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运鑫 《高教论坛》2007,(3):15-17,76
大学制序的发展使得大学中大学人的各种活动和交往变得越来越平和、合理,能够有效地解决矛盾和冲突,从而有利于大学精神和良好大学风尚的形成。从大学制序演进的一般走向来看,未来的大学制序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变化:从强制性走向协商性;从权力导向走向权利导向;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垂直走向平面、立体、多中心;从刻意理性设计走向自生自发与理性建构相融合;从内卷内耗走向演进扩展;从突变走向渐进;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经典博奕论走向演进博奕论;从守旧走向创新;从本国走向跨国;从纵向控制平衡走向横向动态制衡。  相似文献   

2.
多中心治道理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一个全新理论,为公共事务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官僚行政理论的治理逻辑。多中心大学治道意味着大学管理的主体走向多元、客体更加广泛、机制更加灵活、手段更加多样、着力点发生变更。国内外大学治理的实践和经验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治道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现行学院制度面临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挑战,学校管理进退维谷,教师与学生在学院管理中的权力无法保证,院级管理者既受到约束还缺乏监管,多方利益主体参与的管理体制缺少有效的整合机制。基于多中心协同治理理论建立的我国大学学院制多中心主体现代化管理模式,以学院委员会决策、专业委员会执行、内外利益主体监督为主要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学院改革应用难题。  相似文献   

4.
多中心治道理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一个全新理论,为公共事务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官僚行政理论的治理逻辑.多中心大学治道意味着大学管理的主体走向多元、客体更加广泛、机制更加灵活、手段更加多样、着力点发生变更.国内外大学治理的实践和经验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治道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多中心理论源起经济领域对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之后在政治行政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现代治理理论伴随着政治和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上逐渐关注的公共管理理论,并在我国政府治理研究中获得一定发展.多中心和治理理论两者随着时代需求逐渐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政府公共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省级开放大学建设提上日程,开放大学治理问题凸显。鉴于多中心治理在国外开放大学的传统和经验,省级电大系统现行体制特征和开放大学的转型目标中均有所体现,因此在"多中心"理论视野中审视开放大学治理结构的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多中心治理理念,省级开放大学建设需要秉持开放理念,推动各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强化协作共治,建立合作互惠的伙伴关系;搭建沟通平台,增进建设开放大学的共识;建设基础制度,确立省级开放大学章程。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公平的多中心治理孕育着全球化、分权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职业教育公平重建的一种规划,昭示着矫治工具理性支配下"政府中心化"、"政府主导化"职业教育发展态势。文章以对职业教育公平治理困境的透视为逻辑起点,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职业教育公平的多中心治理概念,并对其内涵、表征及实现路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学治理的基石,大学章程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成员权利不明晰、程序性条款缺失、忽视绩效等问题。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的核心概念分权、权利、问责和绩效为分析框架,借鉴国外制定大学章程经验,提出我国大学章程应具备的内容,为我国大学章程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多中心治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社区的功能、治理主体、利益主体、社会需求等都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传统单一中心的行政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因此,研究主张以自主为基础,鼓励多个权力中心和服务中心并存,以促进治理主体间互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这对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校治理是对传统学校管理方式的超越,其典型特征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即共治。政府的宏观统筹、学校的自主治理、社会组织的参与、以多中心治理为目标取向的学校治理模式,它融合多元力量,各司其职,共同治理,发挥多元共赢的作用。虽然治理理念在学校发展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学校治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学校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现实性问题,倡导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学校,是实现以多中心治理为目标取向的学校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重点大学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建设制度。我国重点大学制度经历了初步形成、曲折发展、制度重建与制度创新四个阶段。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重点大学制度存在社会参与决策、监督与评估缺乏等制度缺陷,需要进一步提高该制度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设立信息教育机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在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高校图书馆,围绕培养造就具有现代信息素质的科技人才,有必要设立信息教育机构,切实加强对学生记的信息知识教育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培养。本试从图书馆设立信息教育机构的重要性、信息教育机构的工作职责和主要环节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释了机关效能建设的含义和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现实意义,并从当前高校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手,着重从思想认识、作风建设、人员配置、制度体制不健全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要通过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改进工作态度、促进信息流转、完善制度建设等措施来推进高校机关效能建设。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转型时期公民参与社区管理过程中权责界限不清晰、积极性不高及参与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公民参与管理的职责权限,强化权力运转机制并加强对社区管理的监督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观念和制度创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师范院校的转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球化时代,面对国内外人才资源的激烈竞争,中国大学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把握变革的机遇,而观念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以百年师大为例,论述师范院校的转型,并非丢弃教师教育的定位和其特色和优势,而是要重整资源,通过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三者的综合性,更新办学理念,加强办学目标的综合,提高办学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16.
日本教师录用制度在法制化建设、录用价值取向、录用考试实施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日本在教师录用过程中的成功做法,给我国当前教师教育制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校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普通高校的身份地位及宏观环境密切联系。普通高校必须正确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把握改革的切入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重新进行制度的设计,这样才能避免重走盲目扩张规模,质量提高不快的老路。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学督导制度作为监控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制度建设进程需要得到关注。社会学制度主义提出,制度由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构成,其中文化—认知要素所代表的“共同意义”的建构是推动制度建设的根本因素。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对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建设存在制度设计欠缺、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低和制度化进程受阻三个困境,应通过增加制度供给、提高制度效用、提升制度认同三个路径全方位推动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制度既具有强制性亦具有导向性,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为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对校园社团文化的引领提供了制度路径。为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社团文化的引领,学生社团制度构建必须牢固树立依法管理的法治理念和制度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理念。既有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范畴,位阶甚低,同时存在地方、校际差异,应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立法范畴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将具有促进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社团文化功能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法律化,努力提高学生社团管理的法治水平,促进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社团文化引领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