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的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新型的课堂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探索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方案,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各种数学问题,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树立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祁建新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的特点正处于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相似文献   

3.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一大特点。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要打破“教师演、学生看”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注意不要让学生的实践活动受教师的各种限制。如果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意志去活动,就达不到学生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并运用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水平。然而无论学生哪一种能力的提高都是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研究证明:学生实际技能的形成过程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活动方式选择的过程,是一项由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知识反复地练习和运用。语文作为一门交际性的语言,要不断反复地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其要领,形成一定的技巧,才能够熟练地掌握。在语文学科的活动课上,要让学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是笔的教育实验课题。它是以《语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类的小学语“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课内外的各种语实践渠道,让学生综合运用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素质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在运用中提高、发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实践性”与“研究性”的巨大优势,能使学生的语素质、创新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马占菊 《青海教育》2006,(11):43-44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探索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方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探索各种数学问题,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树立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数学素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陈杰 《广西教育》2014,(17):76-7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造各种环境,提供机会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可见,让学生处在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情境呢?  相似文献   

8.
白艳 《考试周刊》2015,(5):28-29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素质与能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作者以识字为手段,在识字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活动效率,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在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之间,语言教学活动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艺术地设计课堂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学活,因为课堂活动是学生将语言知识运用于交际实践的具体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因此,英语教师要重视课堂活动的设计。本文着重谈一下英语课堂活动的种类。一、知识类。该类课堂活动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降低学生记忆知识的难度。1.以猜谜语为主线设计课堂活动。当学过一部分英语知识以后,为…  相似文献   

10.
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用语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能力。”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资源的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既强调了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又强调了要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让其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探索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方案,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各种数学问题,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树立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张书美 《广西教育》2013,(34):77-77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学生可以经由直观的或者虚拟创设的情境获得必要的体验,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在同化或顺应中获取知识,积累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经历、  相似文献   

13.
张斌 《中学物理》2023,(11):45-46
项目式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书本的知识是如何应用于生活中的,通过项目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项目式活动的设计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可有效推动书本知识的教学,通过对项目的实践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英语阅读在高中阶段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主题式教学模式通过围绕文章主题,采用各种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手段抓住学生注意力;基于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布置任务拓展探究,在真实的情景中来完成任务;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在学习后总结评价。这样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才能让教师慢慢引领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活动的。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正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各种智能达到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在游戏中巩固知识要想使教学富有成效,作为教师就必须想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谢雅斌 《广西教育》2004,(3A):33-34
小学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和各种能力的活动。华东师大著名教授孔企平曾说过:“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学生学会什么,而是创设良好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获得发展。”为此,教师应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机地整合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使学生能轻松地学习,积极地思考,从各方面发展他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在学校开展的各种课程学习中能收获全面的知识,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则能为学生创造展示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学有所用。而且,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的认知能力、表达运用能力等,都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在活动中受到的教育效果,也远远高于课堂。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班主任老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做好对学生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使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尽力做到全面、普及,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对学习的最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在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要唤起学生的潜在音乐能力,用音乐表现内在的感染力去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音乐表现形式、手段去吸引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及音乐实践活动,用学生喜欢的简易乐器去吸引学生,并用各种优秀的音乐作品去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课堂为主导、课外兴趣小组为补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音乐知识的学习之中,让音乐本身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9.
语音教学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隐性教学模式下的语音教学强调要为学生建立自然的课堂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料,教师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能够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从而促进语音知识的内化。提高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获取大量的知识,他们通过网络、媒体等资源获取各种新闻内容和各种知识。然而初中生在对语文进行学习的时候,更需要大量对课外知识进行浏览,教师只有让学生有效地应用课外资源,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本文就是对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利用课外资源的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