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借助WordSmith 6.0、Readability Analyzer1.0等语料库检索软件对《芙蓉女儿诔》的两个英译本进行翻译风格研究。霍克思译本和杨宪益译本的翻译风格各有特色:从语言风格上看,杨宪益译本词汇变化度较霍克思译本更大,用词更为丰富。霍克思译本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较低,阅读难度更高。从典故的翻译上看,杨宪益译多采用加注进行补充说明式翻译,霍克思译则倾向选择省译、直译、隐化译法替代。  相似文献   

2.
丁峻 《海外英语》2014,(5):3-4,17
《廊桥遗梦》有大陆梅嘉和台湾吴美真两个汉译本。两个译本各有特色,尤其是连词的使用。研究应用语料库检索工具,根据统计结果对两个译本连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梅嘉译本的词汇密度高于吴美真译本,但吴美真的译本在连词使用上要远高于梅嘉译本,存在显化现象,她的译本深受英语等印欧语言的形合法影响,通过翻译影响到了汉语书面语。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简要评论McEnery和Wilson关于"课本上的ELT材料和语料库里呈现的现实生活英语有很大差别"开篇,进而分析英语语言教学(ELT)中"教学材料真实性"和"英语为母语教学者"这两个方面及其对"使用"语料库的肯定。但"学生使用语料库的各种障碍"和"语料库资源与教学材料的区别"又支持"不用"语料库进行教学的观点。作者继续分析语料库和实际教学的关联,引入"教学用语料库"和"学习者语料库",最终以分析如何在中国特定的ELT环境中使用语料库作结。  相似文献   

4.
宫宝悦  伊咏 《海外英语》2023,(8):1-3+10
本研究借助语料库工具LancsBox6.0,通过自建经典文学作品《飘》译本的单语语料库的方式对比分析了戴侃、李野光译本和黄健人译本之间的风格差异。研究从语言特征层面考察了类形符比和词类频次分布,在非语言特征层面考察了文化词语和句子的翻译。两译者风格差异明显,戴译本侧重忠实于原著,黄译本追求语言的活泼流畅。研究发现译者对作品的理解和翻译动机决定了译本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5.
河南方言中有一个分布极广、使用频率极高的助词"哩",意义用法比较复杂,既可作结构助词,大致对应于普通话"的/地/得",又可作语气助词,大致对应于普通话中的"呢",还可作时态助词(体标记)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动态、状态的持续.  相似文献   

6.
动态助词是汉语语法的重点之一,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难点。动态助词在运用中呈现的频率较高,使用比较多。对于留学生来说,可以准确地使用动态助词是比较困难的。本文从动态助词"了"的偏误现象进行剖析,分析偏误现象与原因,总结出动态助词"了"具体的教学措施及策略,希望可以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中,"来"的用法异常复杂,仅其助词属性下就又可以细分出六七种不同的用法,但这些用法大多并未能沿用到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也包括用作动态助词的"来"。从历时发展来看,动态助词"来"产生之后,在唐五代、宋元、明清三个阶段的使用并未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是在共同语中逐渐衰落了,今天仅在偏南方的一些方言中还有所使用。作为动态助词,"来"的衰落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身功能负担过重,以及在使用中受限制过多的内因作用,也有系统内部成员竞争的外因作用。  相似文献   

