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题]这个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会说话”点明说明重点。鹦鹉的特点很多,外形美丽,行动乖巧,反应灵敏,但本题就写它一个“会说话”的特点,余者不予涉及,或仅稍带一笔;后部分“鹦鹉”点明介绍对象,它是一种小合乌,有家养,有野放,根据本题前半部分可知,是说明家庭驯养成的鹦鹉,这枝缩小了事物特点和说明范围。文章的中。心,应是介绍鹦鹉会说话的特点,重点是“会”说话,而别的鸟雀却不会说话,这就突出了它的独特之处,但它的说话又与人类的说话有明显不同,这就要写出它既会说话又与人类说话不同的特点。思路之一:通过…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那么,如何写出生动的说明文呢?在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明确了说明目的的前提下,应该在语言和形式两个方面下功夫,写出的文章才会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3.
习作写得越具体细致,中心思想就会越清晰、突出,给读者的印象就会越深刻,也就越能感染读者。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具体呢?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注重积累材料固然重要,但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写“具体”的方法、技巧也不容忽视。下面列举一些写“具体”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1.实例法。写具体的最好办法是以事实为依据,让事实说话。写人,重要的不是给人物写评语、作鉴定,而是要写出人物在具体的事例中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记事,就是要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写出典型的事例,写出动人的场面…  相似文献   

4.
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有的教师认为基础阶段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会读会写即可,特别是农村低年级教师,对于学生的说话训练更是淡然处之,以致到中高年级后,学生写出的内容往往如记“流水账”,有“骨架”而无“血肉”。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学生作文时能言之有物,妙笔生花,我想平时以“小练笔”为契机,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吴辉 《考试周刊》2007,(4):49-50
语言的主观性指话语中体现的说话者的“自我表现成分,在语言中无所不在,只是表现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在含有情态动词“会”的句子中,除表示实义动词的“会”和客观描述“某人具有某种能力”的“会”外,说话人还可能把自己对“能力”的体验和认识投射到有关的事物上去,形成了主观性表达方式。本文运用“主观化”理论对情态动词“会”的各义项及其之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测量教学目标的描述1.长度测量和单位:A.识记:(1)描述测量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及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2)说明长度测量的意思,写出长度单位的定义,能描述国际单位制的意思。(3)确认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写出“米”的符号。  相似文献   

7.
一、对描述的理解 我们通过对一个事物的描述,来理解这个事物。描述为事物提供空间,使其得以完全呈现。当我们面对现象的时候,要本着倾听、观察、体验、会话、揭示的原则,给“现象”说话的机会,即给我们所关注的主题以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所以笔者对描述的理解是,当我们把“现象”呈现给我们的事实记录下来时,就是在对其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8.
那是一个非常美好动人的时刻,也许不过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幕,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深信也会打动许许多多的人。最先,受打动的是我的儿子。 “我上学的路上,看见车站上等车的人们有说有笑,忽然走来几个打着手语的聋哑人,车站上所有的人都立刻沉默了,谁也不再说话,不约而同。我感动得哭了。” “写下来吧,孩子,多美好的事情。” 儿子写了,无论议论还是描述,竟然都不能传神地写出当时动人的情景和自己真实的感受。我感到遗憾,想到自己做了多年语文教师,业余又“以文为友”,便示范起来,不料三稿下来,竞然也写不出那件事情的…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遇到需要讨论的问题时,常常听到有的同学说:“我不会说”;课下师生相互谈心时,有的同学总是结结巴巴地不知道咋说;作文本上,也有好多同学写出的文章句不通、意不顺……这些都是“不会说话”的现象“。不会说话”,严重影响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与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0.
题例演武场     
题目1请以“我发现了学生的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创新点拨】完成此类文章,可以直接表现老师发现了学生如何成长,但是,切记一定不能凭空干写自己的感受。我们的任何一种感受,其实都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包括内部刺激之后生成的。那么,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则应该就是这个刺激。另外,这一刺激的写法也形形色色,可以直来直去,也可以曲径通幽。如果要让文章写出味道,直来直去,肯定会影响文章的韵味,大家需要尽可能用事实说话、用画面说话。倘若能够做到“一切尽在不言中”,可能效果会更令人满意。题目2请以“学生的变化”为题,写一…  相似文献   

