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承、发展、创新地域文化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其拓展服务职能、彰显办学特色的战略选择.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务公共文化的过程中应坚持贴近地方、注重应用、协同互动的基本原则.以协同理论为指导,整合校内外各方优势资源,确立体现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办学指导思想,培育适应区域文化产业转型需求的专业人才,开展区域文化协同创新,建立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区域公共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不仅仅是基础研究的中心,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建立科技创新中心,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集科研中心与企业科研为一体的机构。根据现在的发展现状,探索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践方案,并根据实际的实践方案研究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潜在的风险机制。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可通过协同创新提高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由于政府政策引导不力、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学校产学研合作平台不健全等方面的因素,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发展受到制约和影响。地方高校应采取产学研深度合作、校企共建、科技中介支撑等措施,借助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挖掘和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期望,这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注入协同创新活力,是提升地方高校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工程教育问题出发,以台州学院材料物理专业为例,提出地方高校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内涵,通过创建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体现其办学价值,是其“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时代新模式之一。文章从地方高校办学的内外在条件因素,分析指出了该类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优弱势,并从“培育协同创新体”、“夯实协同创新基础”、“增强科研导向性”三大方面,提出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践行路径之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校企合作虽已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不够,特别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本文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求及动因,发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是地方高校和企业推动协同创新必然选择,共生是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强政府引导与组织协同、共同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可以构建良好的校企共生机制,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认为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的“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为高校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契合了高校学科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与层次,并从加强校内跨学科研究、开放共享校际资源、实施产学研用合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提升学科创新能力的协同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相比,协同创新在创新导向、服务方式、组织形式、绩效评价上有较大的变化。地方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战略过程中,要处理好培育与认定、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中心建设与高校整体发展的关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要优先从机制体制改革、提高创新培养能力、加快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建设土木类协同创新中心的“低碳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受到社会极大关注。地方高校在大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时要有新思维和新方向,这就需要加快向“低碳化”方向发展,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充分融入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服务。同时,也为自身推进高校政产学研结合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区域高校以服务地方为理念。协同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经济、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区域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校校、校所、校企、校政、国际五种协同创新模式。实施协同创新提高区域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应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植创新团队,精心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以政府保障完善协同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升地方高校强化协同创新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对于大力提升新升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所新升地方本科院校,肇庆学院近年来通过选拔协同创新领军人物,打造科研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等举措强化协同创新,有力提升了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也为其他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选择,地方高校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在协同创新上更要注意方式与方法。首先,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提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强调地方需求、优势学科和学校特色组合;最后,给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一些建议与对策,强调着眼于实际条件,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4.
地方行业高校协同创新既有利于高校持续发展,也可对区域经济发展、行业技术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着眼于实现地方行业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合作,探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的创新体系,文章阐述了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与具体实现途径,为地方行业高校实现内涵发展,增强其科技贡献力提供参考方向与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对提高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加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明确的关于地方高校科技工作的政策文件出现在2006年,随后的相关文件使地方高校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体现出改革内容细致化、实施方式多样化、高度重视组织与领导工作等特点。从2007~2014年,地方高校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扎实发展,逐步推进。由此看到,国家对地方高校科技工作的"特别关注"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地方高校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从观念到行动逐步落地;地方高校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理论基础亟待建立;地方高校科技工作需要在协同创新机制下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促进自身发展、服务地方建设的需要。地方农业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现状,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合力攻关,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路桥行业的发展需要和路桥工程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以"社会需求"确定"岗位能力要求",以解决行业企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重大问题为目标,以高校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基于高校协同创新理念的路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协同创新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通过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和校所协同,把地方本科院校的触角伸长,成为"接地气"的高等院校。在教学、实践、就业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协同创新来使培养的人才成为市场需要的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特色高校建设的环节开展协同创新,使地方本科院校成长为特色鲜明的、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大学。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难点,新时代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在此背景下,发掘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特点,从需求和价值培养出发,提出了价值观教育为基础、志愿服务为纽带、社会实践为平台、专业服务为提升的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丰富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对协同创新的内涵和高校协同创新的目的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特色高校自身特点,提出了若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包括加强各类产学研组织培育与创新资源协调优化,加强协同创新团队的培育与提倡学科交叉,积极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机制改革等,以期为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能力提供几点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