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外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提高校外教育管理和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校外教育应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来确定教育内容、方式;再次,承担校外教育任务的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要与学校保持经常联系,做到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2.
校外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我之见,不能为了赶时髦而把校外艺术教育简单地说成是素质教育,更不能把两者划等号。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校外艺术教育仅仅从属于素质教育。但是,现在把校外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混为一谈的屡见不鲜。较为典型的有以下两种:第一,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许多家长的确认识到了素质教育对当代少年儿童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但家长在积极配合实施时,就可看出其认识上的误区。例如一位家长送女儿到少儿发展中心说:“现在对小孩要进行素质教育,不学点琴棋书画,长大后人家要说这小孩没素质,没修养……”第二,许多学校…  相似文献   

3.
制约校外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校外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校外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当前北京校外教育存在规划与建设不尽合理,单一纵向管理体制不适应现在多元结构校外教育体系,管理法制建设不配套,投入不足与机构及设施封闭等问题。北京校外教育的规划和建设应与城市社区的发展规划相适应,加强对近郊区的校外教育资源配置;校外教育的管理组织在结构上必须改变封闭的、单一的组织结构,增加其横向的社会组织成分,提高对目前多元成分的校外教育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加强各种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北京校外教育的发展走向应是社区化、社会化、优质化及经营化。  相似文献   

6.
正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是大家的共识。如何抓住时机,利用契机,扬长避短,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所普通高中面前的共同课题。近年来,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坚持从校情出发,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尊重办学规律,回归教育本原,形成了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创新德育载体、构筑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特色为主要阵地的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教育问题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有关教育的话题已经成为了当下热议话题。校外艺术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课余时间课外的关于艺术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水平;而素质教育就是教育改革一直提倡的有别于应试教育,提倡全面开发,更注重培养个性和基本素质等。本文以少年宫教育活动为例,通过全面分析校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在校外艺术活动中渗透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叶姗姗 《林区教学》2012,(2):109-111
校外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淮安市某小学的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接受校外教育已趋于普及化,而教育成效则呈现喜忧掺半态势。为更好地推进城市小学生的校外教育,家长应转换对子女面面俱到的发展期待,应给予子女充分的学习选择权,应适度减少子女接受校外教育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校外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教育功能不断完善,在人才培养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加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形势看,校外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有必要进行理论研究.以对校外教育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尝试对现代校外教育的功能定位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校外教育发展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名思义,校外教育指的是针对青少年的学校外与学校后教育。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的反思和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校外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校外教育的定位不准、校外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校外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亟待人们关注和研究的新领域。笔者认为,针对我国校外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在其发展思路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日本校外培训机构学习塾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以政府科学治理校外培训市场为先决条件,以教育领域出台的政策法规为基本保障。2000年以来,伴随日本学力政策的转变,学习塾得到社会认可,为提升学生学力、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及促使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日本政府引导和支持学习塾与学校教育开展合作。这包括派遣学习塾讲师提供课余辅导,允许学习塾涉入学校运营,开展学习塾面向学校教师的研修培训;同时,学校可以引入学习塾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创建"免费塾""公费支援型学习塾"等新样态学习塾。伴随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合作,日本学习塾逐步走向公益性和多元化,这推动了日本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柳梅 《吉林教育》2007,(7):77-78
不久前,本人有幸赴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育文化交流。在日本期间我们考察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一所高中,走马观花地看教育,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家庭致力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使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有效地落实。  相似文献   

13.
张培寅 《成人教育》2011,31(4):43-44
文章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摆脱“学历教育”束缚、突出技能培养、实施“分类施教”、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学生在校期间“收益最大化”等回归职业教育本原的观点和措施建议,以期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北宏 《上海教育》2014,(25):55-55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申办和筹办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2届学生运动会于2014年7月28日在上海开幕,并于8月2日落下帷幕,整个赛事隆重、筒约又不失热烈。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其根本要求就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以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校外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外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笔者就校外教育的点滴思考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承祥 《学周刊C版》2014,(1):179-179
正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转变的一大特点。在长时间的传统教育过程中,我们慢慢地发现了其中的弊端,而且这种弊端在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前进和发展。因此,教育部下大力度快速地推进素质教育,彻底地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迎接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人士和家长也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并且接受素质教育的模式。农村由于自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素质教育?怎么推行素质教育?这大概是近年来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各个教育机构无法忽视、无法回避的话题。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素质教育却仅仅停留在口头阶段,所谓素质教育不过是画中饼、水中月而已。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教育部门和社会对素质教育呼唤、推行已经十几年,为何收效甚微?原因可能还是应试教育的羁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校外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教育功能不断完善,在人才培养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加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形势看,校外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有必要进行理论研究.以对校外教育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尝试对现代校外教育的功能定位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校外教育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制度化和体系化,在青少年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也遭遇了诸多的困惑和挑战。首先,结构设置多样化引发的体制变革是最根本的问题。由于机构发展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定的不同步性,导致体制建设所包含的相关的规范要求不明确、不完善,使我们不能在原有的体制中解释现实问题,由此造成了校外教育机构内部缺乏彼此的认同,外部缺乏分层分类的管理,使得校外教育体制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真实的"幻像"。其次,从概念界定及其使用语境的变迁,分析校外教育社会建构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可以看到校外教育概念的提出最初是从机构设置及其开展的活动来考虑问题的,至于这类机构的归属和教育功能的独特性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明,中国校外教育的产生并不是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视域中去规划和建设,而是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基于社会政治制度建设的需要,基于解决当时青少年成长环境出现的问题,给青少年提供的一种带有时代特点的教育制度安排。最后,从政策调整中所体现的价值选择来审视校内外教育的关系,探讨校外教育功能的预设,可以发现校外教育之所以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在学校教育牵制下与学校课程保持衔接和互补,并在活动方式上趋同于学校教育,既是政策干预的结果,更是政策不完善的反应。21世纪以来,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政府已经作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调整,将校外教育界定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实际上是在人的发展语境中讨论问题,强调的是校外教育育人的独特性,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完整地了解社会,在参与和体验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