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安县明道小学根植于240年办学积淀,以"开蒙以达明道,明道以求福祉"的办学使命和"明道"校训为文化"胚胎",在坚守中建设明道文化,赋予"明道"活泼泼的教育意蕴,探寻明道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教师、学校创设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天地。  相似文献   

2.
董仲舒继承了诸子百家,尤其是先秦孔孟荀的义利观念,并形成了自己的义利观。回顾四十年正谊明道与义利观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到很多学者把正谊明道与董仲舒义利观联系在一起,认为是董仲舒正谊明道的义利观。追根溯源,正谊明道是董仲舒为回答江都王越有三仁问题而言,正谊明道是仁人的标准,与董仲舒义利观本来没有关系。宋代朱熹开始把正谊明道与董仲舒义利观联系起来,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正谊明道成为中国古代义利观的经典名言,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并非原作的经典名言现象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学校通过共理明道儿童学习公约、共建明道学习场域、共享明道学习文化课程、共振明道学习文化活动、共勉明道学习文化增值评价的系统架构,立足课堂主阵地,高品质落实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校本课程,高位引领学生“求本、求法、求通”,做积极的思考者、主动的探索者、优秀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4.
比较法明道例谈梁守德,赵泽厚文以载道,教文学作品要明道。现就语文教学中,用比较法传道、明道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浅作例谈。比较法明通,要由简及繁,从单篇到多篇,循序渐进。先就单篇作人物描写和不境描写等简单内容的比较明道.人物描写的比较明道,指导学生从比较...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出发,苟子将“道”的重点看成是礼义之统的人之道,主张以人道掌握并治理天道。在此基础上,他将“明道”看成是诗、乐等艺术的理论旨归,第一次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将“中和”之美提了出来,把追求“中和”之美看作是“明道”文艺观的基本原则。他的“明道”的文艺观,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以明道”说的先声。  相似文献   

6.
《小学青年教师》2012,(11):F0004-F0004
“蓉塘义塾翰墨香,明道学堂书声琅。”据校园出土碑文记载,明道小学创办于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历经岁月沧桑,学校以其两百多年厚重绵远的文化底蕴,明道立德的人文魅力,孕育出“教学研训一体,明育人之道;学思行创合一,明成人之道”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赵靖 《音乐世界》2007,(12):36-36
明道、陈乔恩青春校园情事偶像剧《樱野3加1》戏未开拍即引起轰动,因为此剧是明道与陈乔恩《王子变青蛙》后的再次合作。故事叙述夏天(陈乔恩饰演)、阿将(明道饰演)、方威(黄志玮饰演)、BULU(许孟哲饰演)四人是从小在西街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一起就读樱野学校的青春故事。  相似文献   

8.
"蓉塘义塾翰墨香,明道学堂书生琅."明道小学创办于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前身为蓉塘义塾.两百多年厚重绵远的文化底蕴,兼收并蓄的治学襟怀,孕育出"教学研训一体,明育人之道;学思行创合一,明成人之道"的明道文化.教师均衡后,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走到了一起,同在"明道"这一片蓝天下,学校高效教研文化该如何传承?在活动中教师又该如何定位交流?我想结合一节课的"磨课"历程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寒假期间,上初一的女儿在看了电视连续剧《王子变青蛙》后,成为了男主角明道的"FANS",而且迷得一塌糊涂。她每天上网查的是关于明道的信息;耳  相似文献   

10.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18):114-115
在电影《近在咫尺的爱恋》中,明道和彭于晏的兄弟情谊在让观众热血沸腾。在生活中,明道与彭于晏的君子之交是时间验证朋友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文以明道"的文学思想历来被学人看重,从诗词文赋各个方面来研究,但很少有从寓言角度研究的。而寓言这一文体也是到了柳宗元这里才真正成熟,从寓言的视角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东西,首先,寓言本身是柳宗元"文以明道"思想的最好体现。其次,我们从寓言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中也可看到"文以明道"之"道"其实也可作"诗言志"之"志"来解。而且,我们在对《三戒》等寓言的解读中也能更好的理解"文以明道"。  相似文献   

12.
刘勰在《原道》篇中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论断,在这个“道—圣—文”的公式中,“圣”是“道”与“文”的中介,这个中介就是作家、作者,所以《征圣》篇可视为作家论或作者论之纲,其观点贯穿于全书。圣,就是最有创造性的人,唯其最有创造性,才有借鉴、教育、指导、师范、楷模的作用。以圣人为师,刘勰认为首先应像圣人那样“贵文”;要像圣人那样“识道”,这是“师乎圣”的根本;“识道”是“明道”的前提,先要有所“识”,才说得上有所“明”。刘勰认为,圣人“明道”之文的特点是“精理为文,秀气成采”;“明道”作文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但也要“抑引随时,变通适会”  相似文献   

13.
天王头号接班人明道,家境并不优渥,父母是菜贩,从小在菜市场长大。他直言自己从小跟着母亲在菜市场卖鱼干也收获了别样的勇敢。时至今日,明道已经成为继林志颖之后的偶像剧天王头号接班人,并大  相似文献   

14.
“文”与“道”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明道》篇中,已经有了“道缘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提法。但因刘勰使用骈文,意思往往含糊不清。到了唐代,韩愈、柳宗元都重视这个问题,也说得比刘勰明确,值得深入研究。这里,先就柳宗元“文以明道”的观点,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曹松稳 《考试周刊》2011,(31):214-214
两程指程颢和程颐兄弟,生于湖北黄陂。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公元1032—1085年);程颐字正叔,号伊川(公元1033—1107年)。他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洛阳一带讲学著书,因此他们的学说又被称为"洛学",又因内容主要涉及"道"和“理”,所以又称道学或理学。  相似文献   

16.
“明道进德”是辅仁中学建校之初就确立的校训.烛照着辅仁百年步履。进入新世纪,辅仁中学坚持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实,为“明道进德”注入新的内涵,着力打造德育新品牌。  相似文献   

17.
唐代散文重“追”表现出来的崇儒特征虽然具有复古倾向,但在根本上体现了作家济世的辅时及物精神,因此,散文无形中以是明道为准则,产生了视文章为“技艺”的社会风气。其实,散文的“道”与“技艺”不可分离。因道求艺与借艺明道都是散文本能的表现,求明道之文,归宿是道,艺同昌达道的方式或桥梁,不过散文并非以明道为唯一的使命,抒情,状景乃至游戏之文淡化了“道”而突出了散文“艺”的一面,促进了唐代散文风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大学精神是“士”的精神,或可概括为“士志于道”、“明道济世”的精神,其基本特征为:“士”是中国大学精神千年主体,“德治”是中国大学精神久远根基,“做人”是中国大学精神的首要论题,“合一”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结构特征。继承“士志于道”、“明道济世”的传统,保障学人自主,通过明道、变道、弘道走上与全人类的精神发展相通的道路是弘扬中国大学精神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文以明道”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古代作家从事创作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直至现在仍被我们所运用。但是,历代作家、文学理论家对“文以明道”的理解是不同的,提法是不一的。  相似文献   

20.
天王头号接班人 明道,家境并不优渥,父母是菜贩,从小在菜市场长大。他直言自己从小跟着母亲在菜市场卖鱼干也收获了别样的勇敢。时至今日,明道已经成为继林志颖之后的偶像剧天王头号接班人,并大有将竞争对手吴尊、郑元畅等抛在身后的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