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真想跟国内选秀比赛中那些喜欢“耍怪”的选手、喜欢“作怪”的公司、喜欢“捧怪”的媒体和喜欢“看怪”的观众大喝一句:别再糟蹋人糟蹋音乐了!  相似文献   

2.
问:我看过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写的一本书《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其中有一篇叫《唱出自己的风格来》,请你谈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自己的风格? 答:我也看过这本书,从唱出风格到写出风格,隔行不隔理,有同感。做一个新闻记者,手中的这支笔,要有自己的特色。一个报社有几十、几百名记者,如果每个人都善做一样“风味名菜”,版面上就会是丰盛的“宴会”。所以说,当记者要培养自己的风格。问: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呢? 答:我看有这样三点:  相似文献   

3.
屈指算来,我搞宣传报道工作也有十个年头了,发表的稿件有厚厚的几大摞。作品不仅多次在《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而且还30多次获奖。我写稿的体会是:把自己当“读者”。写稿是让读者看的,不是作者去卖弄才华,因而把自己当“读者”,作品的好坏优劣一目了然。如果自己都觉得味同嚼蜡,往报刊投稿自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在写稿时,十分注意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时常将自己放到读者的位置,读者喜欢“吃”什么就“端什么”;在撰稿时,不贪大求全,需要三言两语的,决不穿靴戴帽;有必要“洋洋洒洒”…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稍稍回忆我几年的新闻之旅,莫不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感。 当兵第二年,我就斗胆拿起手中这支笨拙的笔,小心翼翼地  相似文献   

5.
我很怀念自己初上网的日子。那时我对网络充满了好奇,刚进聊天室时,那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十七岁,一个充满阳光和快乐的纯真年代。 我进入聊天室时,在线人数最多也不到8000人,而我们的聊天室里只有12人,多时也就20人左右。喜欢聊天的人几乎都习惯了只进自己常来的聊  相似文献   

6.
官海浮沉叹     
我的这支笔,于23年前写了篇报告文学《栽摇钱树的人》,被写的主人翁第二年栽倒在刑场上。朋友、同事、同学们遇见我说:“你的笔杆子真厉害!”一语双关。居然有好事者说,凡有对本单位领导不满者,需隆重地请我去为其歌功颂德,我一写那领导就必然会倒台!年复一年,我写文章无数,不少朋友向不认识我的人却这样作介绍:“这就是《栽摇钱树的人》的作者,  相似文献   

7.
人都是有影子的,就像都有灵魂。然而,人们对待影子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有的人总想摆脱自己的影子,不情愿我走影子也走,总是藏着、盖着自己的影子;有的人把影子当做一面镜子,在反观自己影子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也有的人喜欢与自己的影子醉醉地厮守一生,甚至用长长短短、胖胖瘦瘦、曲曲弯弯等各种姿态的影子丈量自己。对借鉴这三种处世风格写作的人来说,我习惯于称第一种为“无影子的写作者”,第二种为“带着影子的写作者”,第三种为“用影子写作的人”。在我看来,“无影子的写作者”崇尚客观记录,其遵奉的“规矩”是“用…  相似文献   

8.
“从众”     
所谓“从众”,照我的理解,就是景行景从,追随大众。自觉而坚定地把自己视为人民大众中的一份子,言行举止,莫不以大众的意志为准绳。面对芜杂的世相、混沌的市场,何去何从一时迷糊之际,惟有一条原则恪守不悖,那就是:大众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大众反对什么,我就反对什么。绝不自命不凡,非要保持自己所谓的独立性不可;对生活中的“一小撮”状态,有一种发乎本能的厌弃、乃至恐惧。  相似文献   

9.
我36岁读研究生,1991年毕业后进了北京体育大学。我喜欢教学,也喜欢体育活动,很快就融入了新环境。过不多久,有年轻的体育老师问我:“你怎么跟搞体育的合得来?”我憋了半天答了一句:“体育也是哲学。”没想到他们立刻把我当成了自己人。  相似文献   

10.
回家     
不知何时起,我习惯了以一个“清贫书生”的身份回家。总是在搭上公交车后,发现我口袋里只剩下了可怜巴巴的几角钱。心里那份沉重,足以让我感到不安。坐在公交车里,耳边充斥着“多重多重的心情今天都放下,多远多远的路程今天都回家”,鼻子一酸。但想到回家后的那一顿可口的饭菜,想到能把X、Y、Z暂时锁进书桌,心中不觉欢喜地打起了小鼓。其实最重要的是我喜欢回家时家里人忙里忙外的一种氛围。它让人感觉到一种温馨,一种甜美。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像小偷逃离作案现场一样逃离学校的。只知道临走前对着镜子理了半天的妆,但回家后早…  相似文献   

