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前 ,笔者学习了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论文——《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全文详见《小学语文教学》2 0 0 2年第 5期 ) ,很受启发。文中指出 :“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 ,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汇称为积极语言。”而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化的主要途径是尝试运用 ,这无疑遵循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 ,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认真研究。笔者在教学中一直重视让学生复述课文 ,我觉得学生复述课文实际上就是在尝试运用语言 ,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 ,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笔者以为复述主要有以下三点好处 :其一…  相似文献   

2.
孟凡荣 《考试周刊》2009,(23):33-33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下面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主题学习,师生同感受"语文学习应该是创造美的过程,创造性的语文学习能够点燃学生的智慧。点燃智慧的语文学习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这是我和学生们在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时的深刻感受。1.主题学习,因创造而快乐。在为期两年的主题学习——"古诗文大讲堂"活动感言中,学生这样写道:"古诗文大讲堂"活动使我深深感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受益匪浅,就算毕业也永不会忘记,因为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实践这种学习方式。在学校的大力倡导和强力推进下,我校教师正在努力进行角色转变,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教师变导师,课堂变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组课文之前,都有一个导读部分,有的语句优美,有的饱含深情,有的引人思考,有的充满趣味。那么,如何发挥这些简短文字的作用,我来谈一点看法。首先,关注导读,树立单元意识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依据主题单元安排的,一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在课文表达方法上也有相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指出:"导,导引也。从寸,道声。"原指手在头前于路上引领之意,后直指引领、带领。教材导学系统是指教材中为了帮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导读课文能力的系列材料,包括单元提示、课文导读、"泡泡语"(课文中编者穿插的提示)等,它是编者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教学目标的显性展示,更是学习该单元、该课文的  相似文献   

7.
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大多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整合教材,每组课文前都设有单元导语,但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时,直接上课,忽视了单元的导语,或者是做轻描淡写的处理,单元导语形同虚设。其实,教材中单元导语的文字不仅优美,它还揭示了单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和使用,即在立足教材、用好用足教材的基础上有效拓展,使课文学习与拓展教学在整合中彼此促进.通过对教材深度与广度的挖掘,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充分利片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效地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走向大语文观.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最具开放性、最容易与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生活的空间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么宽广。我们要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衔接好课本上和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使语文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帮助学生形成迁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内容,后续出版的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以下简称"高中统编本")则以其编写理念、教学内容、组合形式等多方面的变化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核进行具体阐释。在单元组合结构方面,高中统编本首次选择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线索搭建单元大框架,同时配套设计单元学习任务作为单元内部教学支架。  相似文献   

11.
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犹如一股春风,给语文学习增添了活力和生机。新颖别致的活动主题,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开放灵活的教学形式,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广阔空间。审视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状况,不难发现,由于应试观念的影响,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匮乏.教师课程资源挖掘意识的淡薄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带着它的便捷性、交互性逐步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已成为现代语文学习的必要。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促进教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一个主题单元就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刘少玲 《教师》2013,(13):94-94
单元比较阅读教学是指以教材单元为教学单位,运用比较法异中求同、同中辨异,并结合其他常用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单元比较阅读教学的主要特色是:整体、比较、积淀、高效。它打破了单篇教学的局限,将单篇教学的内容在统一的主题下重组,着眼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构  相似文献   

15.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2019年)在总体框架设计上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创新单元内部组织方式,将不同文体、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创新篇章组合方式,单元内部,有的一课由几个单篇作品构成。直观来讲,就是提供一组文章供学生进行综合阅读,教材中设计的单元学习任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基础上,贯通融合这些文章,才能够完成。  相似文献   

16.
比较阅读一直是语文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在比较中见优劣、知得失等是这种学习方法的优势。这种比较的精神一直贯穿在语文教材中,如学习完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之后,教材也在课后练习题中出示了一首席慕容的同题诗歌,要求学生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把此文与彼文作比较,这需要一种鉴赏能力,也需要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语文素养一般,往往找不出什么异同,而且创作者不是自己,学生的参与欲普遍不强。面对这些理解能力、语文素养一般的学生,激发他们自己内在的“比省”意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所谓“比省”意识,就是学生自觉与作者比较,进而反省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接着把意识外化为一种自觉行动的学习方法。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比省”意识得以强化,在不厌其烦的学习实践中,各种语文能力必能逐日提升。  相似文献   

17.
真预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掌握自学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以实现学生会学习为最终目的。那么怎样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预习,从而真正收到预习的实效?一、依据教材特点,明确预习目标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的预习收到实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具体的预习目标。有了明确具体的预习目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才能合理地分配时间,及时调整,有效预习。  相似文献   

18.
丁敏 《贵州教育》2021,(1):43-45
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求教师要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认真考虑、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兼顾单元重点目标、课文个性化学习目标、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几方面的实现;同时树立方法意识,教学的过程中要贯穿方法的指导与传递,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耿亚平 《语文天地》2012,(22):35-36
新课改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无所适从,或者不解读课文只顾改变教学形式,或者从应试角度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结果都让语文学习少了很多乐趣。翻开课本,有很多课文值得反复品味。课文学习是经验的积累过程,可以借此夯实基础知识,锻炼思维能力,掌握阅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那么,在语文课上,学生到底应该如何读呢?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通常是围绕主题进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先确立简单而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后采用"研、品、写、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大量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阅读的自主性和思维的独立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分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单元的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篇文章都是抓住语言、动作、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