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的学生以为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就会沸腾.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对液体沸腾的条件不清楚.为了纠正这种认识,可在讲授"液体的沸腾"这部分教材时,补充下面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教材实验装置探究液体沸腾的实验存在很多缺点,如浪费时间、沸腾现象不明显、实验器材容易损坏等。为此,笔者对液体沸腾实验进行如下改进。一、实验改进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二、实验改进创新点改进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用1支粗短试管(内径2.5cm,长10cm)代替烧杯。图1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3.
有的学生以为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就会沸腾。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对液体沸腾的条件不清楚。为了纠正这种认识,可在讲授“液体的沸腾”这部分教材时,补充下面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大号试管内装入约1/3的水。小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水,应使小试管的水面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大试管的水  相似文献   

4.
王聪生  靖智慧 《物理教师》2006,27(12):10-11
在中等学校物理教材以及普通物理教材中,当谈到相变时,常将“当液体中气泡内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部大气压时,液体便会沸腾”(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热学》,李椿、张立源、钱尚武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高级中学物理教材甲种本》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中等师范物理教材》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作为液体沸腾的条件,为什么液体在这一条件下会沸腾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5.
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各地考试对沸腾的特征和条件的考查屡见不鲜,其中对沸腾条件的考查又是重点.一、液体沸腾的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与蒸发同属于汽化现象,但是,  相似文献   

6.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教学中,我补充了如下演示实验,以研究液体沸腾的条件。 实验装置,在课本第44页图4—14的实验装置中增加一只大号试管和一支温度计(附图)。 在大号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为了节约时间,可装入前面实验中烧杯中的  相似文献   

7.
一、常规做法的缺陷 苏科版八年级(上)教材中对水沸腾的实验采用了较为传统的方法(图1),但是该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缺陷.  相似文献   

8.
关于液体的沸腾,初中《物理》做了详细的定性描述,高中《物理》(甲种本)则通过实验,定量地给出了液体沸腾的条件。不少教师感到初、高中课本对这一问题的表述梯度过大,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为此本文想就这个问题,做一些深入的讨论,供大家教学参考。一、沸腾条件的表述初中《物理》表述为:沸腾只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并指出: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液体,它的沸点也要随液面上的气压而改变。高中《物理》(甲种本)表述为:液体只有在它的饱和汽压等于外界压强时才能沸腾。那么,如何理解这两种表述间的联系呢? 实际上,它们是一致的,只是后一种表述更为  相似文献   

9.
固体对支承它的物体的压强可用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来表示。液体到处流动,它的压强有什么特点,是否也像固体一样,也能找到一个适用的公式呢?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有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采用压强计、水、盐水、烧杯、刻度尺等器材,可以成功地完成实验,但是有些不足,不能读出精确读数,误差较大,准备实验很麻烦……为使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效果更精确、更直观,准备实验更方便、快捷,我们改进了这个实验。我们使用先进的微量气体检测探头来做这个实验,使实验变得非常简便,准确性也得到显著提高。我们所用的是欧姆龙E8Y-A…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 水沸腾实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中的一个重要的分组实验.笔者认为,如果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见图1)进行实验存在以下缺点:①不方便观察温度计的读数;②温度计容易碰到杯底和杯壁;③实验过程中学生手持温度计,难以长时间坚持;④烧杯口过大,散热快,耗时长,酒精消耗多;⑤难以观察到水沸腾时剧烈的...  相似文献   

11.
12.
液体扩散实验改进秭归县香溪中学王心(443601)初中物理在演示液体扩散实验时,采用长颈漏斗把硫酸铜溶液倒入量筒底部(如图1所示)。实验要求:刚刚倒入蓝色硫酸铜溶液时,上面无色水与下面蓝色溶液的分界面很明显。然而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这一点,通常是倒入硫...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按一般的方法存在着加热时间长、水不易烧开、现象不十分明显 ,直观教学效果差等缺陷。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此实验作了改进。1 常规做法的缺陷若用初温为 2 0℃左右的冷水做此实验 ,由于酒精灯加热速度慢 ,往往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按一般的方法存在着加热时间长、水不易烧开、现象不十分明显,直观教学效果差等缺陷.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实验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5.
初二物理教科书第十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传统做法需要用铁架台固定微小压强计,通过压强计金属盒方向和深度的改变来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密度及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关系。该实验在操作上存在一些不便之处:首先是微小压强计需要用铁架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第二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 58面对“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是这样介绍的 :把一个小棉线圈系在铁丝环上 ,并使环上布满肥皂水薄膜 ,这时膜上的棉线圈是松弛的 ,如图 1所示 .用热针刺破棉线圈里的皂液膜 ,可观察到棉线圈因受其外侧薄膜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张紧成圆形 ,如图 2所示 .图 1       图 2我们在做该实验时 ,发现此种方法存在以下不便 :1 .要用热烫针必须用酒精灯等辅助仪器 .2 .热针往往将线圈外薄膜一同烫破 ,操作难度较大 ,成功率不高 .3.该实验中棉线圈既细又小 ,皂液膜太薄变化过程极快 ,实验几乎…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二章“对流”一节,为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液体的对流过程,课本上采用“把高锰酸钾晶粒放入装有冷水的烧瓶中,使它沉到瓶底,然后用酒精灯小火在烧瓶下面对准高猛酸钾晶粒加热”的方法。课本上讲“会看到紫红色的溶液向上升,再沿烧瓶的边缘沉到瓶底”。很显然这是通过观察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流动过程来说明水的对流过程的。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用上述方法实验时,当把高锰酸钾晶粒(不管大粒还是小粒,而实验室中一般存放的是小粒)刚放入冷水中时,整个烧瓶中的水瞬时变成紫红色,小粒高锰酸钾完全溶解,但由于烧瓶中的水已变成紫红色,也看不到课本上所描述的“晶粒周围紫红色的溶液向上升起,形成一股股细流,然后又沿着烧瓶边缘流回瓶底”的现象,更不用说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8.
液体压强实验的改进黄州市宝塔中学徐奉林(436100)初中物理第一册"压强"一章中的P119页的两个演示实验(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对侧壁有压强)经我改进,使实验效果更好,现介绍如下:装置的器材:矿泉水塑料瓶两个,橡皮胶管一根,剪刀和电烙铁各一,废...  相似文献   

19.
20.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005年6月第1版)选修3-3(在"分子的热运动"一节里),有一个关于液体扩散的传统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