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有关作物空间技术育种自从1957号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科学家们就开始利用太空环境中一些显著特点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验,有的已将成果产业化,如作物空间技术育种就是农业和航天业在科技上结合的产物。我国科学工作者曾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作物种子,使种子在空间条件下发生变异,从而进行作物性状的改良,获得优良品种。例1 现有纯种黄色玉米种子,经搭载“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进行处理。将从太空返回的种子种植,长成高大植株,经自花传粉后所结的果穗上出现从未有过的“红粒”性状,那么这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1998,(5)
人们都以为太空育种是指在太空种的作物,其实,这门新科学的背景,仍与土地有关。 科学家首先把地面上普通的番茄、青椒之类的种子用航天器带到太空去,然后让它们接受失重、强烈宇宙辐射和真空环境的影响,然后再把种子拿到地面上来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介绍了几种育种方法,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卫星、飞船、航天飞机进行太空育种,所谓太空育种就是把作物种子放在返回式卫星舱、飞船、航天飞机内,在太空中飞行一段时间,由于太空环境中存在着高能离子辐射、微重力、宇宙磁场、超真空这些特殊的条件,可能使植物种子基因发生了在地面上不可能出现的变异,当卫星、飞船、航天飞机返回地面后,再把这类种子进行选育种植,以获得优良品种,这种过程被称为太空育种.  相似文献   

4.
太空育种,就是将作物种子经选优、烘干、装袋、封存、监测、消毒、装入太空舱,随卫星邀游,返回地面后种植。通过太空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综合环境因素诱变植物基因,这种太空作物变异频率高、幅度大,是一种选育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性等物种资源的新途径。目前仅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太空育种做得较为出色。我国自1987年就开始实施太空育种了,  相似文献   

5.
哇!一个个1千克多重的西红柿、160多克重的青椒、1米多长的黄瓜……你知道这些珍奇的菜肴是怎么来的吗?原来,它们是在太空遨游后返回地面的蔬菜“太空种子”,在地面结出与众不同的果实。这个方法就叫做“太空育种”。我国是最早开展太空育种研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10多年来成果斐然,不少太空果菜正在不知不觉间摆上了人们的餐桌哩。  相似文献   

6.
英国出生的太空人佛尔首次在俄罗斯和平号太空站上种植蔬菜成功后,英国科学家认为,这一突破为未来的太空移民种植农作物维持生活并利用植物产生氧气点燃了希望。佛尔在太空船上种植了矮种萝卜、大白菜和油菜。在种子发芽生长后,他利用沾在牙签上的蜜蜂采集花粉的器官进行人工授粉,产生出第一批在太空培养出来的种子,再用这些种子种植,现在也已发芽。美国宇航局表示,佛尔的研究已成功了一半,这些蔬菜在太空中生长的速度几乎与它们在地面生长的情况一样。“和平”种菜成功太空移民有望@京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首个用于科研的小型“空间微重力实验系统”计划发射升空,实现在太空种蔬菜。目前,“太空蔬菜”还是在地球种植的蔬菜,只是它们的种子上过太空。未来,人类会在太空建温室,种植真正的太空蔬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国科学家已经在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怎么克服失重在太空种植粮食和蔬菜等作物,有许多难题,第一个难题是空间狭小。国际空间站站舱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所以能在太空种植的农作物必须是矮短的;由于舱内阳光不充足,这种农作物对光线要求不多,光合作用效率高;最后,这种农作物还要有很强…  相似文献   

8.
<正>航天飞船上除了航天员,还有其他生物吗?当然,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曾带回了88家单位上千份的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曾搭载了一百多家单位的千余粉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进入太空。除了常见的小麦、玉米、大豆、南瓜、水稻、番茄,甚至连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都曾搭乘飞船被接二连三地送上太空,昂贵的太空旅行却让普通的种子、鸡蛋“搭便车”,这是闹哪样呢?答案是——进行太空育种。  相似文献   

