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里,谓词或谓词性词组作主语的句子叫谓词性主语句。谓词指的是动词和形容词,它们在作主语时语法功能相同,可以合起来看成是与名词主语相对立的另一类主语——谓词主语。谓词性词组主要包括动宾词组、补充词组、以“状语+中心语”构成的偏正词组和由谓词性成分构成的联合词组等。下面是各种类型的谓词性词组作主语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战国策》中“是”字的使用情况从语法语用功能角度进行了考察。认为《战国策》中的“是”字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其语用功能与篇章的语用关系和句子结构内的位置密切关连。  相似文献   

3.
“莫”是一个多性多义字。在古洛中用例最多,在语言学界分歧是大的要数作否定性天指代词的“莫”。“莫”作为否定性无措代词,指代的是被完全否定的整体。它可以特指被否定的齐有的人,也可以泛指包括人在内的被否定的所有的事物。随文意的不同,它可分别被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或“没有哪一个”,在句中只作主语。这是语言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Q是.围绕着作主语的情况,不少学者观点不一,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莫”在有主语的句子中充当主语的同位语;另一种是,“莫”作主语时.它前面的名词作状语。笔者以为这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4.
助词是特殊的虚词。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表示一定的附加意义。古汉语中,“然”字一类助词常附在形容词(或其词组)、副词后面,作状语的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地”。当它附着在形容词后,与形容词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时,则就含有“似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附着在形容词、副词后的助词有“然”、“如”、“若”、“而”、“尔”、“焉”、“其”、“乎”等。其中“然”字出现频率较高,这类助词一般附在形容词后面,跟这个形容词结合起来作句中的状语或谓语。例如:“夫子怃然”;“乘  相似文献   

5.
《语文基础知识》第三册第56页,第一大题所提供的第6个句子是: 泰山极顶看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此句是个病句。应改正为“泰山极顶所看到的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因为“奇景”是“日出”,不是“看日出”,这是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编者找了个病句来让学生分析词组,很不妥当。此题的要求是分析出“泰山极顶看日出”是个什么词组。联系“词组的功能”这一节的内容,编者似乎是要求把它看成是主谓词组作主语。其实它是个动宾词组,“泰山极顶”作“看日出”的处所状语。如果  相似文献   

6.
动量词被认为是汉语词类中最少争议的一类词。动量词组的句法功能似乎早在50年代就已定论:能作补语,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作状语;但不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  相似文献   

7.
非谓语动词有三种形式,即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洞。 一、动词不定式 动词不定式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形式是“to+动词原形”,但“to”有时要省去。在具体运用时,用不用“to”,取决于谓语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非谓语动词指的是一个句子中除了谓语动词之外的动词,这些动词除了不能充当谓语之外,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或宾语补足语等成分。非谓语动词有四种形式: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现简述如下: 一、动词不定式1.作主语。动词不定式(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为了避免句子“头重脚轻”的  相似文献   

9.
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说:“‘所’字也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对“所”字结构这样的解释,在所有的古代汉语书中都能看到,对它的认识,语法学界是一致的。正因为“所”字结构具有名词的性质,所以它常作主语、宾语。  相似文献   

10.
陈莹 《文教资料》2021,(1):9-10,8
《殷虚文字丙编》图版捌捌卜辞是一条综合性卜辞,由八片碎甲缀合而成。本文通过对其进行词法分析研究,了解其语言使用情况。此图版共有七种词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介词。其中名词使用频率最高,动词次之,副词第三。此图版名词的语法功能最全,作主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及受数词或数量词组修饰。  相似文献   

11.
“的”是定语的语法标志。“地”是状语的语法标志。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的。状语是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的;“地”语助词用作副词之语尾,如“杨柳宫前忽地春”。意志所在亦曰地,如云:“见地”。“的”语助词,同底。凡有三义在语中者,即“之”字。在语末者若有所指如“红的”、“白的”、“热  相似文献   

