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洪岳 《东南传播》2012,(8):113-114
历史题材类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类别,其创作题材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而自电视剧诞生之初,此类题材便备受专业人士的关注,而生长于传统文化下的收视大众亦对其青睐有加,尤其近年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大众中持续"升温"。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电视剧市场的两大群体,即电视剧制作者以及收视大众两个方面分析此类电视剧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关于什么是自媒体,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We Media(自媒体)”这个概念最初由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斯(Chris Wil s)这两位美国学者提出。2003年7月,他们在出版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称:“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传播途径。”①媒体人潘越飞对自媒体的定义是:“说人话、接地气、有标签。”他理解的自媒体,背后是活生生的人。《罗辑思维》的创办人罗振宇也颇为认同这点:“第一个特征是以人格魅力为核心;第二个特征就是全平台,不局限于某一种载体;第三个是必须有商业价值。”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魏武挥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必须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和风格。那么自媒体就势必是一个主观媒体,是一种评论式的媒体。”②本文所指的自媒体节目,是指自主化的传播个体或组织通过电子化的手段,以固定的节目形式和时间向不特定的大众群体或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相似文献   

3.
儒学的危机引发了北宋学者的文化忧患意识,他们出于维护儒学权威、阐扬儒学价值的目的,对经道关系、汉唐经学以及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审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们的尊儒、崇道、宗经等意识比汉唐儒者更为强烈;二是出于“卫道”的目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审视;三是在提倡经世务、重义理的同时,对汉唐经学进行了反思与批评。但是,北宋学者对儒家经典的新观察不是为了损害儒经的权威,而是为了强化经典与“圣人之道”对社会生活的支配作用,重建对经典、对儒学的信仰。他们虽然对汉唐传注之学有过激烈的批评,但并不否认传注对于理解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北宋学者通过对传统经学的反思与批评,促进了经学变古和儒学革新,使儒家经学走出了汉学,构建了宋代经学的基本特征,为儒学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当代大众审美文化 ,充分利用了现代高科技的成果 ,长时间以来 ,对电视技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技术是艺术的辅助手段层面上 ,技术被理解为一种创作手段。随着大众审美文化的兴盛 ,大大地推进了人们对技术的认识。当前 ,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大众审美文化艺术的技术化与技术的艺术化代表了对电视技术认识的两种趋势 ,本文拟对大众审美文化背景下的技术批评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美国报刊批评政府和官员有一个传统原则——“公正评论”。这条原则包含着两点内容:一是批评报道的材料必须完全真实;二是必须持公正的态度,不怀恶意。按照这个原则,新闻媒介有批评政府和官员的绝对权利,但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利用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尝试开发大众读物。这是百年老社自救的方式。这次转型被一些人激赏其勇气,也被另一些人斥责为堕落2003年左右,中华书局陷入真正的经济困顿之中。这个在知识界评价极高的出版社必须考虑向市场转型。他们最终决定把一部分出版物的读者群从知识精英拉回至普罗大众。借由与阎崇年、于丹等"学术明星"们合作的"解读经典"式图书,这家专业的  相似文献   

7.
大众媒介:上帝还是魔鬼?-对文化异化的批判何苏六也许魔鬼与上帝本来就只一步之遥吧,很多时候让人分不清。西方还有港台的一些学者把大众媒介看作是第二位上帝,是个误解。他们作这样的类比是基于大众媒介与上帝一样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这是对大众媒介的非本质性的...  相似文献   

