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鸦片,一种有着鲜艳美丽花朵的植物提炼物.由它兴起的那一场波澜,构成了中国百年屈辱的开端,但同时也掀开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序幕.虽然清政府从雍正时起就开始禁炯,而且此后禁烟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尤其足嘉庆以后,鸦片已成为绝对禁止进口的物品,可是实际的情况却是,鸦片不仅屡禁不止,反而却是越禁越多.  相似文献   

2.
李岩 《兰台世界》2015,(6):31-32
洋务派在烟毒肆虐之时,因地制宜提出"教化相移"、"替代种植,加价减瘾"等禁毒谋略,为后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然受西方民主文化和封建思想双重影响,其禁毒谋略兼具革新精神和保守主义倾向,应辩证视之。  相似文献   

3.
出于自身利益,英国政府对中国的鸦片问题十分关注,专门指派外交官、传教士等在华英国人考察。他们考察后认为,由于晚清政府无力禁烟,致使鸦片迅速国产化,罂粟种植在全国普及,但以西南为甚,鸦片产量巨大,而且一直在增加。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运动在伴随着帝国主义殖民运动势力的扩张和社会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传入中国。文章对奥林匹克运动在晚清社会的影响以及发展原因等进行分析,厘清奥林匹克运动在晚清发展历程,为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前,榷关在清代国家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收入仅次于田赋、盐税。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控制下的近代海关不断建立。为了与海关相区别,将原属清政府管理的榷关称为常关。不少学者将近代常关衰落的原因,仅仅简单归结为不平等条约以及海关子口税对常关税的侵夺。本文通过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关税档案及其它史料的研究,认为近代交通格局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迁、海关税和子口税对常关税的掠夺、厘金税对常关税的瓜分、战争的影响等各种因素是导致近代常关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丝绸之路研究中,李希霍芬是一位标志性人物.正是由于他的几次深入调查,中国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社会习俗等基本情况才在19世纪的西方社会被广为知晓.有关他历次考察的概况学界已经有了较多研究,但考察的计划、实施,考察报告的发布、影响等问题,尚有讨论空间.本文利用中外档案文献,对李希霍芬几次考察中的路线选择、实施过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传教士在福建的出版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峰 《出版史料》2005,(1):113-121
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早在鸦片战争以前,许多福建人就远走南洋,在马六甲、新加坡、巴达维亚等地谋生。1814年,当嘉庆帝颁布“禁止西人传教,查出论死,入教者发极边”的禁教令后,早期东来传教士失去了在中国本土传教的活动空间,福建侨民众多的南洋便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地区。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被定为通商口岸,在中国传教的禁令也已被废止,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之后的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往往是以征服者自居,尽管这次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来得深刻,影响更为深远,但交流的双方是完全不平等,甚至是处在对立状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评论》2010,(11):127-127
在近代各种变迁冲击之下,在上海这个城市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其“公共空间”也相应地出现了很大变化。本书以“衙门”(以上海道台为中心的道署)、“会馆/公所”、“局”、“堂”等作为考察的对象,分析新旧、中西、传统与现代、本地及外来各种力量对这些“空间”带来的变化,由此对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提出一个较为新鲜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密切,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亲眼看到了外国的残疾人救助事业能够弥补残疾人的天生缺陷。使其成为不废之人。同时,外国人也将相关救助理念介绍到中国。  相似文献   

11.
12.
晚清时期,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密切,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亲眼看到了外国的残疾人救助事业能够弥补残疾人的天生缺陷,使其成为不废之人。同时,外国人也将相关救助理念介绍到中国。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因为殖民需要,积极对华语言输出;而被动与西方交流的清政府,也需要研习西方语言进行政治外交,二者推动西方语言在华迅速传播,尤其促进了西方语言在学校中的规范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华  杨静 《兰台世界》2009,(8):64-65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因为殖民需要,积极对华语言输出;而被动与西方交流的清政府,也需要研习西方语言进行政治外交,二者推动西方语言在华迅速传播,尤其促进了西方语言在学校中的规范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面对西方列强,清政府中的开明人士反对顽固守旧派把一切西学都看成“奇技淫巧”,而认为应当注重“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研究“经世致用之学”,通过设立各类西语教育学堂,学习和传播西方文化知识,促进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6.
面对西方列强,清政府中的开明人士反对顽固守旧派把一切西学都看成“奇技淫巧”,而认为应当注重“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研究“经世致用之学”,通过设立各类西语教育学堂,学习和传播西方文化知识,促进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7.
晚清政府在多年留学生派遣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洋务运动需要又适应国内封建统治需要的留学制度,无论是选派还是管理制度,都从凌乱无序逐渐走向规范和严苛,为后来中国留学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初步借鉴。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满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耻辱,促使国内有识之士到国外文明、西方经验中寻求救亡图存之道,由此兴起晚清时期的出国考察热潮,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转变了国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典当业作为古老的借贷行业,至清中期发展为最盛.晚清时期,战乱频繁、赋税过重,各地区典当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折发展.晚清典当业由于深受社会依赖,在政府、官绅、百姓的强烈需求下逐渐复苏,并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典当业作为古老的借贷行业,至清中期发展为最盛。晚清时期,战乱频繁、赋税过重,各地区典当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折发展。晚清典当业由于深受社会依赖,在政府、官绅、百姓的强烈需求下逐渐复苏,并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