12.
动词能不能作主语、宾语,这个问题,过去语言学界是有争论的,意见一直没有统一。但大多数的语言学者,赞同“动词也可作主语、宾语”这一说法。杨荧郁同志在《小议“动词可作主语、宾语”》一文中(见《湖南教育》一九七九年第七期),提出:作主语的应当是名词、代词及其词组,要取消“动词也可以作主语、宾语”之类的概念。对此我提出以下不同意见与杨荧郁同志商榷。动词可不可以作主语?要弄清这个问题,请先看下列句子:干就是学习。跑已经来不及了.研究很重要。不吃是很高尚的。吃了是很卑鄙的。活着就要革  相似文献   

13.
谈被字句中“被”的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有“被”字的表示被动者作主语的句子 ,“被”是介词 ;“被”直接用在谓语前 ,则是被动连带成分的短语省略式 ,“被”同样是介词性质 ,不能认为是助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在句首的“由+施事”结构的句法功能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词结构“由+施事”可以位于句中或句首,位于句首时其语法功能是作主语而非状语。包含“由+施事”的句子,不妨称作“由”字句。“由”字句与“被”字句形式上相似,实际上有很大不同。“由+施事”在句首的“由”字句是主谓句而不是无主句  相似文献   

15.
孤立地看,“人立”、“蛇行”、“蚕食”、“狼吞虎咽”、“龙盘虎踞”、“星罗棋布”、“土崩瓦解”、“蝇营狗苟”……都是名词和动词的组合。而名词置于动词之前往往用作主语,与动词构成主谓词组。但在古文献中,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放在实际上下文里,这些名词往往已经改变了通常作主语的功能.而用作状语。与动词构成状动(状谓)词组。即名词修饰动词。这在古文献中屡见不鲜,不属临时的活用,而是屡见的常用,所以一般不宜归人词类活用。不过,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这种名词修饰动词的用法比较特殊。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名动组合”。  相似文献   

16.
百“然”图     
徐峰 《语文知识》2001,(9):52-53
汉语中有一种带“然”字的四字词组,这类词组前两个字为“形容词十后缀‘然’”结构,通常充当状语。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四字结构,大多数为成语。笔者留意三年,收集该类词组一百余条,称之为“百‘然’图”。如下:屹然而立断然拒绝寂然无声溘然长逝了然于心迥然不同奋然前行轩然大波戛然而止凛然不屈茫然四顾怅然若失贸然从事蔚然成风翩然而至慨然俯允蔼然可亲飘然而去  相似文献   

17.
通常情况下,俄语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性、数等形式上协调一致.但有时,主语和谓语之间,在语法属性上,并不完全保持一致,有些谓语的形式只是约定俗成的.本文拟就名词作主语、代词作主语,数词作主语、动词作主语、动词不定式作主语、简缩词作主语、不变格的表示地理名称的专有名词作主语以及各类词组作主语时,谓语与之协调一致的一些特殊情况作论述.  相似文献   

18.
非谓语动词主要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它们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现将其结构和用法分析如下: 一、不定式和动名词作主语时的区别。动名词作主语通常表示抽象的动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战国策》中的"是"字的用例进行穷尽式的搜集和整理,就其中的"是"字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来讨论《战国策》中的"是"字的用法。文章认为,《战国策》中的"是"字作代词时,能够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是"字还有形容词、动词的用法,以及由"是"字组成固定结构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被动句式,古今汉语中常见。在现代汉语中,被动句式常用引进施事者的介词“被”字来表示,如:“你的意见不会被大家采纳”。主语“意见”是受事者,是“采纳”的对象,“大家”一词是“采纳”的施行者,称为施事者。如果去掉“被”字,用“大家”作主语,“你的意见”作宾词,句式就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大家不会采纳你的意见。”施事者作主语的,叫主动句;受事者作主语的叫被动句。上面被动句里的施事者“大家”如果不用,就成为“你的意见不会被采纳。”这句也是被动句。如果把这句里表示被动关系的介词“被”取消,就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