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谐调,显得格外刺眼。  相似文献   

2.
著名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谐调,显得格外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维修,  相似文献   

3.
读到王飙在《读者》上发表的文章“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自然地想到“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对幼儿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有一种冲动要写下来与同行们共勉。“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一文中讲到,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和谐,显得格外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维修,大楼上反而多了几个带烂玻璃的窗子……这一发现使她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4.
浅议『破窗效应』对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窗效应"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影响的一种认识。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提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且窗户没有得到及时修理,人们就可能受到这—扇破窗户的暗示而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同理可推,在一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特别容易滋生。这就是"破窗理论",也称"破窗效应"。  相似文献   

5.
“破窗理论”与班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一项试验:将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杂乱街区,一辆车窗打开且车牌被摘掉,另一辆车封闭如常。结果三天之内打开车窗的那辆车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后来,詹巴斗又把保存完好的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车上所有的窗户只一天时间都被打破,车内的东西全部丢失。以此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即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座整洁美丽的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玻璃,打碎玻璃者未受到惩罚,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破坏更多的…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将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摆放在某社区,几天后发现这辆汽车仍然完好无损。于是,他将这辆汽车的一个窗户打破,结果没过多久,这辆汽车的其它几个窗户也被打破了;又过了没多久,这辆汽车被人偷走了。心理学家将此现象概括为“破窗理论”。意思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的玻璃又得不到及时地更换或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种杂乱无序的感觉,在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便可能有更多的破坏性活动发生。“破窗实验”启示我们:对于学生小的过错,有时不妨“小题大做”。只要出于爱心并且处…  相似文献   

7.
破窗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一栋楼房有一个窗户的玻璃被打破,那么往往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玻璃被打坏。因为最先遭到破坏的窗户,会给他人产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一栋破楼,再打坏几块玻璃也无所谓。很快整栋楼的窗户再也找不出几块完好的玻璃,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破窗理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天,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凯琳注意到一栋漂亮的大楼上的窗户玻璃被人打破了,那扇破窗户与整栋大楼的美观极不协调。而又过了几天。反而又多了几块带烂玻璃的窗子。她忽然感悟到:如果这扇窗户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别人可能从中受到暗示性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混乱、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就会有人更加肆无忌惮。就会滋生犯罪。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其实。这个理论也非常适合学校教育。如果一个学生说了脏话或做了坏事反而没有人去追究,  相似文献   

9.
左脑风暴     
《中学生天地》2011,(1):48-48
艾琳每天都会按照窗户外面市政大楼大钟上的时间来核对自己床头的数字闹钟,两者的时间每天基本上吻合.但是一天早晨,发生了一件怪事:艾琳起床后,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著名犯罪学家凯琳在一项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扇建筑物的玻璃窗,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修复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破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破窗理论主要体现了细节对人们心理作用的暗示和行为结果的影响,它在学校管理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因为任何一种已发生的不良现象都会带给广大师生一种不良的信息,如果学校管理者不能  相似文献   

11.
方格有多少     
《方格有多少》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文。一、创设问题情境,体验估计的策略教师出示图片:图片上将方格图外观设计为一幢有9层,每层都有6个窗户的高楼,方格作为各层房间的窗户。师:天黑了,大楼的窗户陆陆续续亮起来了,最后都亮了。你能估计一下这幢大楼的正面共有几个  相似文献   

12.
我梦想中的学校是一幢大楼,这幢大楼有五六百层,几千米高。楼里装着高速磁力电梯,这种电梯既快,又不浪费能源。教室的桌椅平时看不到,需要时,它们就会自动升降。窗户是自  相似文献   

13.
郭欣  孙旭春 《考试周刊》2014,(16):186-187
<正>心理学有"破窗效应",意思是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违纪行为就会滋生、蔓延。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破窗效应在日常班级中时有发生。为了防止破窗效应,班上的桌\凳子,今天少了一个螺丝,断了一条腿,如果你不追查原因,落实责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斯福坦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同一个地方。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摘掉,车窗打开;而另一辆车则关好门窗、如常停放。结果车窗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车内物品全部被人拿走。而关好门窗、如常停放的那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詹巴斗用锤子在未被破坏的车的玻璃上敲了一个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车上的所有玻璃都被打碎,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据这项试验,提出了“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窗户的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的话,别人就可能由此得到暗示去打烂更多窗户的玻璃。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黄浦江边,有一群节能,舒适的商务大楼。大楼里没有安装传统的空调系统,可房间里,大厅四季如春:大楼的窗户冬夏季基本不开,可室内空气新鲜;与传统建筑相比,其耗电量节省7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教改之歌     
在西安西郊宽广笔直的昆明路东段,有一座文明整洁的大院,院内耸立着两座漂亮的大楼。前楼白色的马赛克墙体,宽大的框式窗户,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后楼混砖结构,楼高门大。这两栋大楼构成了这座大院的主体。围绕这两座大楼的是高高  相似文献   

17.
一块窗户玻璃被人打破,如果不及时更换,其他的玻璃很快也会被人打破;清洁的墙面被人乱画几笔,如果不及时粉刷,很快就会一塌糊涂;街道一角有人丢了垃圾,如果不及时清除,很快就会垃圾成堆……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却被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称为“破窗效应”。当然,破窗效应并不是他的什么发明创造,我国早就流传许多类似的说法,比如“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破罐子破摔”,“一日新,二日旧,三日扔进废纸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  相似文献   

18.
<正>"破窗效应"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认为假如某个建筑物的一扇窗子或一块玻璃被人打碎,却得不到及时维修或补上,会造成更多的窗户玻璃被破坏,甚至整个建筑物都将被摧毁。这指出,环境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暗示和诱导作用。同样,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会有"破窗效应",受环境的暗示和诱导后,学生开始滋生、增长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而导致不正之风蔓延到整个班级,对班级建设造成不良后果。因  相似文献   

19.
破窗效应     
《八小时以外》2014,(8):127-127
理论模式如果一间房子的一扇窗户破了,始终无人修补,那么其他的窗户很快也会被打破;假如一面墙上出现了涂鸦但没有被及时清洗掉,那么这面墙很快就会被涂得乱七八糟;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为乱丢垃圾感到羞愧,但是,一旦地上出现了垃圾,人就很容易放下羞耻感将垃圾扔到那里.  相似文献   

20.
一、破窗原理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疑地丢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