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常参加教研活动的人都知道,在各学科中,语文课堂听课的人总是特别多,评课时也是语文课最为热闹,哪怕没有语文学科背景,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子丑寅卯。再放开一些眼界,近年来,社会舆论对语文的批评甚至责难之声此起彼伏,一直没有消停。有些语文老师很是不平,觉得这是漠视语文教育的专业性,是对语文学科尊严的挑衅,甚至是拣软柿子捏——我们何曾看到大众报章热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06,(7A):4-5
【事件】 在甘肃宣布今年高考没有出现“满分作”之后,海南教育部门出于对社会评价标准不一容易引发争议等考虑,也决定对海南高考“满分作”不予公开。这两记砸向“满分作”的重拳让很多本想靠“满分”二字赚他一笔的“各路豪杰”很是失望,于是一时之间“硝烟”四起,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3.
古人论文,喜用比喻。而在众多谈文的比喻中,以水为喻尤为常见,最著名的当推韩愈《答李翊书》中的论断:“水,气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在古代文论中虽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但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指学、识、才诸因素有机结合的“文心”,或曰知、情、意、思一体化的语文心智结构。韩愈以水喻气,当然是在以水喻文。  相似文献   

4.
最近听了《银屏之声》一课,充满灵性与智慧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没有空洞的情感说教,没有空泛的知识探究,也没有流于形式的合作活动。它看似平实,却处处体现一个“巧”字。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科书频动及争议背后的制度与课程观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2005年中学语文教育有什么热点问题的话,我想新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天龙八部》和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被人教社选作高中语文第四册《语文读本》材料而引发的争议,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在课改政令一声高过一声.应试压力一天大甚一天.文学教育生态每下愈况的教育背景下.这不仅给本来就莫衷一是、首鼠两端的中学语文教育的业内人士以“震动”.而且几乎同时引发了纸质、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的普遍“兴趣”,一时间,真可谓众声喧哗,热闹非凡。这场争论最终会产生一个什么结果——达成学理上的共识、情感上的共鸣.抑或是歧见纷呈、歧而又歧——从某种意义上讲,似乎已不重要,因为无论如何,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常会遇到师生争议点,因缺乏课程资源意识,我们常会将之轻描淡写地带过,师生共同探究的契机失之交臂,可谓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浪费。  相似文献   

7.
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蕴含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的心灵之声的语言对具体个别心灵的同化。总之,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语言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中反映着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和人生命的本身。语文教学的最大价值当是它的人文价值,语文教学就是要实现语言这一无与伦比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公开课,历来是褒贬不一,争议不断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公开课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有的是广而批之,但更多的是由对某节公开课的分析引发的批评。应该说,指出的问题是存在的,批评也多是中肯的。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笔者认为,要从公开课的价值取向入手,凸显公开课的研究性、引领性、学术性,弱化其功利性、表演性,  相似文献   

9.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蚊子声,伤疤知多少。”“李白来到烤鸭店,看见鸭子考得香。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模口袋没有钱。”  相似文献   

10.
一、乐于争议"挑剔",《辞海》解释为"苛求责备,存心在细节上寻找缺点".在日常生活琐事中,过分纠缠细枝末节,固然大可不必,但如果在学习、工作、研究中能在"细节上寻找缺点"神"存心"引起争议,没有什么不好.实践说明,许多创造发明以至历史性的突破往往起始于对原有公理、定论的细枝末节上的争议,所以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审视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在教学《避雨》一课时,学生提出: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写到:"雨下得正紧",那姑娘为什么"在草棚最边上找了一块刚能避雨的地方,不声不  相似文献   

11.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所面临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并非现今教育的独创,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学主张。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颇有研究性意味的教学模式。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意识到了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教学的主导方式应是自主探究。而当我们意识到现今教育的错位与滞后,大张旗鼓地倡导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时,由于没有充分地思考、学习和适应,仓促中走上了岔道。其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景山学校建校二十年了。语文也和其他各学科一样,从建校之初,就进行了教学改革的试验与探索。二十年来,中间虽几经波折,但语文改革的路子没有变,我们把它归纳成一句话,叫做“以作文为中心安排整个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诗歌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后来又经过文人加工而成。关于诗歌的内涵,《诗大序》阐释得十分精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诗歌的产生,乃是由于内心为外物所感,在口则发而为诗了。诗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情"和"韵"。"情"是内在的,"韵"是外在的,"韵"依附于"情"。诗人表情的主要手段是创造或选取与情相吻合的"意象",并且找到与内在之"情"相吻合的外在之"韵"。  相似文献   

14.
2.实践方面的争议记得歌德有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叫“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常常是灰色的”。这句话十分形象地道出了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与之相应的理论常常是滞后的。理论常常不能解释发展着的实践,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如: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事件] 在甘肃宣布今年高考没有出现“满分作文”之后,海南教育部门出于对社会评价标准不一容易引发争议等考虑,也决定对海南高考“满分作文”不予公开。这两记砸向“满分作文”的重拳让很多本想靠“满分”二字赚他一笔的“各路豪杰”很是失望,于是一时之间“硝烟”四起,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6.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曾经有太多的争议,甚至一度出现了讨伐声,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我相信所有的非议都是因为人们太爱国语。所以,哪怕是一名奋斗在一线的普通语文老师———我,也深感肩上的担子太  相似文献   

17.
高考及其改革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正是在这种全社会的强烈关注下,我国高考改革的频率似乎越来越快,争议之声也一直高亢不歇。这既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隐含着教育健康发展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们正进行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范围之厂,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改革自然没有多少前车可鉴而只能是摸索前进,不足乃至失误就在所难免,所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十分必要,语文学科当然也不例外。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对语文教育的批评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育批评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股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语文教育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语文教育的批评就没有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荻 《文教资料》2012,(31):27-28
在《诗经》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摹声词,其中有些是比较明显且没有争议的,但有一些则是有所争议的。作者将《诗经》中的篇目按完成的时间顺序,将重言也按此顺序,分为西周初期(《大雅》和《周颂》)、西周末期(《小雅》)、东周前期(《商颂》、《鲁颂》和《国风》),从而根据模拟声音的形式及表意功能来判定这些重言是否为单纯的摹声词。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双语培训教师,笔者有幸去新西兰学习,尽管取得了教育学硕士,却始终没有接触到双语教学的内容,只得自己去查找一些资料来了解这方面信息。与国外的冷冷清清相比,在国内的双语教学可谓是轰轰烈烈,热火朝天。一方面争议、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另一方面在很多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打起了双语的大旗,成为招生、办学的金字招牌。本文试图找出争议所在,为将来的教育实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