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启动“关注教育公平——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茂名市于2005年4月28日召开茂名市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茂名市副市长林日娣、TCL教育互联总经理司练国等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和部署。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茂港区羊角镇实验小学VCM互动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2.
《广东教育》2005,(6):54-54
在茂名市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茂名市茂港区羊角镇实验小学参观了VCM互动课堂的教学演示,用VCM互动课堂的课堂教学显然激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课后,很多人围在老师身边,不断地询问关于VCM互动课堂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茂名市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茂名市茂港区羊角镇实验小学参观了VCM互动课堂的教学演示,用VCM互动课堂的课堂教学显然激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课后,很多人围在老师身边,不断地询问关于VCM互动课堂的相关情况。“VCM互动课堂”满足了互动教学的需求,以“一块VCM互动式电子白板+一台投影仪+一台PC”的全新理念,颠覆了传统的黑板课堂和传统电教平台模式,形成了一个操作简单,互动性强,能够呈现清晰、自然、精确的多媒体信息的动态演示和教学环境。适合我国的实际教学情况,能够满足我国新课改的各项要求所提出的挑战,满足…  相似文献   

4.
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创建于1923年。从名不见经传的农村普通小学。到“江苏省实验小学”、“泰州市模范学校”,这其中,渗透着几代人辛勤的汗水,耕耘的足迹。近年来,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以“让我们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作为教师的行动指南,全面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该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7名,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技术》2009,(2):17-17,16
一、指导思想 2009年全省电化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大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村教育信息化为重点,以教学应用为核心,以优质资源建设、教师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我省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5月15日,以“高效、经济、绿色”为主题的“2O09全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此次会议由广西省电教馆和中国电脑教育报社联合举办,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重点省市电教馆的有关领导及英特尔中国公司管理高层、教育技术专家和信息化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短波     
《湖南教育》2011,(3):25-25
保靖县:2月16日,保靖县3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2600多名在职教师与县实验小学主会场参会人员一道收看了教育局召开的2011年度教育工作会议,这标志着该县教育视频会议系统正式开通。近年来,该县把“数字教育”建设作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的“重头戏”,建成了以保靖教育网为基础的电子政务、教育信息管理应用和教育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8.
为了总结经验,使教育实验工作更好地为教育体制改革服务,黑龙江省教育科研所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六日一十九日在泰来县召开了小学数学、语文教学实验总结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教育科研所所属实验点:安达市和平小学、尚志县尚志小学、泰来县实验小学及龙江县实验小学、讷河县实验小学、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第一小学等联系点主管实验的领导和实验教师。实验学校所在市、县的教育局领导、教师进修学校、科研所的领导和教研人员也出席了会议。黑龙江教省育科研所于一九八二年秋季在安达和平小学一年一班进行数学、语文常  相似文献   

9.
今年 6月 ,广东省在茂名市召开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讨会 ,会议主要围绕广东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行了研讨。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副处长张耀荣、省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许金招、副处长罗镇波同志以及茂名市有关领导和各地级市教育装备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李小鲁副厅长作了专题报告 ,许金招主任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广东省召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讨会@钟凌$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510075  相似文献   

10.
《广东教育》2005,(6):53-53
信息时代已经来到,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茂名市1999年起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茂名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2002年开始规划、建设茂名市教育城域网,并在建设中不断探索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是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到200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经过5年的建设和发展,“校校通”工程的成效已经显现。在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具备了良好的应用环境,发挥应用效益成为2005年的热门词汇,而最吸引眼球的则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本刊以时间顺序,梳理2005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大事件,并发掘事件背后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面向二十一世纪,做个好教师第二实验小学李烈编者按:实验二小青年教学教师李烈,自1973年参加工作以来,在21年的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家教委颁发的“人民教师奖章”和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教育...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向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缩小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的信息化能够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赖红英  朱智广 《教师》2011,(12):9-9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日前召开,会议对“十二五”期间浙江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浙江省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将以“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为总方向。为加快实现浙江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各位局长、馆长、站长、主任,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电教工作会议暨“资源下乡”工作现场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传达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和2011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信息化特别是近年“资源下乡”的工作和经验,谋划“十二五”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研究部署2011年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特别是“资源下乡”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全省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资源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实现我省教育现代化而努力。一、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做好“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工作。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学校需要大量的电子音像教材资源,我们在继续做好与课程改革相配套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初的“十五”,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见证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已基本落实。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相继启动实施,则使教育信息化迈向更大的舞台和更广的前景……“十五”期间,教育技术有关的课题研究也异常活跃,专家学者、学校领导以及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形成规模空前的教育技术研究阵容…  相似文献   

18.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方式。农村教育的现实问题,以及政府政策和资金的重视和扶持,让致力于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建设的TCL教育互联,在看到严峻挑战的同时更看到了发展机遇。TCL教育互联针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现阶段的情况,大胆提出可行性方案,并与广东省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试点地区茂名市积极配合,努力尝试以企业带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以“建设数字化校园、塑造智慧型教师、培养创新型学生”为办学宗旨,以信息化带动学校现代化,积极探索网络管理、网络教学、网络教育的功能,全面构建起“挑战数字时代,营造数字校园,享受数字生活”的创新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2001年,“校校通”成为教育信息化最热门关键词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后,2001年初,全国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便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校校通”工程精神,安徽、广东、河南、山东等地还特别把2001年定为“校校通年”。2001年6月,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再一次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的政府支持力度,使“校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