11.
算起来我在松藻矿区业余“爬格子”也有30余年了,被松藻矿务局的同仁们誉为“老笔杆”。两年前,听说电脑那玩艺儿可以告别纸和笔,我就到打通煤矿一位文友家实地考察。果真如此。他的业余戏剧小品的创作都是运用电脑而成,看得我心里怪痒痒的。有了购买电脑的念头,但总担心自己的年纪大、手指笨拙、学不了电脑。从《电脑报》上读到了著名作家王蒙关于克服困难学电脑,《告别纸和笔》的经过,令我鼓舞和亢奋。于是我把买电脑、学电脑、用电脑的想法与老伴商量。老伴一听说用电脑写作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写作效率,当即表态,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7,(1)
人生是一支笔。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他用人生这支笔,饱蘸自信、热情和勇毅的墨汁,为自己画出了一道美丽的成功轨迹。他,就是《渭南日报》记者王文。(一)1993年底,王文被借调到当时改日报的《渭南报》从事新闻摄影报道工作,实现了蓄之已久的记者“梦”。短短两年...  相似文献   

13.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这分别大概就在于前者全凭感情.而后者却要靠理智。凭感情读书的人.全靠自己的好恶去选择.因此,他所读的书,范围就比较狭小。尽管也许在这狭小的范围之内.他有精与深的可能.但他只能“渊”而不能“博”。  相似文献   

14.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时代,我曾酷爱创作,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觉得自己是个浪漫的人,爱抒发情感,爱编一些感人的故事试图打动人.出版了几本集子,获了一些奖,不免有时把自己当成一个小说写作者,一个诗人. 但是大学毕业时,我并没有继续做文学青年的梦,而是决定当一名记者.只因这份职业不但会让我依然拿着笔,而且这支笔将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中,比以前搞创作更加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6.
“梦花”。说的是西汉马融勤奋好学,一次梦见自己走进了一片树林,看到四处花团锦簇,就摘而食之。次日一觉醒来,再读天下文章诗句,无所不知,被时人誉为“绣囊”。于是,后人就用“梦花”一词,来比喻文思大进。“梦笔生花”。说的是大诗人李白曾梦见自己用的笔头上生花,从此才情横溢,文思潮涌。这便是今人常说的“梦笔生花”的来历。“梦失其笔”。说的是南北朝文学家江淹,少时孤贫好学,也曾梦人授五色笔,从此才思敏捷,文章扬世。其晚年又梦见一位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此后再无佳句问世,给后人留下了“江郎才尽”的典故。其…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大雪纷飞的季节,我拎着一大包酷爱的书籍走进了军营。忙里偷闲,我就喜欢读书。读到精彩之处,还情不自禁地掏出笔写几句,发发感慨。于是,我这个新兵连的“书痴”很快就出了名。新兵连长、指导员委我以“重任”,让我担任黑板报“主编”。 新兵集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了省军区宣传处当打字员。从那时起,我开始写新闻报道。没有人分配我这么做,我就是喜欢干新闻报道这一行。我经常把自己关在微机室里“闭门造文”。结果上百篇稿子全进了编辑的废纸篓。但即便是这样,我那股爱写作的热情劲儿一点也没减。特别庆幸的是,处长、…  相似文献   

18.
去年冬天,当我踏上去福建采访的路上,我就暗自思忖,福建是改革者驰骋的天下,我何不用手中这支笨拙的笔热情歌颂改革的成就呢? 这个想法也符合我当时的心境。前几年,我的目光注视着改革中的阻力,和其他同志合作,写了几篇批评性的报道。我深感批评性报道采访之难,写作之难,发表之难。人被弄得疲惫不堪且不说,心情也长时间处在烦闷之中。扔下沉重的笔,用轻松的语调歌颂改革的大好形势吧,我念叨着这句话登上南下的列车。然而,事与愿违。从福州到厦门,我对改革的采访几乎是在凝固的空气中进  相似文献   

19.
电视的水土     
周云龙 《今传媒》2005,(12S):107-107
湖南人自称他们有三大怪:没有辣椒不成莱,嘴里嚼着木头块(槟榔),说起话来像老外。我还要给他们添上一大怪:经济不咋的,文化跑得快。不过,要数跑得快的文化,还得首推湖南的电视,因为几年之前国内就有“电视湘军”的说法了。  相似文献   

20.
谈采访之道     
谈一点采访之道,究竟从何谈起?还是结合我几十年来亲身经历的工作实践来谈,比较实际.讲亲身经历,有些人总喜欢讲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几段,却忌讳自己也有过"走麦城"的一段.我想一反此例,就从自己在采访工作实践中的失败谈起.一九三○年我在上海法租界马浪路(今马当路)私立通惠当小学教员,曾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到附近私立民治新闻学院读书,这个学院规定两年毕业,而我仅仅读了一年书.一九三一年暑假将满时,院长顾执中先生介绍我进上海《新闻报》工作,当时他是该报采访科副主任,兼编随报附送的星期画报.刚进报馆时我不是去当记者,而是做他编辑画报的助手.真正开始当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