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许多学生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ATP 酶 ADP +Pi+能量 )单纯地利用化学上的观点来判断该反应是否可逆 ,因而感到非常有必要澄清部分学生的模糊认识 ,下面简要作一点分析 :1 从反应条件上看ATP的分解是一种水解反应 ,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水解酶 (膜结构中主要由Na+-K+ATP酶催化ATP的水解 ) ;而ATP的合成是一种合成反应 ,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合成酶 (合成ATP的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片层膜和细菌质膜上的ATP合成酶复合体 )。由酶的专一性可知 ,前后反应条件是不同的。2 …  相似文献   

2.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步骤。“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材在叙述转录过程时并未涉及“有义链”的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叙述方便或讲解的需要 ,往往会引入“有义链”的概念。“有义链”的概念形成于 2 0世纪 6 0年代。早在1 96 1年 ,韦斯 (Weiss)等人发现 ,离体系统双链DNA的两条链都可以作为模板合成不同的RNA。但此后不久 ,马默 (Marmur)在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的实验中发现 ,DNA分子的两条链中…  相似文献   

3.
起酶作用的RNA和DNA正不断被发现。本文说明酶性DNA和RNA概念的确立过程以及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生物体内一切生化反应都是由蛋白质催化完成,这个概念在生物化学界已根深蒂固。1981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T.Cech发现了RNA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后,首次改变了人们对于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1994年,美国科学家Breaker等利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SELEX),  相似文献   

5.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 ,存在一种主要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和大分子量的RNA组成的三维网架体系 ,这就是核基质。MAR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DNA序列中能特异地和核基质紧密结合的区域。它与真核基因中其它调控元件一起调节DNA复制、RNA合成和hnRNA加工等过程 ,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1 MAR及染色质的边界元件真核生物染色体是由一系列各自独立的高度有序的染色质结构域组成。这些结构域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是独立的 ,它们是由边界元件所界定的。迄今为止 ,已发现 3种边界元件 :核基质结合区(matrixattach…  相似文献   

6.
1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对吗?不对。从新教材酶的定义来看,它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那么,就不能简单地确定其化学本质属性。从脲酶的发现到较早发现的酶都是蛋白质,所以在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但是,1982年有人在研究原生动物四膜虫的时候,发现四膜虫核糖体RNA(rRNA)前体能在完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剪切加工,催化本身成为成熟的rRNA。这说明在这个只有在酶催化下才能完成的核酸大分子的剪切处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就评选 ]多项生物及环境科学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 2 0 0 1年度十大科技成就2 0 0 1年 12月 2 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 2 0 0 1年度十大科技成就的评选结果 ,有多达 4项生物学研究成果及 2项环境科学研究成果入选。在评出的的 2 0 0 1年十大科技成就中 ,生物科学成就分列第 2、4、6及 7位。名列第 2位的是对RNA的功能方面的新发现 :长期以来 ,科学家一直认为RNA仅仅是传递遗传信息的“信使” ,但前几年发现其中一些RNA小片段能使特定的植物基因关闭 ,这种现象被称为“RNA干扰”(RNAInter fere…  相似文献   

8.
1 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对吗?不对。从新教材酶的定义来看,它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那么,就不能简单地确定其化学本质属性。从脲酶的发现,到较早发现的酶都是蛋白质,所在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但是,1982年有人在研究原生动物四膜虫的时傧,发现四膜虫核糖体RNA(rRNA)前体能在完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剪切加工,催化本身成为成熟rRNA。这说明在这个只有在酶催化下才能完成的核酸大分子的剪切处理过程中,RNA充当了酶的催化作用。这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9.
脱氧核酶     
198 1年 ,Cech等发现原生动物四膜虫 2 6SrRNA前体具有自我剪切功能 ,引入了核酶 (ribozyme)的概念 ,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些具有酶活性的RNA分子。核酶的发现 ,对酶的传统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995年 ,Cuenoud等发现了具有酶活性的DNA分子 ,并命名为脱氧核酶 (deoxyriboxyme或DNAzyme)。脱氧核酶的发现又一次丰富了酶学 ,是人类对于酶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1 脱氧核酶的发现科学家通过对核酶二级结构的详细研究 ,利用实验证实核酶中的核糖磷酸骨架并非严格必需 ,这个发现为DNA具有…  相似文献   

10.
关于酶的几个疑难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对吗? 不对。从新教材酶的定义来看,它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那么,就不能简单地确定其化学本质属性。从脲酶的发现到较早发现的酶都是蛋白质,所以在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但是,1982年有人在研究原  相似文献   

