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行知认为: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  相似文献   

2.
微教育     
我想告诉各位父母,一个小孩子的成功是靠一生的积累,不是找一个亮点,你千万不要说我逼你考上北大、逼你考上清华,然后就是成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长期的积累,所以你要让小孩子对他人生的追求有兴趣,这个最重要,而不是说你叫他做什么,目前我们完全搞反了。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小先生"是基于"即知即传"理念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小先生",能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你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是Dad给我们讲的这个故事。故事被索尼克的白痴问题搅得七零八碎,比如为什么被吃掉的祖母能复活。当然是因为她的尸体完整啦白痴,我回答他,然后问Dad等我们不是小孩子是不是就可以不听这种白痴故事。"等不是小孩子了,可以得到一把枪。"我真是太爱Dad了。如果他不是秃头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5.
迟到有理     
鸭子 《特区教育》2009,(9):30-30
在许多人看来,小孩子上学迟到是最无理的事。但你要是听完我这个小孩子讲的故事,你就会知道:迟到也常常有迟到的道理,当然,这不是不改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很多时候那些高中的“前辈”总是会笑着叫我“小屁孩”,而我总是会很生气地反驳道:“我才不是小孩子呢!”  相似文献   

7.
我年少时不是很喜欢小孩子的。原因是在我上初二那年,乡下的小舅的年仅6岁的儿子被放到我家读小学一年级。他霸占了我的房间,后来只得是我和我二姐  相似文献   

8.
钟铧 《家长》2004,(Z1)
朋友向我谈起了农村中学里学生敲诈勒索的事情:“前天,我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让我赶紧回乡下老家一趟,说侄子撬开了他箱子上的锁,偷走了300元钱。回家后,事情已经调查清楚,钱的确是侄子偷的,但事出有因。原来,侄子在学校遇到了坏孩子的敲诈勒索。幸亏发现及时,处理得当,侄子才从被敲诈勒索中解脱出来。现在学校里大孩子敲诈勒索小孩子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大孩子不是逼着小孩子买吃的、买玩具,就是逼着小孩子替他们还账,如果小孩子不答应就对小孩子施加暴力。有一个女学生因为受到敲诈勒索,又不敢告诉家里,被迫偷她爸爸的钱,最终这个女学生因…  相似文献   

9.
<正>总是有很多家长问我:"您是出名的数学家,能教教我怎么去指导小孩子学数学吗?"我简直是啼笑皆非,因为教小孩子数学不是我的专长,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其实家长让孩子学数学,只是期望他们能够在考试中考高分,尤其期望能够在高考时考高分。我听说,去年一年就有20万学生自费到美国留学,他们都很害怕学数学,为什么呢?因为你要上美国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创造一个儿童乐园,不是由成人创造出来交给小孩子,应该是成人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陪着孩子一起创造。一、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不失赤子之心,做成小孩子队伍里的一分子。二、认识小孩子有力量。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们要钻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07,(1):12-13
霖枫诺总是觉得父母的关心不是实质的(我不是说他们做表面工作)。他们确实爱我们,但是处于这个时期的我们好像比较喜欢和同龄人沟通。妈妈常说我到她那个年纪就会明白了,但我想,如果我有了小孩子,我一定要和他(她)做朋友。  相似文献   

12.
现在说来,我在做孩子的时代,原本也不是个全不知自重的小孩子。我并不愚蠢,当时在一班表兄弟中和弟兄中,似乎只有我那个哥哥比我聪明,我却比其他一切孩子懂事。但自从那表哥教会我逃学后,我  相似文献   

13.
许空空 《新读写》2010,(4):53-53
暗红色的礼堂幕布,“颁奖典礼”四个大字非常醒目。一排小孩子站在台上,自然是很开心地站在台上。不过,这回,我不是主角。  相似文献   

14.
我爹     
我爹属牛,沉默寡言的功夫相当厉害. 所以在他当爹生涯的头些年里,都不言传,完全就是欺负小孩子.且欺负我的手段多年如一日--不是降龙十八掌,就是在额头上砸核桃.  相似文献   

15.
"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孩子!"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观点,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探索,以陶行知所倡导的"小先生制"为裁体,重建小学数学课堂生活,进一步扩展课堂生活空间,赋予其更丰富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炳毅 《小学生》2009,(11):36-36
在我还是个六七岁的小孩时,家里不是很富裕,所以我也就得不到小孩子最喜欢的东西——玩具。正当我一个人孤独的时候,妈妈买来了故事书,一页一页地讲给我听。从此,每当我孤独烦恼的时候,总让妈妈讲故事给我听。  相似文献   

17.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说到他的研究之路时,曾说他就像小孩子一样去问,然后,再像小孩子一样去问.他的这些叙述,真的是可以令人深思的. 为什么要像小孩子一样发问呢?难道不可以问得更深远吗?发问不是也需要进行训练和提高的吗?要问得好、问得巧不是也并不容易吗?发问是讲究质量的,小孩子发问的质量一定比成人高吗?为何需要一再地像小孩子那样去问呢?  相似文献   

18.
外面的世界     
<正>从那一刻起,我觉得应该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你,不只是像对待一个小孩子。1我曾经以为你什么都不懂。而实际不是这样的。那天我向邻居借本书,接过书还未来得及说话,你抢先鞠躬道谢,把我们都逗乐了。从那一刻起,我觉得应该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你,不只是像对待一个小孩子。你已经懂得了上学前把吃完早餐的碗盘端到厨房的水池边,然后笑嘻嘻地看着我,一副"下  相似文献   

19.
陈彤 《小学生》2016,(Z1):52-53
邻居有个小孩子,经常会问一些让母亲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说:妈妈,你不是要我做一个聪明的孩子吗?为什么总让我向笨人学习呢?在这个小孩子眼里,像"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就是笨人——他为什么要移山呢?挖个隧道不行吗?——不行,在古时候,还没有发明挖隧道的技术呢。——那为什么愚公不去发明挖隧道的技术呢?"妈妈,为什么要给我讲‘头  相似文献   

20.
友和 《中学生百科》2012,(21):50-51
我今年读高二,做了17年的独生子女,突然,有了一个不满1岁的妹妹,可她并不是我的亲妹妹。我爸是出差的时候听一个外地的朋友说起这个小孩子,她的亲生爸妈在车祸中双双去世。爷爷奶奶早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