8.
继承五四“面向大众”的文化传统刘道清跨世纪的编辑人才,应该自觉继承五四以来“面向大众”的文化传统。承袭这一传统的编辑人才,将比过去更加关注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脉搏,更加自觉地从事五四先驱们曾经从事的文化启蒙与思想启蒙。在中国,这一任...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时统宇大约是在10年前,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出现了一股“文化热”。当时,一些有识之士不满足于对许多问题的惟一的政治审视,力图从文化传统的渊源和沿革中,找到中国自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症结所在。新闻界显然深受这一“文化热”的影响,于是,深度报...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教授许道明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以下简称《新编》)出版一年来,广受读者好评。这既是对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本书宗旨(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传统文化精神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肯定。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叶以前,中俄两国重大问题的交涉,皆由俄国派遣使团来华协商解决,其中以17—18世纪使团来华最为频繁。在此期间,有十几个俄国使团访问过中国都城北京。俄国来华使团成员以不同形式记录了他们眼中的北京城,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的中国和中国社会,同时,使团成员所呈现的是他们用自身文化价值观评判和过滤后的北京城,反映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理解。但由于俄国使臣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多少带有欧洲文化优越论的烙印,其对中国文化现象的某些评论亦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顾盼 《出版广角》2021,(5):91-93
作为2021年春节档电影的票房黑马,《你好,李焕英》带着对中国式家庭的理解,在时间和空间的错位下,呈现一幅幅饱含笑与泪的亲情画卷.它以电影为传播媒介,融合互联网的跨媒体传播形式,让中国式的亲情叙事和文化情怀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中亲情和家庭关系的思考,凸显了带有本土文化表征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中国文化思想发展轨迹的粗陋描述王学锋,李劲10年前,也就是1985年,这是个让思想界长吁短叹、情絮萦怀的年代。从1984年夏末开始,中国文化界、批评界掀起了一场革新批评方法的热潮,围绕“传统与西化”、“理论与实证”,波及到文学、文艺再到文化多个...  相似文献   

14.
以电视批评著称的李幸先生在《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一书的封底有一段话:“如果电视没有批评,不是因为它太霸道没人敢吭声,便是因为它太傻了没人搭理它。”笔者认为,电视如果缺乏正确的批评和批评方法,不是电视创作者“弱智”,就是电视批评者缺少自知之明。为促进电视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良性互动,重构其批评逻辑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电视批评内在逻辑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刻的文化内质分析而非简单的道德价值评判。“电视批评是一种文化选择,这是一个现实的电视实践问题。它具体表现在电视媒体宏观政策法规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5.
“城市边缘人”报道的边缘化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阶层应运而生,然而他们始终处在“农村”、“城市”两各文化的夹缝中,以研究城问题著称的芝加哥学派认为:“‘边缘人’是适应与同化之间的过渡,他们是从原来的文化群体中出来的人,补充两个世界分割,受这一分割的煎熬。但他们同时也是两个群体,两个社会的接触点。”  相似文献   

16.
张恕 《东南传播》2010,(1):123-125
《中国路、大众心》是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视频品牌广告,广告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元素,表达了大众对中国文化的爱和理解。本文是对《中国路、大众心》电视广告的视觉表现和在受众心中产生联想的分析,通过视觉元素的文化内涵、情感意义的选择性和整体性的分析,大众品牌与受众认知图式、媒介框架的比较,提出了中国广告可以借鉴的创意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瑞琦 《今传媒》2016,(9):55-56
近年来中国IP热潮是中国影视商业创作模式趋于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属于年轻大众的流行娱乐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走向的标志。在这个大众消费的时代里,影视剧代表着大众文化,而大众并不是盲目追随着精英文化,他们也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这带给影视产业前所未有的颠覆。“IP”热是把双刃剑,享受“IP”热带来收益的同时自然面临各种问题,做到“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平衡是影视业有利进展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或其他各种特殊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在所有人类活动的领域,大众媒介无孔不人。毫无疑问,大众媒介与国际关系已经建立起了一种十分紧密的关系。如果在大众媒介刚刚发挥影响的年代,我们就谈论它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一定会有人认为这是牵强附会,但是在经历了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之后我们再来谈论他们二者之间的某种来龙去脉,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人对此给予理解。事实上,早在60年代西方便有学者和专家开始对大众媒介与对外政策的制定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近年来更有美…  相似文献   

19.
网络阅读中的文本尊重情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本尊重是中国优秀的阅读传统之一。本文从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书籍的爱护两个角度,分析了文本尊重情结在传统阅读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网络阅读中终结的原因,最后指出知识的吸收和文化的传承,仍然必须依赖传统阅读,并提出了重塑网络时代文本尊重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20.
郑利 《大观周刊》2013,(4):17-17
本文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下,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了解读,从哲学理解范式和历史解释模式两个维度考察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实践要义、理论要义和人的要义。探求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