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螟成虫产卵量大,幼虫对多种作物均有危害,对玉米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危害玉米的茎、叶、穗、籽粒,轻则影响玉米光合作用、营养传导、籽粒不饱满并发霉,重则玉米秸秆折断致使整株作物死亡,从而导致玉米产量骤减。玉米螟较难防治,笔者根据近年来田间观察及大量研究成果的研读,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机械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对玉米螟的防治技术总结出一些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宫锡鸿  王荣花 《预测》1995,14(6):62-63
“S”型曲线在预测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中的应用宫锡鸿,王荣花,张翠玲(山东省乳山市植物保护站264500)(乳山市农牧局)1问题的提出二代玉米螟是乳山市夏玉米穗期的主要害虫。乳山市的夏玉米面积历年都在25万亩以上。搞好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的预测,对于搞好...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是我国很多地区比较常见且危害相对较大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它可以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多,会造成大量的粮食损害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其主要的侵害对象是我国年产量较大的玉米,它可以使玉米秸秆产生倒伏空心等等不良现象。玉米螟分为不同的种类,近年来各个地区都在防治玉米螟虫害的工作中取得了较长远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是我国很多地区比较常见且危害相对较大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它可以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多,会造成大量的粮食损害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其主要的侵害对象是我国年产量较大的玉米,它可以使玉米秸秆产生倒伏空心等等不良现象。玉米螟分为不同的种类,近年来各个地区都在防治玉米螟虫害的工作中取得了较长远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是我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之一,玉米螟虫一年在我地区发生两代,每年由于玉米螟危害造成粮食损失5%-10%左右,严重的年份能达到20%,为了减少损失,近几年认真开展了对玉米螟虫的防治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防效。本文对我地区玉米螟虫发生时期及如何安全防控取得的经验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玉米病虫害防治研究史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每年因病虫危害损失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3左右。中国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期;50年代以后取得较大的进展,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80年代以来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治协作蔟关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     
虫咬丰年吗?在我国广大的玉米产区,每到玉米抽穗以后,常常会发生折杆断穗的现象。走近一看,茎杆上还有许多洞孔,洞口常有大量碎屑和污物堆积。如果把这些玉米杆剥开,就可以看到为害玉米的是一种白色的肉虫——玉米螟。有人不相信玉米受螟害之后会减产,他们说:有虫的玉米不是还照样结穗吗?虫咬丰年!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许多科学工作者比较了有虫玉米和无虫玉米的果穗重量,发现在一株玉米上,每增加一头玉米螟,产量就损失约1-5%。而且  相似文献   

8.
光肩星天牛是黑龙江省重要蛀干害虫,具有发生面较广、危害较重的特点,防治较为困难。分析了该虫的危害规律、危害加重的原因,重点探讨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螟危害加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为有效防治玉米螟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舞毒蛾是世界性重要食叶害虫,主要危害阔叶树和针叶树。此害虫在黑龙江省每年均大量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舞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在防治上分析了5种农药的毒杀幼虫效果,筛选出了2种农药作为防治常用药剂。  相似文献   

12.
浅析杨树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可以做为用材林、防护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受病害、虫害危害比较重,本文主要介绍杨树枝干病害、杨树天牛病害、杨树食叶害虫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植物害虫危害农作物造成减产,为防治害虫使用化学杀虫剂,极大地污染环境,殃及人畜健康、杀死害虫天敌等弊瑞。因此,迫使科学家另辟蹊径,寻求新型“绿色杀虫剂”,而采用高新技术综合防治虫害,是21世纪防治农业虫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桂跃 《科技通报》1998,14(2):143-146
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的研究,明确了在心叶末期前90%的幼虫集中在雄穗中,抽穗后才分散转移,大多数幼虫分散到中部和穗部,占总虫数的60%左右.经不同时期防治试验表明,在春、夏、秋玉米连续种植,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区,在心叶末期防治的基础上,在吐丝期再防治一次,才能有效地减少虫量,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西藏科技》2006,(2):64-64
蔬菜地下害虫主要危害蔬菜的地下部分,常造成伤根、死苗,以至缺苗断垄。由于地下害虫潜伏危害,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其规律来防治。多数地下害虫具有较稳定的生态环境,生活周期长、迁移性弱,还具有随地温变化垂直活动的特点,在春、秋两季形成危害高峰。若环境因素改变或人为干扰,则种群密度会自然下降。因此,在综合防治策略上,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使其生态环境恶化,辅以化学防治等措施。农业防治措施轮作换茬蝼蛄、金针虫等喜食禾本科作物,在这两种害虫严重发生的地块,可实行禾本科作物与双子叶作物轮作。蛴螬多喜食双子叶作物,有些种类特别嗜食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能明显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6.
<正>赤眼蜂(Trichogrammatid)是一种常见于农业生产中的卵寄生性天敌昆虫(包强等,2015),其寄主范围广泛,在用于玉米螟、水稻螟虫、甘蔗螟虫等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工作中防治效果显著。其原理是在害虫爆发期将大量蜂种有规划的投入到田间,雌蜂将卵产于寄主害虫卵内,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消耗掉寄主卵内营养,从根源上解决害虫繁殖速度过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的陈锦德来信问,猪咬尾是怎么回事,应怎样进行防治?据有关专家介绍说,猪咬尾是同类残食或异食癖的一种表现,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是蛋白质不足或过剩,另外,饲养环境过密,光照过强、过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际,谈谈大庆市榆树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 Hubner),是一种食叶害虫,主要危害落叶松人工林,以幼虫取食叶肉,大发生时,林分呈一片灰白,渐变黄褐色,尤如火烧一般。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带着筒巢在树干、树枝、芽苞附近或叶层下越冬,在此介绍了该虫在佳木斯地区的发生分布、生物学特性以及无公害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黑粉虫属于鞘翅目拟步行科昆虫,全身颜色呈黑褐色,是种危害仓贮粮食的害虫。据有关专家化验分析,黑粉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为全面,特别是胱氨酸的含量是黄粉虫的15.6倍,是蜈蚣、蛤蚧、林蛙、蟾蜍、穿山甲等食虫特种动物的首选天然营养饲料。 1.黑粉虫的收集野生黑粉虫的幼虫和成虫白天大多潜伏隐藏在室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