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夏商周三代兴衰更替这一模式,远比战国模式更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萍 《兰台世界》2013,(22):144-145
<正>夏商周是我国历史上的三代时期,《孟子·离娄》记载"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此三代即指夏商周"。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史上从传说走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1],并完成了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到衰落的变化过程。夏代作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阶级国家,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文字系统,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基本条件,而国家的出现必然产生档案工作。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发展丰  相似文献   

3.
一、公文制度的发展演变 夏商周三代公文撰制已有长足发展.商代出现的专职秘书机构太史寮让公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公文制度化进程也全面展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复杂.社会制度交替中的激烈变革,使社会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代表不同思想派别的知识分子大量涌入公文创作队伍,诸学竞长、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演绎出一个言辞酣畅、巧说纷呈、纵横捭阖的传奇时代.  相似文献   

4.
致仕制度,即官吏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云"退而致仕",何休注云:"致仕,还禄位于君。"《尚书·大传》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有所谓"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  相似文献   

5.
青铜乐钟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属于国之礼乐重器。为此,结合考古发现和古文献载录,针对青铜乐钟的起源、发展、衰落及研究和制作这一发展脉络进行剖析,彰显出其蕴含的厚重文化内涵和艺术、科学、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周秦时期的乐器分类及民间音乐研究,从周秦时期礼乐文化入手,阐述周时期礼乐文化及乐器概况,继而阐述秦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乐器类别,最后探讨周秦时期民间音乐及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陈艳 《兰台世界》2015,(9):110-111
青铜编钟是春秋礼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以许公墓编钟出土为个案,对春秋初期、中期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碰撞与交融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也对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由盛转衰有一个清晰的演变脉络,至今仍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正在远古的夏、商、周时期,有一种独特的档案书写方式———用铸刻的方式将文字记录在或厚重或精巧的青铜器物上。人们把上面的文字称为"金文"。金文,是"吉金文"的简称。另一个名称叫"钟鼎文",是因为很多的金文都铭刻在钟和鼎上的缘故。中国古代以青铜器(钟、鼎、盘、盂等)为载体的书史铭文,盛行于殷商末期及两周。商、周时期,中国古代的青铜冶铸工艺达到了全盛阶段,由于礼乐制度的发展,钟鼎等青铜器物不仅演变为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地主阶级贮存于宗庙的礼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发展为记录当时社会重大史实的历史文献。并  相似文献   

9.
编钟作为中国古代乐器的代表之一,有着先进的铸造水平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本文结合音乐鉴赏知识,通过对商周时期编钟的音乐审美价值进行分析,对先秦时期音乐和乐器的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先秦青铜礼器中,壶形器都带有纹饰和铭文,它们展示了先秦艺术风尚,也反映了先秦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状况和礼乐制度等。研究青铜"壶"形器纹饰和铭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政治、社会以及宗教背景等。  相似文献   

11.
高莹 《兰台世界》2014,(7):37-38
先秦青铜礼器中,壶形器都带有纹饰和铭文,它们展示了先秦艺术风尚,也反映了先秦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状况和礼乐制度等。研究青铜"壶"形器纹饰和铭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政治、社会以及宗教背景等。  相似文献   

12.
数字新闻     
1229年中国史纪年往前推 “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Ⅸ夏商周年表》为我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1200多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将中国史纪年前推了整整1229年。4000美元广州人均GDP预计今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评论》2010,(5):37-37
许多日本古代的东西,看起来是从中国传入的,却叉不太相像。如果简单断为是中国文明传播的结果,难以解释二者之间的差异。中华文明传播的真实历史是什么样的?韩异教授认为。日本从中国吸收文化经过了朝鲜半岛这条通道,由此产生了一些变化。中国古代文明诞生较早,在日本传入金属和农耕,进而形成国家的阶段,中国已经历了夏商周三代,进入秦汉帝国后,中国许多科学技术,日本与之相差甚远。朝鲜正好介于中日之间,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青铜器文化的形成期是距今4500至4000年的龙山时代,鼎盛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1600余年,转变时期指青铜器逐步被铁器取代的战国末期至秦汉时期。这一时期,青铜器不仅数量大减,且由原来的礼乐兵器及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重要场合使用变成了人们的日常用具。云南的青铜文化始于滇东北地区,兴盛于滇西地区,完成于滇中地区。目前考古学的研究一般把云南青铜文化划分为5个类型即:滇池地  相似文献   

15.
李娟 《兰台世界》2014,(5):19-20
西周王权统治背景下的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西周礼乐制度的背景和内容入手,对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创作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西周王权统治背景下的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西周礼乐制度的背景和内容入手,对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创作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簋铭文使人们理解起来迷惑重重,然而,它的存在却解开了武王伐纣的千年疑案. 利簋,是我国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重器,是迄今为止涉及武王伐纣这一历史的唯一见证,是宝贵的文物遗存和文献史料,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对研究古代铭文、商周青铜制作工艺、解决商周的年代问题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兰台世界》2017,(5):124-126
把青铜觚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对青铜觚在夏、商、周时期的发展进行梳理。对青铜觚进行释名、释器,探讨觚的产生及流变。青铜觚器型优美,已知最早是出现在二里头墓葬中,但因年代早,特征不太明显。文章梳理了解青铜觚器型的后世流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阶级的分化及民间乐舞的不断发展,夏商时代的礼乐制度初具雏形,为礼乐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礼乐制度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乐舞文化的繁荣,也使得"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礼"的附庸。  相似文献   

20.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开始采用巡视的方式来加强统治。西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后,巡视制度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监察作用。本文拟在梳理中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建立及其发展演变的基础上,略述其可资借鉴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