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花生内衣色素的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 :该色素属于水溶性色素 ,最大吸收峰值为 390nm ;该色素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 ( pH =4~ 7)、温度在 2 5~ 6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 ;光、氧化剂、还原剂、盐、糖和金属离子 (除铁离子外 )对色素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花生内衣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花生内衣色素的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该色素属于水溶性色素,最大吸收峰值为390nm;该色素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pH=4—7)、温度在25—6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光、氧化剂、还原剂、盐、糖和金属离子(除铁离子外)对色素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知母抗真菌有效成分的遗传致畸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股骨骨髓微核实验和精子畸变试验进行观察,对知母有效成分进行遗传毒理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知母抗真菌有效成分不存在急性毒性和遗传致畸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辅助提取柑橘皮色素的工艺条件,并考察色素的稳定性。方法:利用丙酮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柑橘皮色素(POPU);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OPU的理化性质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POPU最大吸收波长为424 nm,热稳定性较好,对Cu2+、Fe3+的稳定性较差,其他金属离子较稳定;酸对其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POPU对光十分敏感,需暗处保存;食品添加剂中除氧化剂对色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外,抗氧化剂、还原剂和防腐剂对其影响不明显。结论:超声辅助提取的柑橘皮色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玫瑰茄红色素的初步提取方法 ,以及光照、温度、pH值和金属离子对玫瑰茄红色素的影响 ,发现该色素在 5 35nm和 5 4 6nm处有强吸收峰 ,在pH <3以下耐热性耐光性较好 ,金属阳离子对其影响较大 ,Na+、Ca2 +、Al3+、Fe3+等离子具有增色作用和吸收峰红移现象 .  相似文献   

6.
饮料中柠檬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柠檬黄合成色素的pH、光照及热稳定性,并就饮料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离子和两种食用酸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黄色素在pH=2~9范围内,室温避光放置稳定性较好;在pH=4.46时,耐温性较好;阳光直射和自然光照射对柠檬黄色素有一定破坏作用;暗处放置有利于色素的保存;柠檬黄色素与金属离子K 、Na 、A l3 共存,稳定性较好;与Ca2 、Zn2 、Mg2 共存,稳定性次之;少量Fe3 的加入,会使柠檬黄色素溶液增色;Cu2 的加入会使柠檬黄色素溶液变色;在柠檬酸和酒石酸两种食用酸中性质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芹菜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确定其提取的较佳工艺及稳定性的条件.采用乙醇溶剂振荡萃取法,在5l0nm波长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色素的较佳提取工艺;研究了不同情况下芹菜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较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85%乙醇溶液,料液比1:10,30℃,振荡30min.该色素耐光、耐热性较差;一些食品添加剂以及Zn^2+、Ca^2+、Mg^2+、Na^+对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但Sn^2+、Fe^3+、Cu^2+、Al^3+会降低色素稳定性,加工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铜、铁、铝、锡容器接触.  相似文献   

8.
桔皮黄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醇浸取法从新鲜桔皮中提取脂溶性黄色素,测得紫外可见光谱λmax为425nm。在不同条件下测其425nm吸光度,试验色素稳定性。得知:日光照射或长时间室内光照以及与较高浓度氧化剂接触将使色素有所退色,色调不变;无溶剂受热使色素破坏严重;还原剂、酸、碱、食盐、蔗糖等对色素无明显影响。认为脂溶性桔皮黄色素作为食用色素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黄色七彩菊花作材料,对其花色素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以蒸馏水作为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色素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优化提取条件为:温度80℃,料液比1:11.1(g/mL),提取时间30min。理化性质表明:不同温度、pH值对色素颜色有较大影响,色素的光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力较差,色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抗还原性能力;Na^+、K^+、Ca^2+、Al^3+四种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Cu^2+、Fe^3+对色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光照、温度对亮蓝色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照、温度及酸度等因素对食用合成色素亮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亮蓝色素的酸稳定性较好,在pH=2~9的范围内能稳定保存;耐热性较好,温度对其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暗处放置有利于色素的保存;金属离子K 、Na 、Mg2 、Al3 、Mg2 、Zn2 与其共存,稳定性较好;Fe3 和Cu2 的加入,会使亮蓝色素溶液变色,生成难溶物;食品中只能添加微量的Fe3 、Cu2 .  相似文献   

11.
南瓜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和利用南瓜多糖,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南瓜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纤维素酶的浓度、时间、温度、pH值对南瓜多糖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提取南瓜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酶浓度0.5%,时间120min,温度50℃,pH值5.2.在最佳条件下,南瓜多糖的提取率为4.9%,多糖的纯度为52%.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在217nm有多糖的吸收峰,未见蛋白质(280nm)与核酸(260nm)的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典型多糖吸收峰.  相似文献   

