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研究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发现STSE命题已成为亮点,这些试题以教材知识为载体,广泛联系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内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提炼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以致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内容广泛联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与科学、技术、社会(简称STS)相联系的题目,来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解决这类问题,能否将素材与教材中原有的物理知识建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的地理高考试题,通过提供社会热点实情或背景材料,注重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距离2015年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如何进一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新定义型试题是指在试题中定义了教材中没有学过的新概念、新运算或新性质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理解新定义、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题型.新定义型问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下面从6个侧面探求这类问题的命题规律,揭示这类问题的一般解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的物理中考或竞赛试题的热点突出了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注重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间的联系,重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图表、图示的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以200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复赛试题说明.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试题是近几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关心未来而蓬勃兴起的一种中考新题型.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本文现对2003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此类试题作一分类说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题一般是以评价目标为导向,通过创设情境和设问来考查学生。试题的情境,有的是对教材中素材的进一步加工和挖掘,有的则取自最新研究热点或报告,综合考查知识和思维,并注重渗透爱国情怀、人文关怀、社会责任。这些中考试题带来的教学启示是: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并加强知识联系,促进知识整合;重视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关注时代和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8.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特点是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应用广泛.从高考试题与考点的吻合情况来看,重点是原子结构知识与科研新成果、社会热点、焦点联系,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元素周期律知识的迁移应用,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难点反映在图表信息题上,对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命题的趋势上来看,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应用性和能力的考查,试题面目新颖,联系实际的试题在增多,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  相似文献   

9.
郑冬森 《考试周刊》2009,(39):12-13
近几年来,河北省文综(思想品德和历史)考试一直采用开卷形式,这样的改革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实有重大意义。开卷考试是以开放式的主观试题为主,不再仅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开放性试题一般会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注重教材知识与时事热点的结合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12)
初中化学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力求做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生活中的化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社会实际中的问题。纵观近几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以重大事件为情景命题,着重考查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等能力的考查。试题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重视化学与STSE的联系,加强了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的考查力度,突出了化学知识的应用性。现以最近发生的重特大事件为背景材料,笔者设计了如下试题:  相似文献   

11.
具有创新性的试题通常是把课本中的有关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高新科技等方方面面相联系,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信息处理、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类试题立意深刻,设问开放。在总复习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创新性试题,可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下面以酸碱盐一章中的部分创新性试题为例,谈一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明娜 《物理教师》2010,31(8):49-50
从2000年开始推行“理科综合”考试,至今已有11年的时间.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理科综合试题更贴近生产、生活实际,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与迁移能力.近年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新题或信息迁移题,这种试题的特点是其中涉及的知识和方法是学生已经学过或试题本身告诉考生的;但涉及的过程、情境或问题是新颖的,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试题所给的信息,构建出理想的物理模型,并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题.  相似文献   

13.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简言之,就是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或同类问题。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现代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反映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它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利于认识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的立意在于对考生的能力考查.近年来在各地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很多非常好的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考查.现就一道高考物理试题的解题分析,谈一谈如何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来解决实际问题.题目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小学数学教材突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有趣,并且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密切联系,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习得知识后,能灵活运用习得的知识,同时还能发展思维能力,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加拿大的教材还非常注意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材的操作性也很强。下面以加拿大小学第三、四册数学教材为例,简要介绍加拿大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一、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问题导入。教材每一单元…  相似文献   

16.
综观近两年中考物理试题,可以发现命题有如下的新的特点。特点之一:“STS”试题———突出实践性和思想性的考查STS(科学·技术·社会)试题内容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力图反映出学生从物理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物理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这些试题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STS实例来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通过STS实例的分析和解决,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能力。例1(2003连云港市中考题)我国首列磁悬浮列车已于2002年12月31日在上海开始运行。在轨道上,列车悬浮…  相似文献   

17.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高考命题着眼素质,考查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理在书中,是不是说答案一定从教材中照搬而来呢?不是。只能说,教材知识是答案的根基,更多的是对教材知识表述的重新排列组合和变通。也就是说,答案从迁移中来。下面以’98高考题为例,谈谈高考对迁移能力的要求及教学中如何培养迁移能力的问题。一、实现正迁移,克服负迁移高考命题对迁移能力的基本要求,无非是要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实现正迁移,克服负迁移,使学习所得的概念、原理和知识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再现或合理的运用,取得较好的迁移效果。  相似文献   

18.
1 迁移规律与生物学教学现状分析1 .1 迁移规律及其意义迁移规律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根本规律之一 ,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积极迁移表现为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理解、领悟、掌握新知识 ,将以往某种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迁移至其他学习或后续学习活动中 ;还表现在学生将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应用于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迁移能力是学生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核心。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迁…  相似文献   

19.
周吉荣 《陕西教育》2006,(12):40-40
新中考政治实行开卷考试,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例如:初二法律常识开篇课——前言,让学生弄清学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不容易。我以书本第3页漫画“视而不见”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视而不见”现象.并提出问题:如此危险,此人是知险而行,还是不知其险呢?“视而不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视而可见”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中考试卷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涌现出一批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新题型.这些试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知识经验,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