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法律移植是在内外因的综合推动下,清政府为了收回领事裁判权、挽救大清帝国而展开的。立法移植在当时维护了清廷的统治,挽救了清廷危局,通过吸收和借鉴外来法律,奠定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基础,开创了法律改革的先河。它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法律移植不仅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还要立足于本国实际。  相似文献   

2.
周世伟 《兰台世界》2015,(9):137-138
1900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进入一个法学翻译的高潮。一方面,清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宣布进行改制;一方面,青年学子就近赴日留学,接触翻译了大量的日语法学文献,这些合力促成了这种局面,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朱洪梅 《出版史料》2005,(4):98-103
近一百年前,清政府就制定并施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本文拟对这部法律制定的原因、制定的依据及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大清著作权律》制定的原因我们认为《大清著作权律》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新式书刊出版业蓬勃发展,制定保护著作权的专门法律成为现实需要。清政府建立后,为了维护它的封建统治,对图书出版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控制,甚至一度盛行“文字狱”。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它们在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加紧实施文化侵…  相似文献   

4.
张华腾 《历史档案》1998,(4):132-133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1905年10月),清政府不惜巨资,调动数万名新军在直隶河间会操.这次会操是晚清军事改革成就的一次展示,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次大检阅,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的交涉日益频繁,为了达成中外通行的共识,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开始采用西方的法律形式和原则,进行修订现行法律的活动.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由沈家本等主持,并聘请日本法学家赞襄.  相似文献   

6.
刘露 《大观周刊》2012,(43):64-64,74
关于中国法律制度的评价,最早来源于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思想,马克斯·韦伯强调形式的理性法律,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是一种与其相反的法律,即实质的非理性法律。那么中国的法律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本文试以中国清代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对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思想进行一定的论辩,从而进一步揭示和阐述中国清代法律制度具有的实体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闯 《北京档案》2020,(5):50-53
在清末新政改革的浪潮中,法律教育一度骤然升起并逐渐引起国人的重视。创办于1906年的京师法律学堂,作为近代中国设立的第一所中央官办的法律专门学校,在中国近代法律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它的创办堪称中国近代法律改革的一大创举,不仅是配合新式法律创制与实施的必要举措,更成为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良好开端。在清末民初二十余年间,法律教育盛极一时,曾有一枝独秀之地位.  相似文献   

8.
试论古代图书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版权保护起于近代。1910年,清政府颁布中国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标志着中国的版权保护进入系统的法律实施阶段。但是,版权保护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图书版权意识以模糊复杂的形态存在于古代图书史、出版史和法律  相似文献   

9.
管仲是春秋第一名相,他在任齐国丞相期间,进行了一次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这次改革,管仲将其法律思想运用到国家的各个方面,让齐国在一定程度上向法治化迈进。本文着重介绍了管仲的法律思想及其在齐国的法治化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0.
李博  李芃 《兰台世界》2013,(12):135-136
管仲是春秋第一名相,他在任齐国丞相期间,进行了一次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这次改革,管仲将其法律思想运用到国家的各个方面,让齐国在一定程度上向法治化迈进.本文着重介绍了管仲的法律思想及其在齐国的法治化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何欣 《陕西档案》2008,(1):40-41
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清王朝在这个封建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曾经对<大清律例>作过一次较大程度的修订.是什么原因促使清政府对法律作出修订呢?本文拟对此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2.
高新亮 《图书馆学刊》2011,33(6):127-129
版本之称谓始于宋代。版本保护中的公据、榜文、牒文、牌记、印记史料显示出,官府对于版本的保护是一种公权力救济方式,是中国著作权法律文化的源头,而清政府颁布的中国近代第一部《大清著作权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要对黄浦江进行修浚,以利外洋大型轮船进出.黄浦江是中国的内河,理应由中国政府主办这次工程,但由于当时的清政府在帝国主义洋枪洋炮面前,实行屈辱卖国的政策,加之主持这项工程是有利可图之事,故列强与清政府之间有所争论.现将有关档案史料选辑公布.这些史料辑自馆藏外务部、端方档、军机处诸全宗.  相似文献   

14.
假如没有《大清报律》,大清王朝照样要结束,但中国那时必将大乱,决不会南北妥协,平稳过渡。中国之所以在辛亥年避免了一场法国大革命式的灾难,主要得益于《大清报律》带来的言论自由和公开按照规划,1908年清政府必须公布《饮定宪法大纲》。在公布宪法大纲前,清政府于3月公布与宪法大纲相配套的《大清报律》。这是清末政治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步。比较激进的看法,《大清报律》是一个非常反动的法律,因为这个法律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新闻管理和审查制度,没有让人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然而到了后来,当人们总结清亡教训时,  相似文献   

15.
徐育 《新闻通讯》2008,(6):56-57
法律并不单纯是静态的条文或判例组合成的体系,而是一项动态的事业。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立法越来越完善,普法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广泛,社会公众对法律规定的看法也越趋多维,但由于公众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制度层面法律信息的地位,极少参与观念层面的法律精神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16.
徐育 《传媒观察》2008,(6):56-57
法律并不单纯是静态的条文或判例组合成的体系,而是一项动态的事业。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立法越来越完善,普法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广泛,社会公众对法律规定的看法也越趋多维,但由于公众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制度层面法律信息的地位,极少参与观念层面的法律精神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17.
宋代法律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最高峰。本文通过对宋代民商事法律、刑事法律以及法律程序和法律技术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梳理,将宋代法律体系的整体概貌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是社会的晴雨表,承担着保存国家文化记忆和对外宣传的重要使命。本文从研究中国纪录片相关法律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当前中国纪录片的法律现状,提出纪录片产业法律制度的构想,以期中国纪录片获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是伴随着法律与道德的融合与分化进行的,整个发展的主体脉络就是“礼法”的有选择地互融而形成的“礼法文化”.中国法律的发展方向上应该再一次塑造符合时代和民族的新的“礼法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是伴随着法律与道德的融合与分化进行的,整个发展的主体脉络就是"礼法"的有选择地互融而形成的"礼法文化"。中国法律的发展方向上应该再一次塑造符合时代和民族的新的"礼法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