11.
细胞周期的概念是由生物科学家在 2 0世纪 5 0年代提出来的。生物学上把细胞物质的积累与细胞分裂的循环过程 ,称为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 ,经过物质积累过程 ,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 ,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是细胞增殖的物质准备和积累阶段 ,分裂期则是细胞增殖的实施过程 ,细胞经过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 ,完成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数量也相应增加一倍。一个细胞周期可以人为地划分为先后连续的 4个时期 ,即G1期、S期、G2 期和M期。G1期主要进行RNA、蛋白质和酶的…  相似文献   

12.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脲酶,又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后来科学家又相继获得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许多酶的结晶,并证明这些酶都是蛋白质。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催化作用。人类对酶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对吗?不对。从新教材酶的定义来看,它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那么,就不能简单地确定其化学本质属性。从脲酶的发现,到较早发现的酶都是蛋白质,所在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但是,1982年有人在研究原生动物四膜虫的时候,发现四膜虫  相似文献   

14.
1978年,耶鲁大学教授阿尔特曼(Altman)领导的实验室从纯化的RNasap中分离出一种蛋白质和一种RNA(MRNA),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蛋白质和MRNA单独存在时都不具有催化活性,但将二者混合后又可以恢复RNasap的活力。至1983年,他们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阿尔特曼证明,在较高浓度的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单独的MRNA具有RNasap的活力,即催化tRNA前体的成熟,而单独的蛋白质却无论如何也不具备这种能力,实验结果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tRNA前体成熟的过程中,蛋白质对于RNasap来说只是一种辅基,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RNA。几乎在阿尔特曼研究RNasap的同时,克罗拉多大学教授切克(Cech)领导的实验室发现四膜虫26SYRNA前体中含有居间序列,它在成熟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1.3酶 1.3.1什么是酶?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何证明? 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近年来发现某些核糖核酸也具有催化活性,因此目前更广义的定义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有的是单纯蛋白质,仅由蛋白质组成,不含其他成分;有的是复合蛋白质,分子中除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成分。那么,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呢?  相似文献   

16.
任何活细胞内所友生的生化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核糖核酸(RNA)在无任何蛋白质条件下能进行催化和切割、拼接并复制自身功能的发现,不仅改变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而且对生命的起源、酶的进化等作出了新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1998年2月,美国医学院校协会(AAMC)发表了“医学院校学习目标研究报告 Ⅰ”(MSOP),这项计划的目的是提出一批高水平的学习目标,以便于医学院校的校长和教师作为参照来审核各自的医学生教育计划,同时还提出一些便于各校实施教育计划改革的策略(见本刊1999年第3期)。日前,AAMC主席在访华的学术报告中特别介绍了MSOP,为使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了解该项目的研究进展,特将MSOP研究报告Ⅱ(Academic Medicine 74(2): 130-141)编译于后。 在MSOP研究报告中有三个学习…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第二试第二题 :AD是△ABC的高 ,以D为圆心 ,AD为半径作⊙D交AB于E ,交AC于F ,AB =5,AE =2 ,AF =3 .求AC的长 .本文对该题做如下几方面的思考和探讨 .一、一题多解解法 1.如图 1,过D分别作DP⊥AB ,垂足为P ,DQ⊥AC ,垂足为Q ,由垂径定理得AP =1,AQ= 32 .易得△ADP∽△ABD ADAB= APAD AD =5.同样有△ADQ∽△ACD ADAC =AQAD AC =103 .解法 2 .如图 1,延长AD交⊙D于M ,连结ME及MF ,可得AD =5 AM =2 5,易得Rt△AMF∽Rt…  相似文献   

19.
第Ⅰ卷 选择题1 .植物细胞中 ,都有矿质元素参与组成的一组有机物是 (   )A .核糖和脱氧核糖           B .丙氨酸和丙酮酸C .叶绿素和纤维素   D .ATP和RNA2 .已知某蛋白质分子由 2条肽链组成 ,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生成 3.0× 1 0 - 2 1g的水 ,那么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多少脱氧核苷酸 ? (   )A .6 1 2      B .30 6C .2 0 4      D .6 0 63.下列叙述中哪项不属于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共有的特征 (   )A .都有水生成B .都有ATP生成C .都含有核酸D .都含有蛋白质4 .引…  相似文献   

20.
赵惠民先生著 ,海洋出版社 1980年出版的《平面几何解题思路》一书第 3 6页例 8是这样一道题 :如图 ,已知 :△ABC中 ,AD平分∠BAC ,CF ⊥AD于F ,BE⊥AD的延长线于E ,M是BC的中点 .求证 :ME =MF .分析 :延长BE、AC相交于Q ,得△ABE≌△AQE ,从而BE =EQ ,ME成为△BQC的中位线 ,ME 12 CQ .同理 ,延长CF ,交AB于P ,得到CF =FP ,证出MF=12 BP .再用等量公理 ,推出PB =CQ ,则本题得证 .许多资料都引用了这道题 ,且思路相同 ,例如 ,袁银宗先生编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2 0 0 1年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