握这种内在联系,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中所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能够使我们更为自觉地坚决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反杜林论》哲学篇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第一次最完整最系统的论述,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发展高度上理解它的理论精髓,与当今学习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具有实践性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发展观的五大思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认识,充分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际和客观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思维变革,彰显出创新性、务实性、系统性、人本性以及和谐性等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思想成长经过了理想主义、黑格尔主义、"费尔巴哈派"、科学实践观形成四个不同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强调实践主体性,是指引中国青年思想成长实践的方向标。当代中国青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实践经验,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进步发展密切联系,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检验学习的效果就在于是否学以致用,能否通过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应用能力。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从思想上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在加强学习中不断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决定着认识的对与错,决定着实践的成与败。当前存在的几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为理论主线,着眼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以及战略抉择等多重领域,对发展的本质、规律、动力、目标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与诠释,总体上形成了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成功地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继承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