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用赛事历史和赛事文化构建出自己卓尔不群的赛事地位。在国际羽坛纷繁的赛事序列里,全英公开赛始终特立独行地体现着自己的赛事价值。用与生俱来的至高尊位激发着所有参赛选手的潜能,让荣誉和辉煌塑造出众多羽坛英豪。面对全英公开赛令人高山仰止的英雄榜,羽毛球运动找出了存在的理由,这是一段可以载入史册的激情表演,更是一曲传之天籁的美妙弦音。全英公开赛的年度答案将从赛事过程中给出,但对赛事的解读或剖析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羽坛徘徊了四五年的中国羽毛球队,终于在有“小世界锦标赛”之称的第87届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上扬眉吐气.取得4金2银的佳绩。这是中国队参加全英赛15年以来取得的最佳战绩,其中男女单打同时包揽冠亚军,在全英赛近百年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如此佳绩表明,中国羽毛球队已从低谷中迅猛崛起,步入收获的季节。 全英羽毛球赛汇集了世界各路精英,按奖金数虽被列为四星级比赛(共有6个星级),但羽球人士对这项羽坛历史最悠久的羽毛球赛事仍十分看重。原因是这项比赛每每是当年世界锦标赛、汤尤杯和奥运会前的一次最大预演。如去年全英赛的5个冠军得主,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除混双冠军最后是银牌得主外,其他4项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均为全英赛的冠军。  相似文献   

3.
2006年的重要日子将是争夺汤姆斯杯和尤伯杯的“日本大战”,为了让参赛各国有充分的时间去养精蓄锐,国际羽联与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组委会一致同意每年传统举办于3月份的赛事提前到2006年元月开赛。这一反传统的日期变更并没有冲淡全英赛百年历史中的“肃杀之气”,反而成为了“汤尤大赛”的重要晴雨表。透过各国选手征战全英历程,已几乎可以洞悉出世界列强新一年最新走向。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在伯明翰体育中心,堪称年度首仗的全英公开赛战事开启,这个创办于1899年的“古董至尊”级赛事将怎样完成自己继往开来,传承辉煌的历史篇章呢?回眸与展望的双重视点聚焦在此,从中也许能探寻到新时期内这个古老赛事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小龙 《新体育》2009,(9):33-33
1983年,赵剑华加八中国羽毛球队。1985年1月日本公开赛上,他连克费罗斯特、韩健,又夺得男单冠军。同年3月,在全英锦标赛半决赛中,他以2比0淘汰了印尼名将林水镜,在决赛与费罗斯特争夺金牌时,又以2比1再次获胜,赵剑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击败四名世界羽坛顶尖好手,震动了国际羽坛,被誉为世界羽坛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中,赵剑华最后一个退役,被称作末代天王,他也是最能代表那时羽毛球技术水平的人。  相似文献   

5.
男单:群雄并起 中国独傲地球人都知道,当今的世界羽坛相对其它4个单项,男子单打项目最具观赏性,但同时也最难以预料。除了从去年9月以来中国新锐林丹书写了世界羽坛一段佳话:一气拿了包括丹麦、中国香港、中国、全英、瑞士等5项星级较高的公开赛冠军外,近两年来染指其它比赛的冠军的球员多达十人以上。在7月初的奥运会前最后一项公开赛——四星级的马来西亚公开赛上,现 世界排名第一的林丹连半决赛都沾上 边。让这位如日中天中国小伙遭此难堪 的是比他小一岁的韩国新锐朴成焕。小 朴在半决赛还让现役世界冠军夏煊泽吃 了闭…  相似文献   