8.
阳新方言中的"得"有动词、介词和助词等十几种用法.其中表进行或持续的助词"得"有两种情况:一是"动+得+来/去"结构中的动态助词"得",文中暂称其为"得1";一是句末助词"得",文中暂称作"得2",本文主要分析了"得1"和"得2"的意义与用法,并将其与普通话的"着"和"呢"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虚词教学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结构助词"的"作为虚词的典型成员,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也是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错的地方。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高级阶段留学生结构助词"的"出现的偏误进行统计,总结出偏误类型,分析出偏误原因,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23-27
两岸客家话中体助词"等",相当于普通话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的持续和进行。通过归纳了它的表现,揭示了它的语源,认为它来自表示进行和持续的体助词"紧",是"紧"语音演变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鉴于戏剧翻译具有现场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要求译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塑造出典型形象并深刻传达主题。本研究以王实甫《西厢记》、许渊冲和Stephen H.West与Wilt L.Idema合译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自建平行语料库;同时建立《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类比语料库,检验译文的语义韵倾向为提供参照。结果发现,许译本在同现关系的语义韵倾向上更贴近原文;Stephen合译本与原文的差异性更显著;在文化缺省的重构上,双方都采用了不同的显性处理方式重构语义连贯;两译本均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目的语戏剧语言规范的同时,显示出许译本连贯性更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标注语料库选取语料,对指令性公文与知照性公文的词汇特征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发现在词长分布方面,两类公文的词长分布不均匀,其中双音节词比例最高;在词类选择方面,名词和动词在实词中所占比例较高,助词和介词在虚词中所占比例较高;在词语运用方面,恰当地使用成语、习用语、文言词语、缩略语等词语使得公文的语言简明、准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首杜甫诗歌的中国译者许渊冲及美国译者华兹生的译本为语料,借助语料库工具,对两译本进行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分析以探究中外译者的语言特征.研究表明,由于两位中外译者翻译风格及目标读者不同,在译本中体现出不同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Wittgenstein"意义即使用"的语言哲学观至Firth的"语境意义论",再到Sinclair基于语料库的"意义单位"研究,确立了基于频数的语言观。在教学实践中,语言教学要聚焦于日常用语中高频词的典型意义和典型短语范式,不仅需要语料库辅助语言教学理念的指导,还必须经历一个多方位、动态发展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5.
翻译界有一种习惯的误解,认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本"、"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因而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文学语言。实际上,译语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译语与译语文化的相互影响,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因异化而优化,译语的优化将汇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取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对韩愈的《师说》三个英译本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包括词汇层面与语篇连接层面来考察译者风格。运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将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就三个英译本的类符/形符比、词长、词性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译本都有其特殊的风格:杨宪益译本词汇丰富,句式精炼符合汉语源语意合的语言特征;罗经国译本平均句长较长,句式复杂,更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和篇章习惯;刘师舜译本语体较正式,阅读较难懂,平均句长接近原文。  相似文献   

17.
秦安方言中有一个使用频度极高的助词"哩",作为语气助词,可放在句中也可放在句末,在不同的句类中表达不同的语义范畴;作为动态助词,常"的哩"连用,并和"正""将"等搭配,表明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方言中"哩"与"那"并存,"哩"和"呢"应该有不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虚词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是从句法和语用的角度解释现代汉语中存在的有关虚词研究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对于实词虚化的研究成果显著,但是对于虚词再虚化鲜有人涉及。"的"在历时发展过程中担当多种语法功能,现代汉语"的"主要是助词用法,但传统上只将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本文关注的焦点是状态助词"的",是刘公望先生在1982年提出的,此"的"附着在一定语言格式后,赋予它前面的格式以一种描绘事物状况和情态的性质,我们把该"的"称为状态助词。近年来,助词"的"的分类及用法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丰硕。根据我们对文献的研究整理发现,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动态助词"过1"表示"发生并终结于过去",其频率可为"一次或一次以上",包含"时"、"体"以及"频率"等三个方面的语法意义。动态助词"过2"也表示"发生并终结",但与"过1"不同的是,"过2"既不表"时"也不表"频率"。与"了"共现的动态助词"过"是"过2"而不是"过1"。  相似文献   

20.
以林语堂译本及白伦和江素惠的合译本的前四卷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两个英译本语料库和一个中文原文对比语料库,运用了Wordsmith Tools 8.0及Antconc3.5.8等语料库辅助软件,基于《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自建语料库,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的译者风格,探讨了风格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