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十分重视捕捉数学中的“生活现象”,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一现象被“数学生活化”一词加以概括,这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一、问题情境的生活性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但生活中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创设涉及学生“生活世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参与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模型是把真实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模型来源于现实生活。 “方程”就是表示现实世界中具有等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方程”模型就是从生活实际原型或创设的现实情境出发,剔除非本质的元素,提炼出有效因子,用数学符号表示出等量关系,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相似文献   

3.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路径。“生活原型”是数学建模的逻辑起点,“数学化”是数学建模的有效路径。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助推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同时要引导学生为数学模型赋予意义,让学生变式迁移、应用数学模型。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教师要相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建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我认为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提高信息意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认识到利用信息资源的优势和重要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创设信息情境.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是现实生活的情境,也可以是数学问题本身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生成新概念,并运用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情境以熟悉的生活图片向学生敞开.将相关的数学信息蕴含其中.减少以往单一文字叙述的枯燥.增加了解决问题的趣味性和生活味.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数学情境的“妙”并不仅仅停留在其多彩的画面上.它更妙在其具有独特的“数学味”上。下面.以苏教版二年级的教材为例.从中挑选6幅数学情境.我们来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7.
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三大基本思想之一,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创造,有数学应用的地方就有数学模型的存在。数学模型是把真实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模型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方程”就是表示现实世界中具有等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方程”模型就是从生活实际原型或创设的现实情境出发,剔除非本质的元素,提炼出有效因子,用数学符号表示出等量关系,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方程”教学中,我们要融入“方程”的现实情境,在现实背景中经历模型化的过程,体验“方程”的价值,理解“方程”的意义,构建“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使他们能够运用合适的模型,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一、唤醒生活经验,在事理中建模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建立在生活常识、经历个体经验基础之上,它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基本力量,也是形成数学思维、建构数学模型的源头活水。所以  相似文献   

9.
“创设情境”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策略,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但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的关系是什么?创设情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不少探索.  相似文献   

10.
“问题情境”的设计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二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制造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表现形式主要有:社会调查、情境故事、现实模拟、数学游戏等。那么,我们教学时,对设计“问题情境”应注意那些问题呢?实际教学中又怎么引入情境呢?  相似文献   

11.
数学即生活.而生活最本真。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明确“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数学是用概念思维的。从数学的发展过程看,数学概念凝聚着人类认识事物的思想精华。“如何确保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了数学学科教学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和方向。“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提供教学知识所必需的课堂环境,而且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笔者通过把“生活情境”引入数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意在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为情境教学的进一步推广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现今,《新数学课程标准》重点提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倡导"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中的常识融于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因为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又服务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教学时将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通过自主探索获取数学知识,主动建构数学模型,把生活常识提炼为数学知识,经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数学情境指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来学习数学的“数学情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问题情境为主线,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本身就是一个数学模型。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具有共性特点的生活或情境原型,充分开放时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为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及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取向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思维规律.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它意味着数学教学既要走进现实生活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一、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要充分贯彻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1)寻找“生活原型”.数学在本质上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生活原型”,数学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  相似文献   

17.
陈春娣 《考试周刊》2010,(21):90-9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但有多少学生真正喜欢学习数学?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 ,  相似文献   

18.
各种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推论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倡导“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释意、拓展-实践与应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教学将生活情景数学化.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符合新理念。通过结合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性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学故事创造生动的情境等三种方式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的、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