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全部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执政党面临的一个严肃课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仍然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要做到把握好"一个前提",做到"两个正确对待",处理好"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嘉毅 《教育研究》2022,43(1):4-10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立场,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决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立场,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就是要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将人民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尺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前所未有地彰显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重大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定政治意识的本质体现。人民中心发展思想有其内在逻辑,它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基本内容,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要求,以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重要抓手,以党全面领导下的现代法治为根本保证,四者紧密联系,互融共生,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梦要依靠群众力量。群众路线是实践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和桥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始终坚持用群众路线铸就"中国梦",在依靠人民和造福人民中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汇聚强大的正能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一个具有自身逻辑系统的社会组织,学术性是其根本属性,学术发展是其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推进大学学术发展,应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具体包括:恪守"第一要义",一心一意谋划发展;明确"核心",坚持以人为本;领会"基本要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掌握"根本方法",做好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6.
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是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群众利益的根本途径,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坚持这条根本路线,坚决摘除形式主义之风、官僚主义之风、享乐主义之风和腐化奢靡之风这四颗"毒瘤",切实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
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发展指导思想及其特征,能为新时代加快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借鉴。回溯中国共产党体育思想演进的百年历程,体育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新民主主义时期以"体育救国"为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体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民",确立了"人民性"体育思想;改革开放后,体育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为实现"加强体育强国建设"的愿景,体育事业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发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指人民,即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是指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必须依托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必须以造福人民为目的。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党执政为民的观点、建设生态文明的观点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一脉相承的体现,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两个务必"旨在保持党的政治本色,体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精神法宝。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坚持"两个务必"的动力源泉,牢记党的宗旨是坚持"两个务必"的根本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坚持"两个务必"的有力武器,党内教育是坚持"两个务必"的重要途径,领导带头是坚持"两个务必"的有效方法。坚持"两个务必",就要坚定政治方向,牢记党的宗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党内教育,坚持领导带头。  相似文献   

11.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8,(2):1-1
<正>从"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和"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不难发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党中央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人民立场是党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为了人民"是人民立场之魂,"依靠人民"是人民立场之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人民立场之基,人民是社会主体为人民立场之源。打造公共交通社会治理新局,必须坚持人民立场,突出人民主体地位,积极谋求政府统领、市场调节、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的最大合力,畅通"最后一公里"之"末梢堵塞"。  相似文献   

13.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集中体现。新时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则,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坚持核心在“人民”、重点在“全”、落实在“过程”;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在于政治上是坚强保证、方向上是正确引领、道路上是必由之路、制度上是根本保障、方法上是根本依托。  相似文献   

14.
陈锋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4):107-111
胡总书记"七一"讲话蕴含丰富的人民主体观思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根本立足点是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现实生长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关键之点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精神动力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未来着眼点是寄厚望于广大青年,继续做好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回答了党"为了谁"的问题,表明了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党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回答"为谁服务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以什么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以为人民谋利益为中心,将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服务人民的出发点、内在要求、实质内容、首要任务、基本遵循、落脚点。而以为人民谋利益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必须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一切向人民负责的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高为人民谋利益服务本领、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为人民办实事和办好事。  相似文献   

16.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为我们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要求.本文拟结合作者从事的教育工作实践,就如何坚持和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作些探讨,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未来公有制社会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学". 回顾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未来公有制社会时就说过,未来公有制社会是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反杜林论》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就是让人民过好日子.随后他们又提出了"自由的联合体"的概念,在"自由的联合体"中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2015年11月政治局集体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地坚持这个根本立场",②习近平总书记这时已经将"人民性"讲的很清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一脉相承,都突出了人民性.  相似文献   

18.
彭泽平  曾凡 《教育科学》2021,37(4):10-18
中国共产党农村教育的百年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缩影,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先手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教育实践主要历经引领与改革、主导与调整、整顿与探索、深化与协同、治理与统筹五个历史阶段.百年来,党的农村教育实践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根本遵循,坚持"为农民服务",推进农村教育公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旨归.在新时代,党的乡村教育实践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统领下,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共建的格局中,构建"三治融合"的农村教育治理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阐述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把握住其着力点,具体说,其根本是坚持"一个引领",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其保证是完善"两种制度",即完善领导机制及规章制度;其关键是加强"三项建设",即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理想。百年来,随着社会与教育自身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内涵日益丰富,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公平思想体系。"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行动目标;"保证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践行教育公平思想的坚实基点;"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原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教育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