11.
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现在的教师带领学生学课文时都是以读为主,很难见“咬文嚼字”的身影,有些教师更是忌讳“字词”的教学。大家都知道我们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说话、写作。试想如果不进行扎实的字词教学,又怎能理解字词,又怎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又怎能写出没有错别字的文章?而担负识字教学的低年级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玩词儿     
宁笑和萧张,一个坐在椅子上,一个坐在书桌上,开侃—— 宁笑说:“你会说话么?” 萧张一仰头,说:“笑话。有嘴就会说话。” “不见得。” “茶壶也有嘴,能说话么?” “你这不是抬杠么?我是说人。” “人?哑巴也有嘴,会说话么?” “你、你……气死我了。我指的是你的嘴巴,你就说说。”  相似文献   

13.
一个6岁的小女孩问妈妈:“花儿会说话吗?”“噢,孩子,花儿如果不会说话,春天该多么寂寞,谁还对春天左顾右盼?”小女孩满意地笑了。小女孩长到16岁,问爸爸:“天上的星星会说话吗?”“噢,孩子,星星若能说话,天上就会一片嘈杂,谁还向往天堂静穆的乐  相似文献   

14.
“你会说话吗,”哈哈,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些人一定会嗤之以鼻,“说话还不简单吗?”亲爱的朋友,其实说话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所谓“祸从口出”嘛。如何说得“得体”,“引人入胜”是需要艺术的,我们就来看看有关“说话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词汇教学”。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因此教师只有把词语教学搞好,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说话和写作的能力;否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就会不清楚、不准确,不能深入地悟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说话或写作就会出现不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现象,甚至会说出或写出与自己意图相反的话或句子。而要提高词语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明确其重要性,弄清其教学内容,领会其教学要求,研究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灵活、有效地搞好词语教  相似文献   

16.
说话课比较自由,有较广阔的天地供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图画自由地进行思维,这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我除了根据教材的安排“看图说话”外,还安排了“实物说话”“回忆说话”等课型。这些说话课,要求学生有层次地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再根据描述对象的具体形象和特点,展开联想,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在培养观察、说话能  相似文献   

17.
为写好小说中的对话,第一,要注意对话在整篇小说中所占的比例不要太大;第二,要注意对说话人的“体态语言”作一点描写,对说话人所说的内容作一点提示性的说明;第三,要注意写出人物说话的语调句式特点;第四,要注意写得精练、含蓄有味。  相似文献   

18.
标题中“咱”字管住了全文有关“和谐”细节的描述。因“咱”字及其“师变生,生变师”的描述,凸显了“把对方当成自己,从而构建和谐局面”的主旨。标题和结句中的“酸”字宜删除——文中未写出反入正出的细节。  相似文献   

19.
不能好好说话,高居“令孩子们最反感的家长教育行为”第二。父母怒气冲冲、借题发挥、恶语相向,成了很多孩子成年后描述的“原生家庭之痛”。如何与孩子好好说话,需要我们改变积习、挑战思维模式,不断修行。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家长认为沟通就是“聊天”,“聊天”就是“说话”,只要不是哑巴,都会“说话”。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会说话”等于“会聊天”,那为什么很多亲子会沟通不畅呢?环顾四周,我们发现有的亲子之间聊天总也聊不起来,甚至很快“把天聊死了”;而有的亲子之间聊起来却天南海北,意犹未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涉及我们有没有捕捉到孩子所说的话背后的心理需求,也涉及对沟通中详细信息的捕捉。下面举例子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