6.
在闻名暇迩的汤姆斯杯赛事诞生于世三十三年后,来自东方的羽球大国——中国终于进入了汤姆斯杯的角逐队伍之中。一段错位的历史曾经让中国羽毛球队在国际羽坛上充任着悲情英雄的角色,尽管全世界都明白也承认中国羽毛球的强大实力,但在那段被称为“无冕之王”的年代里,没有经过夺取汤姆斯杯巅峰之战的中国队仍然给外部世界留存着一个问号。向世界证明中国羽毛球的真正价值,让国际羽坛认可中国羽毛球应具有的高度地位,就只有惟一的道路——夺取象征羽毛球最高总体水平的汤姆斯杯。这场命运使然的巅峰之战。既是中国羽毛球在国际羽坛开疆辟土奠定基业的重要标志,也必将成为中国羽毛球历史中最璀灿的辉煌时刻。  相似文献   

7.
唐·视角     
唐诗 《羽毛球》2020,(3):30-31,30
魔幻奥运年,"热身"幻影法从2005年第一次看全英起,已经习惯视3月为羽坛开年的豪华大餐。但是,在这注定不普通的奥运年,疫情却让人们发现"一如往常"这四个字,是多么难求。听到德国公开赛暂缓举办的消息后,紧随其后进行的全英是否能如期举行?曾经许多书写过全英故事的文章中都提到过,"除非是战争,不然没人能阻止全英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11-15日,国际羽联赛事德国羽毛球公开赛在德国鲁尔区西部城市米尔海姆拉开战幕。尽管本站比赛只是一项三星级的赛事,但是由于是历史悠久的全英公开赛前为数不多的热身赛事,因此吸引了来自中国和韩国等亚洲顶尖高手的参与。中国选手林丹、陈宏以及张宁、谢杏芳等人将迎来新赛季的首场比赛。  相似文献   

9.
麦延 《羽毛球》2020,(2):30-30
马来西亚大师赛正式拉开了新年的世界羽联赛程,作为奥运年,整个年历的核心自当围绕"奥运"二字,焦点尽在三月至八月的这半年里。奥运前哨战:看积分一月的印尼大师赛到三月初的全英公开赛,这期间有近七周的高级别赛事空缺期,这会成为世界羽坛高手的主要蓄力期。比起去年十二月,今年二月才是名副其实的冬歇。  相似文献   

10.
每一年的年末总是缠绕着各种总结、规划、更新等事情,羽坛如此,我们的杂志亦然。先说羽坛,进入12月,国际赛事到了收官阶段,够分量的比赛只剩下超级系列赛的最后一站中国香港公开赛和最后在迪拜进行的总决赛。这两站比赛虽然级别很高,但到了年末,辛苦了一年的羽坛诸将也不约而同地显露出疲态,因而对这两站比赛的重视程度都减低了许多。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的北京“沙龙网球公开赛”已成过眼云烟,而从今年9月13日开始的未来10年里,我们将拥有真正属于“中国”的ATP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作为网球运动的国际赛事,花费自然也是“奢华”,这就凸显出商务开发的重要性。对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刚刚20岁的龚智超好像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 1997年初,当人们刚刚听说她的名字,还没有看清她的面孔的时候,她已经夺得了瑞典羽毛球公开赛的女单冠军和日本、韩国、全英公开赛3个亚军,世界排名一度升至第一,创造了世界羽坛单打选手排名上升最快纪录。 “谁是龚智超?”“她从哪儿冒出来的?”人们互相询问。  相似文献   

13.
《羽毛球》2020,(3):40-49
创刊于2006年的我们,从2007年就开启了追逐百年全英赛的旅程。当时的世界羽联主席姜荣中曾说,那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全英公开赛,它是属于羽毛球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第97届起,每一年的料峭3月,我们都会越过英吉利海峡,赴约伯明翰室内体育馆(NIA)的百年之约。"为何我们会迷恋全英?"因为它跨越了人类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因为在肃然起敬的历史中,它见证了羽坛风云,记载了百年传奇与经典;因为每一个前来这里的人都怀揣着羽毛球梦想,那是初心的见证,时光的传承,不变的挑战……站在2020年伊始,我们翘首期盼第110届全英公开赛,愿星辰璀璨,不见不散。  相似文献   

