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令中 《红领巾》2005,(4):150-152
艺术效应的产生,从视觉主体来看,是由过去的生活积淀、视觉经验同视觉所见共同整合而成的,是所知与所见相交融的结果;从视觉对象方面来看,形式效应产生于相互对比关系的变化之中,具有互动性、可变性.由于视觉主体与视觉对象这两组关系之间的互动,才有被我们的视知觉所把握的形式效应.正确认识形式的视觉效应的本质,对指导形式创造与设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在阿恩海姆看来,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表现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心理力和物理力的同构.这些同构性则要通过所谓视觉动力形式去实现,利用动态漫画的技术品性,从视觉动力出发,通过构建线条和颜色的新型组合关系,辅之以画面的动态和拟音效果,将各种形式因素通过不同组合,进而产生“有意味”结构形式.利用阿恩海姆所强调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来探询动态漫画艺术表现,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动态漫画所承载的表现意义和意味.  相似文献   

3.
美术作品首先是作为视知觉的对象而存在的,因此,对视觉原理的研究与应用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以阿恩海姆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以贡布里希为代表的图像认知理论是当代视觉艺术心理学的重要成果,他们有关视知觉原理的科学洞见,对于纠正我们当前美术教学中的弊端,改革教学观念,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视知觉规律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的平面广告可以激发人们积极主动深入和细致地观察并长久记忆广告信息。只有充分利用视知觉的特点,明确其规律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表现与作用,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平面广告。  相似文献   

5.
6.
儿童涂鸦,即儿童绘画,非常有特点:形体大多无细节和透视表现,喜用线条描绘,多以圆形、椭圆形等简单形状来概括形体,大小比例无区别。对儿童的视知觉原理进行分析,能够为了解儿童绘画的特点提供帮助。看似随意而为之的儿童涂鸦,实则体现了儿童发展阶段的视知觉特征。  相似文献   

7.
毕加索的绘画《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立体主义时期的第一幅绘画,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分水岭,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观看方式。画面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运用几何化和平面化的处理方式将形体的体量感转为二维的表达方式,彻底改变了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以三维立体手法表达空间感的传统绘画形式。文章通过对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平衡"说,来分析《亚威农少女》绘画中的平衡形式美,了解影响平衡的"力"的因素,从视知觉的角度来分析绘画,从根本把握绘画的平衡的形式美,对未来绘画形式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维动画片与所有影片一样,最终都要通过四边画框(电脑显示屏、电视荧屏或电影银幕)来呈现动态影像。在三维动画创作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四边封闭空间来组织和排布角色、场景及道具,以求更完美、更有效地向观众传递信息、思想与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9.
完形心理学家阿恩海姆以参照构架的概念为基础,认为人类的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知觉分化的过程而来。因此,相对于成人,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在视觉审美上仍具有简单感性的特点。事实上,只有通过精细知觉而获得的感性意义,才会远远超过对直观形体的审美判断,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审美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培养青少年在审美意义上的视觉洞察力?如何帮助这一群体从简单地直观感受到有意识地建构审美参照系?如何引领他们在审美参照框架下丰富其“视觉恒常性”?“大观念”不失为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视觉、知觉等角度分析了宋朝耀州窑刻划花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素描是建立在观察方式基础上的视觉感受,素描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视知觉感受力展开。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通过对十名被试的安静状态、言语活动及视知觉活动时大脑各部位的EEG的频率及强度(电压)两个变量的分析比较,得知:言语活动及视知觉活动比之安静状态时EEG有明显差异;言语活动及视知觉活动时大脑左右两半球的EEG有明显差异;在言语活动中,中文汉字组词及英文反义词匹配两种活动中EEG有明显差异;在视知觉活动中,对正常图形与异常图形的知觉时EEG有明显差异;言语活动比之视知觉活动EEG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触觉时序知觉的手臂交叉效应是指在触觉时序判断任务中,与手臂不交叉条件相比较,当被试两手臂跨身体中线交叉时触觉时序判断的表现显著下降。空间参考系、个体的性别和利手、视觉信息和视觉经验等是影响手臂交叉效应的主要因素,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试图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通过这种有趣的现象了解人类的触觉知觉特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类工效学领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触觉时序知觉手臂交叉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课堂是一个由人、技术、环境、资源等要素构成的泛在学习环境,是基于对传统课堂存在不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新型的课堂教学技术和策略构建的满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学习环境。互动是未来课堂的核心,未来课堂的互动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之外,还包括人、技术、环境、资源四个维度之间的互动。研究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未来课堂,进行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白宇  季春阳 《化学教学》2021,(11):25-31
教科书中不同色彩的应用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和心理影响效果不同.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心理学的视知觉理论,对教科书的主色调及书中主要呈现的紫色、蓝色、绿色、灰色四种颜色及混合色彩搭配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色彩在教科书中的应用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合理运用色彩会提高学生对教科书的喜爱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同声传译的顺句驱动是口译实践中最普通的现象,其内在规律遵循的是心理学知觉加工的基本原理。通过结合知觉加工的原理、互动作用和能动性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找出顺句驱动的优劣势,进而丰富翻译理论,并指导具体的口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素描是建立在观察方式基础上的视觉感受,素描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视知觉感受力展开。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今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的理想境界。学生理想的合作学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互动形式的优化,本文对变化互动形式促进互动优化的相关思考和实践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以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了大量的物体形态,又以现代艺术的方式生产了大量的美术形态,这些形态作为环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介入现代美术的审美知觉,其介入的方式主要有群体效应和个体效应。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语文课堂中部分学生的汉字书写困难、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聪明、不努力或者粗心等,还可能是他们的学习能力没有与他们的身体发育相匹配的结果。这里的"身体发育"主要指的是视知觉能力的发育水平。教师从心理学方面出发,针对学生的视动统合能力进行训练,针对学生的视知觉空间方位感进行训练,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