9.
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太空环境能对植物基因产生影响已得到科学家的证实,但对太空育种原理的解释仍有争议。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而完成的。但究竟主要是哪些因素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0.
戴廉 《科技文萃》2004,(7):18-20
杂交水稻也是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食品",指的是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以之为原料加工的食品.而转基因生物,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所有生物的DNA上都写有遗传基因,它们是建构和维持生命的化学信息.而通过修改基因,科学家们就能够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比如西红柿由于富含水分很不耐冻,科学家将生活在低温环境下的一种深海鱼的基因,移植到西红柿细胞内,就培育成了耐冻的转基因西红柿.  相似文献   

11.
航天育种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或其他可回收型空间飞行器,将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带到200-400千米的太空,经过太空特殊环境对种子和微生物的处理,使作物种子产生有益的变异,返回地面后经选育、试种,培育出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无性繁殖西红柿抗病基因获得成功应用为人类染色体组计划开发的一种方法,康乃尔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分离并无性繁殖成功在主要作物西红柿内担任抗病任务的基因。通过遗传工程将该基因移植到感性西红柿植株,就能使它们具有天然抗病植株所具有的抗病性。这一发现指出了鉴...  相似文献   

13.
太空育种是科学家首先把地面上普通的蔬菜种子,用航天器带到太空去,让它们接受失重、强烈宇宙辐射和真空环境的影响,然后再把种子拿到地面上来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 阶段一:种子筛选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举足轻重,其作用达30%左右。航天育种就是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种子筛选是航天育种的第一步,这一程序非常严格,需要专业技术。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是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的种子,这样才能保证太空育种的意义。”刘录祥研究员告诉记者,“在把筛选出的种子带上太空之前,研究人员还要在地面留下相关对照,之后,与从太空带回来的种子同时种植,平行进行,这样才能进行外观、抗病等不同性状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科学家发出警告,称地球轨道上太空垃圾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危险的临界点。科学家们指出,这些危险的太空碎片将有可能撞击太空飞船,并毁坏价值连城的卫星设备。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世界上十分重视用激光和化学方法刺激种子从而改善植物质量与产量的办法。 资料证明,用氦氖激光照射小麦、黄瓜、西红柿、西瓜和甜瓜的种子后,发芽率平均提高15%~20%,产量也上升。比如对麦种照射1~2次后,产量增20%~26%,照3次则可增产45%。西红柿种子经过这种方法处理后,产量增加25%,抗坏血酸含量增加。 也可用各种化学调节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植物荷尔蒙就是其中一种。种植业还广泛应用合成的植物荷尔蒙以及可以使植物按人类需求的生长的阻滞剂。现在种植业已离不开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刺激剂和阻滞剂。可是,  相似文献   

17.
2005年4月27日,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首个用于科研的小型"空间微重力实验系统"计划于2006年发射升空,实现在太空种蔬菜.目前,"太空蔬菜"还是在地球种植的蔬菜,只是它们的种子上过太空.未来,人类会在太空建温室,种植真正的太空蔬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国科学家已经在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太空旅游的逐渐升温和航天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已设计出众多有关太空旅馆的奇特方案。这些神奇的太空旅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成为人类邀游太空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19.
我国航天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浩瀚的太空 ,已经成为农业育种的基地。作为最早开展航天育种研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我国航天育种开展 1 0多年来成绩斐然 ,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少太空农作物正在不知不觉地丰富着人们的餐桌。1 航天育种的技术特点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 ,由于太空环境有许多地面难以获得的诱变因素和多因子综合作用的条件 ,某些作物的品种有可能出现一些特异性状的有利变异。这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从而创造出更优良的作物新品种。航天育种具有如下特点 :( 1 )太…  相似文献   

20.
<正>太空种子种植是2014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拓展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开启天宫的梦想"——2014年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的其中一项。作为航空航天示范校,河北衡水中学共领到4种蔬菜种子:烟航优3号黄瓜、宇椒1号甜椒、宇番1号番茄、宇番2号番茄。回校后,学校组成太空种子种植科技小组,将太空蔬菜种子和当地普通同类种子一起种植,对比观察。同学们将宝贵的种植体验记录下来。不到太空,也可以实现太空种植,是否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呢?成立太空种植小组接到太空种子时,我们兴奋极了,但仅有30余粒的太空种子,我们又极其担心。能否让这些珍贵的种子发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