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三峡截流前后的2000-2006年的7年洞庭湖共监测到鱼类111种,其组成结构与上世纪70's的资源调查相比有较大变化,明显以鲤、鲫、鲶、黄颡鱼等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高达92%;“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所占比例降至7.4%,刀鲚等洄游性鱼类已极为罕见,7年间尚未监测到白鲟、鲥鱼、湘华鲮、白甲鱼、稀有白甲鱼、中华倒刺鱼巴等品种;平均渔获量为2.89万t,三峡截流前在3万t左右徘徊,三产截流后渔获量逐年下降,现已降至2.1万t,且多以1-2龄鱼为主,亲鱼补充群体严重不足,池塘化趋势明显,这与三峡等水利工程建设、过度捕捞、水域污染、洲滩垦植等因素密切相关。三峡截流后洞庭湖北水来源减少,南水上涨,污水倒流,渔业污染事故发生频率增加,水体自净化能力降低,经监测初步认为三峡工程已对洞庭湖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必须采取相关对策进行洞庭湖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及其湿地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湿地系统,它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人工过度捕捞,致使湖泊面积缩小、湿地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生态资源每况愈下;采取补充湖泊水量、优化湖泊水环境等有效措施,将有利于洞庭湖及其湿地生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出发找出洞庭湖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修复出发提出了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教师》2016,(21)
近年,由于种种原因,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生锐减。透过这一现象我们看到,人们的需求从有学上更多地转到上好学。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人具有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为此,我们应及时把重点从规模办学转到内涵发展,从硬件建设转到软件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认清形势,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人人得到发展,各有所长,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公民,成为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质量要求,彻底走出学生数锐减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7.
崔丹 《林区教学》2008,(11):108-109
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意义和现状。指出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涉及自然、人为及制度原因,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生境丧失、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护对策,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西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2002-2011年笔者对西洞庭湖鱼类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共鉴定出鱼类110种,隶属于9目20科。本文详细报道了2002-2011年西洞庭湖鱼类资源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鱼类资源分布特征、消减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12,(12):73
据2012年6月27日《科技日报》报道,6月21日,在携手同行·合力拯救——呼吁保护长江江豚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专家向世人发出呼吁:如果再不抓紧保护,长江江豚将会在10~15年内出现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是江豚中唯一的淡水亚种,在地球已经生活了2500万年,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中,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近年来,人类社会活动毁坏了长江江豚的生活环境。污染物大量排放、水位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使水质不断恶化,长江江豚死亡的情况频频发生。同时,长江河道和通江湖泊  相似文献   

10.
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栖动物与其他野生动物相比,对环境更敏感,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能够衡量环境的优劣,是地球健康与否的生物指示器。本文主要从生境破坏与丧失、环境污染、病菌感染、外来物种入侵和人为过度捕捉的角度探讨两栖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湖南省血吸虫防治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文献记载、考古资料与一些地质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认为先秦两汉文献中的“洞庭”不是今之“洞庭湖”,学者们多指认其为“洞庭湖”,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洞庭"之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时有出现,但是意义不完全一样,也不一定是同指一处。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体还处于"渊"、"泽"的阶段,"尚相当窄小",应该还不会有"洞庭湖"之称。随着后来环绕君山的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洞庭湖名逐渐形成并开始固定。洞庭湖之名在湖南的出现,则可能是先民在迁徙过程中发生了地名的移位。  相似文献   

14.
地处湘北的洞庭湖区,自然神、职业神、灵物、鬼神等民间信仰至今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与湖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恐怖等因素有关。民间信仰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对此,采取加强管理引导、逐步规范活动,挖掘积极因素、服务社会发展等措施,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也是奴隶社会的开端,其创建的文化体系为奴隶社会文化,又称之为先秦文化;而在此之前的文化属于原始社会文化(包括原始群时期文化和氏族公社时期文化),又称之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文化,这里权且称之为上古时期文化。洞庭湖区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它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9000年前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发明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和陶器,建造了中国最早的“古城”.创造了中国最早的稻作文化。形成了洞庭湖区以稻作文化为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群体,为先楚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闪烁着历史文化璀璨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治理中,仍存在水情不断恶化、蓄洪威胁加大、泥沙淤积严重、排涝矛盾突出、长江崩岸加速等突出问题,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给洞庭湖治理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好洞庭湖,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走“江湖同治”之路。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湿地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湿地。近年来,由于洪灾频仍,损失巨大,湖南省提出了全面治理洞庭湖的“4350工程”,目标是重现八百里洞庭浩浩荡荡的美景,把洞庭湖建设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滞洪主导功能区。但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有关湿地管理的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分析认为,“退人不退耕”与“移民建镇”都是值得商榷的,只有将湖区的居民迁离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才能得到根本的恢复。同时,调整当前的行政区划和治理污染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对湖区湿地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局部水域富营养化、水环境及水资源状况、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阐述三峡工程运行引发的洞庭湖生态环境变化,分析由此产生的湖泊生态安全问题的特征及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外源污染控制、合理调配水资源、强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开展生态监测与研究"等综合性生态安全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2—2010年洞庭湖流域GIMMS NDVI数据及30个气象站点月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洞庭湖流域NDVI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降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多年平均NDVI值空间分布特征呈中部低,西、东和南部高的格局,NDVI和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具有较大一致性,在流域北部、东部、西北部及中部呈正相关,而流域东北和中南部NDVI值的分布受降水影响较小。(2)过去29年流域NDVI呈波动性增长趋势,夏季NDVI值最大,春季值明显小于夏秋季;NDVI与降水量的同期变化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5,与滞后3个月的NDVI相关性最好。(3)流域NDVI变化趋势区域差异较小,整体以增长趋势为主,仅洞庭湖区附近出现降低,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