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志敏老师说:"语文教材不属于语文知识体系,它是一篇篇选文.每一篇选文仅是提供学习语言的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学习、理解、运用与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叶圣陶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些话都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例子"说,主要是针对两方面而言的.一是就语文教学的内容而言,是要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并非语文教学的全部,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舍的.二是就语文能力的培养而言,是要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平台,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例子,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平台和例子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正确处理文道关系,发挥教材优势,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要坚持“文道统一原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原则”。元朝人郝经说过:“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话精辟地阐述了“文”与“道”的对立统一关系,即道是文的内容,文是道的形式。课文就是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一定的语言形式的统一体。这是从教材本身看。再从教学方面看,语文教学包括读和写两个方面的内容。学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道德教育的要求和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的情感,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深厚,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一、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教学的关系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解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学习理解,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应用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根据课文的体裁特点,有重点的选择某一方面内容作为教学突破口,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我认为可以从教材主题入手,把握教材主线,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有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出现了轻视语文教材的现象,一是没有真正发挥好例子的作用;二是没能很好地认识教材例子中的作文因子。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呢?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的认识和素养;其次要改变考试方式。怎样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用足用好例子呢?弄清每册教材的编排规律和意图,努力挖掘教材例子的作文因子。从而改变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教得好必须拥有超过教材十倍的专业涵养。"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教育观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学习主体是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些原则问题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再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科学地实现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范慧莲 《青海教育》2010,(11):31-31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就不能老让学生盯在教材中的这几篇文章上。新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门课与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摄入语文课堂,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里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8.
如何处理语文教材的特点与重点●朱家林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独立成篇的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组成的。可以说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通过对一个个语文“例子”的分析、研究,使学生了解种种语文现象,认识种种语文...  相似文献   

9.
文本是个时髦的词儿,就语文教学而言,说穿了,不就是教材吗?教材如何利用,叶圣陶说得最明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与课改倡导的教材观是一致的:既考虑“例子”的典型性、示范性,又不该做“例子”的奴隶。用例子教,别教“例子”。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例子”的存在,误以为脱离例子愈远愈好。语文教学是如此,其它学科呢?  相似文献   

10.
文本是个时髦的词儿,就语文教学而言,说穿了,不就是教材吗?教材如何利用,叶圣陶说得最明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与课改倡导的教材观是一致的:既考虑“例子”的典型性、示范性,又不该做“例子”的奴隶。用例子教,别教“例子”。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例子”的存在,误以为脱离例子愈远愈好。语文教学是如此,其它学科呢?  相似文献   

11.
文本是个时髦的词儿,就语文教学而言,说穿了,不就是教材吗?教材如何利用,叶圣陶说得最明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与课改倡导的教材观是一致的:既考虑“例子”的典型性、示范性,又不该做“例子”的奴隶。用例子教,别教“例子”。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例子”的存在,误以为脱离例子愈远愈好。语文教学是如此,其它学科呢?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对这些例子的分析、研究,让学生了解种种语文现象,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立足课本,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对教材予以适当变通。理解教材要"实",处理教材要"活",只有如此,才能使教材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著名课程专家王荣生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给我们指向。  相似文献   

13.
<正>"看图学文"这类课文是小学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分布在各册教材中,尤其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上好此类课文,就要明确此类课文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教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就教学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谈谈我对看图学文教学的几点做法。一、指导观察,了解课文"图"与"文"是看图学文教材的两个要素,因此教好这类课文的基本策略就是正确处理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在课堂上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学语文。”当今语文教学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进行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决不能只限于课堂上学语文教材,我很推崇“大语文”教学观,力主广辟语文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订阅多种报刊杂志,养成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文章,当它被选人语文教材时,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向读者传递信息,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它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是怎样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的深刻涵意直到我教了多年的实验教材之后才慢慢体会到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帖而成。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却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回顾工作之路,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活”主要体现在这几点上。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共讲了六点,这六点所涉及的问题,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这是语文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语文教学就会走样,语文学科的性质就会被歪曲,语文  相似文献   

18.
熊建湘 《教师》2012,(7):75-76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几乎所有与教学有关的活动都有反思的必要,笔者认为应主要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及语文教师的特性要求进行反思。1.课堂学习内容的反思我们提倡"要打破唯教材中心论","教材是一个例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是一个"例子",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如何使这个"例子"更加典型,更加吻合中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这其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拟从"梯度"、"信度"、"效度"和"量度"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对语文教材编写的一点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读书笔记的理性之思(一)阅读的底色——心灵丰盈教语文为什么一定要注重阅读?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一定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课文是"例子"。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我们要花大量的精力研究语文学科教学的技术。叶老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每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不是学习的目标,借助这个"例子"让学生积累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