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梦 《大观周刊》2012,(50):16-16
葛兰西关于国家的观点是广义的;即上层建筑包括“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两个层面,二者相互结合。构成现代国家、马克思把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而葛兰西将市民社会看做上层建筑,在现代国家中,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两个部分相互影响,二者达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2.
档案事业国家模式,是由国家主导建立具备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档案事业社会模式应是由社会力量主导建立起来具备整个社会规模的档案事业.学界流行的所谓档案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实际只是局部规模的档案事业模式,以档案事业社会模式概念衡量,并非档案事业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3.
<国际档案理事会章程>对档案有一个界定:"档案构成国家和社会的记忆,形成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作为人类活动和交往的证据,档案能够辅助政府的管理并维护公民、组织以及国家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正《档案法》中所说的档案是指"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这是依档案价值是否对国家与社会有利来划定《档案法》所调整的范围。由于"国家"和"社会"不是同一概念,各自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与外延,所以,对国家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不等于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因此,《档案法》中所指的档案应该分为对国家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和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两个部  相似文献   

5.
彭玉峰 《大观周刊》2011,(34):36-36
福利三角理论认为社会中的整体福利来源于家庭、市场和国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家庭、市场和国家的保障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个体化进程的深入使得个体从传统社会中的家庭、市场和国家的福利保障中脱离出来,缺乏保障的个体最终仍需依靠制度来获得安全感,作为最大的资源占有者,国家理应在福利提供中负担起最重要的责任,建立更有效的福利制度以应对现代社会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政府管理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组织不断培育和发展,国家不再是社会资源的唯一拥有者和分配者,政府职能发生变化,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背景使档案管理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媒体时代,《阳光理政》平台发挥网络问政平台优势,畅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丰富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构建智能化的社会治理平台,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媒体力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政治传播视野,以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重新审视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国家理念这一重要问题.国家理念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占据着统摄性的地位.一国的国家形象如何,最终取决于一国秉持何种国家理念及其在这种国家理念基础上所进行的国家建设实践.从政治学理论上讲,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经历了国家与市民社会混沌不分、对峙紧张和良性互动三个大的阶段.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理念,应建立在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的基础上.认识到国家与市民社会在合理分野基础上的良性互动,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国家形象塑造只是国家的事情"的观念;有助于发掘市民社会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真实而良好国家形象的媒介呈现.  相似文献   

9.
正《档案法》第二条规定了法定的档案定义。定义中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记录",确定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档案事务的边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国家和社会"概念的界定。国家和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评价,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主权国家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形象意义重大,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行为及国家本身是否完善,是国家形象的客观基础和基本内涵,但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影响公众舆论,传播的过程就是在公众心目中"投影"国家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北京档案》2006,(10):9-14
前言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制约国家权力的方式,即"人民主权","权力分立、互相制衡"和"用权利制约权力",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增加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用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是一个可行的有效的方法。口有助于保障人权、促进民主、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福利的社会权力,才是我们要极力发展的正当的社会权力,而这种社会权力的形成与发展,其基础在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3.
媒介:公民素质的提升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诗蒂 《新闻界》2005,(4):67-68
一、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安东尼奥·葛兰西在他的国家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学说。他认为,这两个“社会”是构成国家上层建筑的两大对立的阶层结构。同时,这两个“社会”也是认识国家的基本出发点。所谓政治社会即国家,它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存在的,而市民社会则是在近现代政治民主进程中壮大成长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与政治社会双雄并峙,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局面。它们分别代表着“‘私人的’组织的总和”与国家统治权力和管辖职能的行使者的利益。而且政治民主的力量越是强大,市民社会的作用与地…  相似文献   

14.
来论选辑     
出版控制的未来走向黄海宁从大众传播的一般规律看,图书出版与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一样,都要受社会和国家的制约和控制,同时又反过来给社会和国家以极大的影响。人们对这种互动规律的认识,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从集权专制论到古典自由论,又到社会责任论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发展过程。历史表明,书刊等媒介的传播既有其独立性,又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要在有效的社会和国家的控制之下,保障真正的传播自由。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媒处于国家与社会之间难以平衡的身份危机之中.身份界定成为中国传媒难以破解的问题.本文按照马克思"社会本位"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本着社会良性发展的观点,对中国传媒身份进行了分析,认为传媒组织不仅是一个传播主体,更是以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为前提、以人本位为受众观,连接国家与社会以及社会与个体的中介,是参与和改变社会的重要主体和重要力量之一,在此定位之下各类媒体各司其责.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但畴,马克思科学阐明了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市民社会的概念,但这一理论存在矛盾的理解。本文将针对爱国家引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消亡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原著出发,回归到原著本身去阐释“市民社会”,从整体上来把握和理解,并且深入分析其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董晏霞 《新闻窗》2008,(4):118-119
声像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及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缩微制品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它记录和反映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项活动中的影像信息的真实情况。声像档案是社会科技进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一) 关于国家工作报道的范围,主要是关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建設和活动、法制的建设和作用、扩大国家民主生活、以及有关民政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等方面的报道。在国民經济恢复时期,关于国家工作的报道,主要是反映各种社会改革运动,反映扫清反革命残余势  相似文献   

19.
档案资源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档案总和。它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人类自身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因其蕴藏着极大的价值,能够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发挥作用,从而成为国家信息资源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档案开放立法的缺陷及其修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志成 《中国档案》2006,(10):13-15
档案向社会开放的程度是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反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家及时有序地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不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公民权利的保护,鼓励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但是,我国法律关于国家档案开放的规定以及实际开放的事实,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给信息公开和满足公民实现知情权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