12.
菠萝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从国产菠萝皮中提取黄色素,并对所制取的菠萝色素样品的光谱性质、物理性质如: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色价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表明:该色素对光、热的稳定性良好,受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及糖类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是一种有前途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为国产菠萝皮开发利用、变废为宝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伊犁地区野生核桃(Juglans fallax)叶和外果皮为试材,研究了其中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和低温冷冻对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叶中的叶绿素在冷藏后明显下降,而核桃外果皮中的叶绿素变化不明显。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基本相似,用Lichtenthaler计算公式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叶中叶绿素a在冷藏后吸光值明显减小,叶绿素b吸光值减小不明显,但类胡萝卜素却增加了,而野生核桃外果皮中的叶绿素a,b冷藏前后变化不明显,只有类胡萝卜素有明显增加。新鲜野生核桃色素提取液呈淡绿色,冷藏后两者的提取液颜色呈褐色,随时间增加颜色变深。冷藏处理后野生核桃叶色素含量在220nm~420nm波段有吸收峰,提取液放置40小时内吸光值相似,标准偏差0.043,稳定性良好;野生核桃外果皮色素含量在220nm~410nm及420nm~580nm波段有吸收峰,提取液4小时后吸光值相似,标准偏差0.028,稳定性良好,在420nm~580nm之间,0小时的提取液吸光值急剧减少,小于4小时之后提取液的吸光值。野生核桃的核桃醌易溶于丙酮,影响植物提取液的吸光值。叶中的核桃醌的吸光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外果皮中的核桃醌的吸光值随时间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颜色稳定,均可用于褐色色素提取。  相似文献   

14.
在丙烯酸环氧单酯中添加颜填料和稀释剂等配制紫外光一热固化体系,并配制丙烯酸环氧双酯光固化体系对比实验,用FT-IR表征光一热固化过程特征吸收峰的变化.通过改变稀释剂的种类及用量,研究其对光固化和光一热双重固化膜的收缩率、凝胶率、硬度、吸水率、水接触角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光一热固化膜凝胶率均超过97.25%,固化完全,与单纯的双酯光固化膜相比,光一热双重固化膜体积收缩率明显减小,均低于5.70%,光一热固化膜水接触角约60°,其硬度和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合成6个2一氯甲基-5-芳基-1,3,4-噁二唑,化合物的结构经。HNMR、FT—IR、MS表征.光谱分析表明:在260—279nm出现最大紫外一可见吸收峰;在DMF溶液中,334—362nm出现最大荧光发射峰,是一类紫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6.
对黄柏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柏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 ax=335 nm,最适宜的提取剂为乙醇,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浓度为60%,提取剂pH值为3~7,提取温度为60℃.该色素耐光、耐热性强,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金属离子Na+、Cu2+、Mg2+、Ca2+等对色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草甘膦对3种滩涂动物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法和半静水法检测不同浓度下除草剂草甘膦对缢蛏、可口革囊星虫和大弹涂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的毒性分级,评价了草甘膦对三种滩涂生物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草甘膦对于缢蛏、可口革囊星虫和大弹涂鱼的96 h LC50分别为233.60,1267.00,1068.00 mg·L-1,均属于低毒;安全浓度分别为23.36,126.70,106.80 mg·L-1,毒性顺序为缢蛏>大弹涂鱼>可口革囊星虫.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从“一品红”中提取红色天然食用色素进行了研究和试验 ,探索了影响提取率的各种因素 ,提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细胞色素c/二氧化硅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荧光光谱等多种检测手段分别对细胞色素c(Cytc)与包裹后的细胞色素c(Cytc SN)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Cytc SN外形为球形粒子,在溶液中具有很好的单分散性及稳定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Cytc SN仍然保持了Cytc的血红素辅基特征吸收Soret吸收带,但使Cytc SN的构象发生变化。分别对Cytc与Cytc SN的储藏稳定性、热稳定性与对有机溶剂耐受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放置2 d后,Cytc SN的溶液依旧澄清透明;而Cytc由于蛋白质聚合作用,溶液出现浑浊。从10℃加热到40℃的过程中,Cytc与Cytc SN的吸光度变化率不大,当温度高于40℃后,Cytc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Cytc SN则显示出更优的热稳定性。此外,Cytc SN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与Cytc相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细胞色素b5蛋白在温度和酸度变化过程中蛋白质构象的情况。发现在升高温度和降低pH值的情况下,细胞色素b5蛋白的荧光吸收峰均有下降的趋势,表明色氨酸残基环境的极性增加而疏水性降低,细胞色素b5内部的疏水结构有所瓦解,构象发生改变。升高温度时,圆二色谱的谱图中α-helix含量下降,说明细胞色素b5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稳定性降低。外部条件的改变,可使细胞色素b5的构象发生变化,分子内部极性增强,α-螺旋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