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验材料,以"新"激趣 在实验教学中应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为孩子们准备的实验材料要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语文课怎样才能激趣,使学生乐学呢?我做了如下尝试:一、实验法“激趣”为了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地了解课文,在《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实验请进语文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前,我就认真设计了课堂实验方案。按照方案,让学生每人准备10粒小石子,我用一个空酒瓶装了半瓶水,并用红笔在水面以上每隔一厘米划一横线,又准备了一只空塑料瓶。上课时,先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读课文,随后,让学生每人往瓶中投一粒石子,并观察水位变化,理解“慢慢升高”的含义。当水面接近…  相似文献   

3.
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1995年,湖南省组织了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竞赛,我参赛的初中“浮力”一课的教学,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现以这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加强演示实验,着力素质培养”方面的一些作法和体会。1 演示实验要注意增强启发性 演示实验既要注意“激趣”,又要自然“生疑”。为此,我用牙膏皮做成一只小轮船,插上一面小红旗,让其漂浮在水面上,而将它展成平整金属,放到水面上随即沉入水底。这就引发起学生的思考:“小船浮在水面受到浮力是肯定的,而平整的金属片下沉,又是否受到浮力呢?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求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必须就自然学科的特点,在激趣引题、观察活动、思维想像、实验制作、讨论总结等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求新”的机会。一、激趣引题要“求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为之惊喜的教学氛围,就会引发学生“我要学”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制作电热切割器》一课时,我预先自制了电热切割器,在课堂上先给学生表演用电热切割器把泡沫塑料板切割成小金鱼、小熊猫等动物图案,学生很感兴趣,这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制作…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好社会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它上成学生喜爱的课。在实践中,我探讨出了以下几种“激趣”方法。 一、比赛激趣 在社会课上,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赛中学,在赛中乐。例如教学《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一课,在  相似文献   

6.
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障碍,不会用汉语思维,因而语文能力差,甚至厌学。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应该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乐学。如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我认为关键在教师的讲课。如果教师把课上得单调刻板,枯燥无味,当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谈不上学好这门课。为了让农村学生乐学语文,我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一、激趣引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入迷”,才肯刻苦钻研。为此我在教学中总是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语文课尽力以激趣引入。如教学《小猴子下山》导入时,我先让学生看一幅图,…  相似文献   

7.
一、导课激趣。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导课方法。如解释课题导入,介绍背景导入、联系旧知导入、渲染气氛导入等等。如《海上日出》一课,在上课前先让学生看录像观察日出前后的情景,使学生对学习课文产生兴趣。二、提问激趣。提问要选准时机,我提问时一般选在:①关键内容处,②内容变化处,③文章的题眼,④事物的联系之处……如《草原》中,作者借草原美景抒情,先“高歌一曲”继而“低吟一首”,我向学生提问,如果把这两个短语颠倒过来会怎样?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较深地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评价激趣。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是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在看图学文《美丽的公鸡》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以声激趣 ,感知课文《美丽的公鸡》一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我针对二年级学生知识面窄的特点 ,在教学中增加了形象思维的内容 ,通过以声激趣 ,把公鸡、蜜蜂、青蛙的声音与课文的朗读有意的结合起来 ,把教师的单纯范读变成了学生喜爱的艺术朗诵 ,完成了以感情朗读为主的范读教学过程。通过以声激趣 ,感知全文 ,学生们不仅突破了生字关 ,而且对象声词有了较深的理解 ,…  相似文献   

9.
方爱玉 《陕西教育》2003,(10):34-3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素质。一、重视实验教学,激发求知学习兴趣如何在学生心田里播下化学种子,实验激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上第一课时,我就做了些特殊实验,如“天女散花”、“魔棒点火”等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心驰神往,迷惑不解,这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  相似文献   

10.
设计低年级语文趣味教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教学环节,组织教学程序。其形式多种多样。一、巧用画面,以形激趣画面激趣在日常教学中常见,有图片、投影、幻灯、录像多种形式。如:在教学《雪》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梅花和竹叶是指什么?”我准备了贴绒教具小狗、小鸡、梅花、竹叶。教学中我边讲边出示贴绒教具:小狗在雪地上跑,(出示小狗)雪地上留下小狗的脚印。(出示梅花若干)小狗对小鸡说:“你看,我会画梅花。”以此类推,学习第二节课文时,出示小鸡和竹叶。这样,自然、巧妙的以形激趣,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静 《文教资料》2013,(4):172-173
本文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论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实施有趣教学,以“巧”激趣,以“感”激趣,以“情”激趣,以“境”激趣,以“变”激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演示实验是教师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仅就中学常见的几类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一、激趣性实验“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在讲绪言课和单元起始课时,教师做一些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演示实验,对唤起学生求知欲,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不无有益。设计这类实验时,应注意两点:一是紧紧联系本节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二是实验现象要清晰、鲜明、有趣,能使学生立即产生好奇和疑问。例如,上初中《酸、碱、盐》单元的起始课时,我给学生先做了“白花变红花”实验(取氢氧化钠溶液泡制的滤纸做白花,用酚酞试液去喷)和溶液变色的试管实验(向碱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以开端激趣,以多媒体激趣,以角色表演激趣,以实验演示激趣,以电影片段激趣,就会激活课堂,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趣,导向目标“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语言激趣、情境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激趣要找好导向的作用,创设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引导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什么,自己努力的方向,要探究的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  相似文献   

15.
在自行探究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可以拓宽学生的智力视野,扩展思维触角,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勇于探求创新。 激趣中求异 有了兴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有了兴趣,好奇心便会驱使人去探索、创造,可以说兴趣是学生自行探究、主动求异的“催化剂”。在教学《水的压力》一课时我以学生熟知的吹泡泡开始,将书上两端都是蒙有橡皮膜的漏斗设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以后在事业上的成才有着积极而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发掘历史教材中激趣、引趣的素材,运用新颖多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际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故事激趣。小学历史教材在编写上具有文字生动、内容具体、故事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历史事件的经过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故事性描述,把历史事件的“画面”和历史人物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淝水之战》、《斯巴达克起义》、  相似文献   

17.
杨志强 《考试周刊》2009,(33):187-187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课程改革时代。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面对中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形势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如何实施,是摆在每一位农村中学化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激趣”、“导思”和“示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如何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传统作文教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乐于写作,即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以为以下四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式可以尝试。一、命题激趣命题激趣,可将学生引入写作佳境。现在有许多作文题目旧、大、深,学生一看就厌、怕、愁,无法引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能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优美、风趣的语言,通过实验或具体实践活动,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以“语”激趣,以“实”激趣,以“性’激趣。通过“激趣”,促使化学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高、初中化学教学有不下 200个实验。怎样才能抓好化学实验教学呢 ?我认为要做好激趣——演示——落实三步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第一节化学课起,教师就要利用各种化学现象,把学生引入神奇的化学实验中去。如,教师可指出节日焰火、明矾净水、食醋除垢等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用,都与化学紧密相连,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严谨规范的演示实验,能养成学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生的科学实验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在上实验课时,一定要态度严谨,求真务实,千万不可粗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