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年级:六年级活动目标:1.学生能了解韩信点兵(物不知数)问题的由来。2.学生能经历解决韩信点兵(物不知数)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自主尝试运用古代方法解决问题,拓展学生解题思路。3.学生能在了解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数学成就中,开阔数学视野,提高数学素养,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活动准备:生:课前浏览、阅读有关汉朝大将韩信的历史知识。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教学目标:1.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解决生活中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2.经历尝试、比较、分析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研究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相似文献   

3.
实施年级:六年级活动目标:1.学生能了解韩信点兵(物不知数)问题的由来。2.学生能经历解决韩信点兵(物不知数)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自主尝试运用古代方法解决问题,拓展学生解题思路。3.学生能在了解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数学成就中,开阔数学视野,提高数学素养,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活动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2~115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数学,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学习和了解我国古代在许多数学领域里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对于鼓励青少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很有好处。下面特将我国古代数学走在当时世界最前列的成果,作一简介,供教学中参考。 1.我国最早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我国古代在公元前8—5世纪的战国时代,就比较熟练地用“算筹”来记数和计  相似文献   

6.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现代教学的新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学相结合,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时间的表达方式、探索日晷的运行方式以及研究干支纪年法的排列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建立系统的数学思维,增强数学素养,增加民族自信,也使得小学数学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而变得更加深刻有内涵.  相似文献   

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里明确要求我们: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  相似文献   

8.
选取部分数学史料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成8个问题.前5个问题使学生能借助解决问题纵向逐步证实:数学起源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后3个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横向了解:古代三个文明起源地的数学特点以及共同之处.选修课既有做数学题的机会,也有阅读、思考的安排,还有可选择的研究问题,旨在发挥数学发展中留下的文化力量,弥补当前必修教学的不足,扩充教师、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2、113、115页。教学目标①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②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几个问题及思考朱水根著名数学史家严敦杰先生曾经指出:“中国古代凡通过国家数学考试及格,受了好几年数学教育的人,没有一个在数学上有所造诣。”①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中国古代数学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涌现了许多卓...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刻不容缓。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中出现的数学现象;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在“设计理念”中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和目标在实践中得以领悟和内化,并被一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概括为“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一、数学设计与说明 "鸡兔同笼"是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这个单元的内容.教材为什么将其确定为学习内容?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呢?通过研究学情和教材,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自己的思考:1.会用合适的方法(如列举法、画图凑数法等)解决这类问题,并以此为载体发展数学思维水平;2.经历列表法由繁到简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尝试与猜测带来的快乐;3.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4.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相关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强调:新课程的数学教育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在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问题中,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由此可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数学课程新标:住指出:应用题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内在联系,经历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对数学的整体认识;通过课题学习和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有关的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五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 设计思考:“知识课堂谓之器。文化课堂谓之道。”数学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古代数学名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背景和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学好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义.""数学应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阅读是学生了解数学史、掌握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数学阅读,能够获取数学信息、增强数学意识,进而能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启示,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管顺兴 《考试周刊》2014,(45):68-69
初中数学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在情感、能力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辉 《考试周刊》2012,(47):66-6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问题教学。数学课堂一节课往往突出一个核心问题,学生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探索、理解、运用而获取知识、了解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