14.
方凯军 《羽毛球》2019,(12):30-37
有福之州,羽坛逐梦。伴随着五个单项冠军的产生,11月10日至16日历时6天的中国(福州)羽毛球公开赛落下战幕。在今年最后一站750赛事的主场公开赛中,中国队摘得女单和混双两枚金牌。从过程来看,奔波于抢分大战中的球员们,虽有疲态,但是一场场激战仍然不停地刺激着我们的"味蕾"。连番冷门和退赛频发让人们五味杂陈,但卫冕也昭示...  相似文献   

15.
网球四大满贯中,历史最悠久的是起源于全英俱乐部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自1877年创办,这项赛事已走过了百余载春秋,必须身着白色服装参赛的规定,使穹成为最独树一帜的风景。这片绿意盎然的球场上,曾诞生了无数伟大的冠军,当然,也有无数黑马在这里创造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项恢复举办的顶级赛事,作为21分制的第一个“试验田”,作为国际羽坛的2005年收官之战,益阳世界杯注定会在国际羽坛史册中留下一个深深的印记,留下许多难忘的话题。益阳世界杯的举办,使国际羽坛最高级别单项赛事回复到八年前的“三大赛”完整竞赛体系,这对国际羽坛官方、各队将士乃至羽毛球爱好者来说,不啻于一个福音。由于众多外国高手的缺席,也由于中国队本身实力的强大,益阳世界杯赛全部金牌成为国手们的囊中之物。虽然这一结局的色彩有些单调,但国手们在“益阳战役”一一实现突破,足令中国队拥趸们额手相庆。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上海喜力公开赛荣膺ATP“年度最佳赛事奖” 上海喜力公开赛在ATP年度评选中被授予“年度最佳赛事奖”,这也是ATP授予国际巡回系列赛事的最高奖项。“自1998年以来,上海喜力公开赛凭借其出色的组织工作已经连续获得了一系列ATP颁发的奖项,”ATP执行副总裁德尔维特先生在颁奖仪式上说,“上海喜力公开赛获得‘年度最佳赛事奖’有一次证明了组织者出色的表现。”此前,上海喜力公开赛曾获得“最佳新站奖”(1998年)“最佳媒体宣传奖”(1999年)和“最佳赛事运作奖”(2000年)。  相似文献   

18.
麦延  唐诗 《羽毛球》2020,(4):22-25
2020年,全英迎来了她第110届期颐华诞的篇章。原本应该按部就班恭候各路羽坛大咖粉墨登场,隆重热烈地庆祝一番,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猖狂肆虐,英国也未能幸免,使得这项百年赛事也有了变故的可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各国的体育赛事渐次推延或取消。全英亦会因此而中断吗?在人们的猜测、争议中,110岁的全英如期而来,使得这项迄今为止历史最为悠久的羽毛球赛事也多了一丝悲壮。  相似文献   

19.
日子不经数,数着数着就到9月份了。与雅典人喜欢在最后一刻搞定一切的做法不同,中国网球公开赛更愿意遵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宗旨,将一切做在了前头。中国公开赛好比一个街心花园,曲径通幽,场馆建设、赛事运作、球员签约、赛事宣传和票务运作等任何一条小径都可到达花园中央,但错过任何一条小径都将会是遗憾。“北京”作为一个地名,已经超越了城市的概念,在历史的变革中渐变为一种象征、一种映像。而从今年起,中国网球公开赛将成为北京映像中的又一景致。  相似文献   

20.
一场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因此延迟或取消。进入3月,国内的形势已经明显好转,但国外却转瞬吃紧,尤其欧洲多地相继采取了紧急措施应对疫情。在此情形之下,几乎每天都有赛事被取消的消息传来,唯有第110届全英公开赛选择了如期在伯明翰举行。今年的全英赛来到了第110届,即使在疫情严重的状况之下,依然吸引来当今羽坛几乎所有的高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现场上座率,赛场内外的气氛热烈、紧张、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