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力正常儿童通过广泛地接触人和社会能增加生活体验,并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的思维能力正常有助于他们运用自我保护的各种方法来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但是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身心发育的迟缓,造成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同时智障学生的思考能力明显不足(思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显然自我保护方法存在问题。此外,弱智学生的行为多半是片段性而不是一贯性,欲望越强,越少考虑手段与方法,而企图直  相似文献   

2.
正防范于未然,是父母需要告诉孩子的。在性侵犯发生之前,孩子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道我们的孩子,保护到孩子的未来。要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就得帮助他们意识到什么场景下有可能发生性侵行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危险发生之前及时拉响自  相似文献   

3.
工作多年以来 ,经常会目睹一些中小学生遭遇交通事故伤害、下河游泳溺水身亡、被歹徒哄骗、劫持绑架或本人碰到挫折、委曲想不开自寻短见等等。这些相同的花朵过早凋谢 ,酿成人间惨剧 ,家人无不痛心疾首 ,社会也为之震惊。这些案件的发生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对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教育薄弱 ,与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颇有关系。一、中小学生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从 1996年开始 ,中国建立了中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 ,日期为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2 0 0 3年的主题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且“中国少…  相似文献   

4.
人格权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中小学生作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较差,如何维护他们的人格权是社会、学校、教师都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当前学生人格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的解决措施,才能有效地尊重与保护学生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5.
当下大学生普遍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在兼职和就业过程中自我保护。他们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更没有想过运用法律尤其是劳动法律保护自己。高等学校应当将劳动法设为必选课,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当下大学生普遍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在兼职和就业过程中自我保护.他们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更没有想过运用法律尤其是劳动法律保护自己.高等学校应当将劳动法设为必选课,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兰元青 《云南教育》2008,(24):31-31
【设计意图】 自我保护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保护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发生意外安全事故,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学会保护身体、爱惜生命,是他们顺利参加幼儿园学习及生活、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前提。本设计旨在通过“我是有生命的人”这一教学活动,让孩子们认知生命、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8.
儿童正处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生阶段,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低下,无疑需要全社会给予特殊的照顾与保护。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这一点,却看不到儿童不仅是被保护的对象,同时也正是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成长、发展的主体,往往忽略了对他们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本文介绍如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瑞 《成才之路》2014,(7):32-3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希望。在当下许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幼儿安全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幼儿园只有在安全前提下,才能去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应进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让家长、教师共同努力,使幼儿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可以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和安全,让孩子健康成长。从孩子幼年时起,家长就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孩子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因缺少父母的有效关怀和保护,情感缺失,因安全需要而衍生出两种畸形的自我保护意识,一种是消极性自我保护意识,或称防御性自我保护意识;另一种是积极性自我保护意识,或称进攻性自我保护意识,在畸形自我保护意识的驱使下,极易产生价值偏离、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封闭、敌对、漠视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心智、社会经验等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而且目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存在着很多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大力保护,而在未成年人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保护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家庭、社会在这方面都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角色和责任。  相似文献   

13.
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或是不告诉幼儿,这两种安全教育的途径都是有缺陷的。要么使一些幼儿更加胆小,不敢探索,要么使一些幼儿更加好奇,从而盲目模仿。父母和老师保护孩子,不能保护一生一世,所以按照现代的安全教育观念,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周围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4.
魏林 《宁夏教育》2014,(12):9-10
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初中阶段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文章结合笔者在心理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现状和实践的进行研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青春期教育中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卢术娟 《教师》2012,(1):38-38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与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监护人对他们进行自我保护教育较少,平时安全监管也有空缺,因此他们对安全往往重视不够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留守儿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保教工作中,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他们对危险情境的认识,幼儿园应经常开展安全演练,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从而学会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的教师职业,成为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做到依法治教和实现依法自我保护,需要教师确立自觉的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如此,教师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8.
指导思想 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爱活动等特点,但对于一些危险的事情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更难以避免危险,保护自己。特别是大班的幼儿,他们将要上小学,在社会中迈开自己独立生活的第一步。为了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培养他们对危险环境和产生危险现象的预见性,提高排除困难、保护自己的能力,我们把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  相似文献   

19.
高霞 《新疆教育》2013,(12):119-119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安全教育是所有工作内容的中之重。幼儿由于年龄的限制并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而他们又处于爱玩、爱动的阶段,日常教学中少有不慎就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使教师防不胜防。从根源幼儿入手,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教师和家长进行协作管理和教育,才能有效保障幼儿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安全教育的根本。幼儿因其年龄小、心理不够成熟等原因,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为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树立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而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并加强体能训练,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奠定基础。本文简要解析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式方法,希望对未来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幼儿安全知识的获得、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不是通过简单说教就能达成的,而需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设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