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黎族有悠久的历史、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文化特征。中原汉族自秦代踏足海南岛之后,历两汉至明清,徙琼者日众。汉族的迁入和汉文化向黎区的播散,对黎族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加速了黎族社会前进的步伐,促进黎族文化的变迁,以及黎族与汉族的融合.黎族的文化面貌及其分布格局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通行的《中国文化概论》类教材以汉族经典文化为主体,忽视中国各区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介绍,不利于形成全面、科学、合理的疆域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理应将中国的历史进程、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形态文化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构建完整的中华民族文化认知地图。  相似文献   

3.
彝族的毕摩经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儒释道合一的特征,在彝族史诗《梅葛祭:丧老人祭》房屋起源的神话传说中,房屋的第一次建造是由龙女(神力)完成的,龙女建房的故事开头部分是田螺姑娘类型故事,后半部分讲的是丈夫忘恩负义而导致了房屋的失去。第二次建房是彝族神奇人物和汉族文化英雄合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英雄如周公、伏羲、鲁班、杜康等,还有王母娘娘等神灵。彝族房屋起源神话中房屋的建成经历了从依靠神力(龙女)建造到以彝族的神奇人物和汉族的文化英雄共同建造而成的过程。彝族房屋起源神话是彝族毕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采用整合,彝汉文化的交流互鉴的结果。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文化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4.
母里屯的汉族属于广西的"高山汉族",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局限,历经了长期的闭塞生活,使他们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汉族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文化模式在这里出现角色的转换,它具有明显的母系社会的文化特征,是亚母系文化体系的展现。本文将以乐业母里屯为个案,探讨作为文化意象的亚母系文化,在当地的社会时空中,通过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产生行动意义,因而呈现出亚母系文化的结构符号重组现象。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民族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民族文化融合最深刻之处是宗教文化融合。宁夏回汉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文化环境、历代统治者对宗教文化的大力扶持,以及各种宗教为了不断实现理论更新而相互吸收彼此优长,促使各种宗教文化采借现象频繁发生,回汉族宗教文化的融合不断加深。回汉族宗教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宁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服饰的发展与演进与社会文化的变迁紧密相连。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拓跋鲜卑建立的政权,各种文化的大交融使得北朝服饰出现一些新的特征,比如上衣下裤、衣侧开叉等服饰形制的改变,左右衽兼行、袒右臂等着装方式的产生。北朝服饰对中国传统汉族服饰的解构直接影响到隋唐的服饰形制,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楚族与瑶族同属“楚蛮”,楚族融入汉族揭示了中国族群特别是汉族地方群域,既无法逃避又相互对立的多重交织,楚瑶始祖文化的印合,多元文化创造性地共存,从而成立足本民族、面向民族国家、放眼全球多元化的分层认同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具有重伦理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农业文明、专制政治和专削文化;西方文化具有重科学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是“天人相分”的哲学思想,商业文明,民主政治和民主文化。  相似文献   

9.
楚族与瑶族同属"楚蛮",楚族融入汉族揭示了中国族群特别是汉族地方群域,既无法逃避又相互对立的多重交织,楚瑶始祖文化的印合,多元文化创造性地共存,从而成立足本民族、面向民族国家、放眼全球多元化的分层认同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沧州市回族和汉族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两个民族的家庭教育。通过对回族与汉族家庭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找出两个民族家庭教育存在的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探析影响回族与汉族家庭教育现状的文化原因,进一步反思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文化环境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体质、道德、意志和审美意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武术文化对中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被誉为"诗中之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汉族文学中的叙事诗并非通常标准意义上的史诗。中国汉族在上古时期很可能拥有过史诗,但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未有留传。汉族缺乏史诗,形成了我国文学抒情传统强大和叙事传统薄弱的局面.对此后的中国文学和诸体裁的发展道路、艺术特征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女真族在与汉族杂居、通婚、交往的过程中,其文化中的一些因素都被汉族所吸收,但这种吸收是以物质文化和习俗文化为主,并以民间交流为介质,吸收的程度也呈现由北及南的不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语言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文化忽略对教学效益提高的客观制约是从理论诉求和现实需要两个层面表明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同时对文化关系的价值判断必须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应用反映出来.双语教学的效益才能提高.双语教学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定位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汉文化”概念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在有些地方存在着理解混乱和名不副实的现象。“汉文化”本意指汉族文化,外国人和一些国人也习惯称中国文化为“汉文化”;“汉代文化”、“三国文化”不宜被含混地称为“汉文化”;“汉水文化”、“汉中文化”更不能与“汉文化”概念等同。“汉文化”、“汉代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成过程复杂,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轻易称其为发祥地。  相似文献   

17.
客家节日     
客家有其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一些"泛中国的节日"。本文采用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旨在描述客家地区庆祝新年、清明、端午、鬼节、中秋等节日的基础上,探询这些仪式在客家核心地区是否普遍存在,以及其他汉族或非汉族族群是否也有相似的模式。最后用客家文化和畲族、瑶族甚至和壮族文化相融合所产生的文化来解释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期,中国出现了一股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主义思潮,其主要宗旨是恢复和倡导汉族的文化,反对醉心于“欧化”。代表人物为章太炎、刘师培等人,代表刊物为《国粹学报》,国粹主义思潮的出现,是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从古代神话、伦理道德结构、思维偏向三个方面入手 ,对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作深层次的比较 ,认为侗族文化是一种比较接近汉族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福建传统女性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福建地区汉族民系和少数民族的代表,客家人、闽南人和畲族人共同构筑了闽地多样而复杂的文化特征。服饰文化作为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在发展中不断碰撞与交融。三者服饰样制与特征的差异主要是由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差异性、多民族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多元性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