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研究并与国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的踏板准确率、助跑速度利用系数较低,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也较多,第一跳身体重心腾起角度较小、腾空时间较短,影响第一跳的距离和下面两跳成绩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兰茹  张妮 《考试周刊》2010,(43):142-143
本文以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滑步技术的速度节奏为着重点,分析、研究滑步阶段蹬摆动作身体重心和铅球的速度变化对滑步技术速度节奏的影响。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的蹬摆技术不够完善,铅球最高速度和重心最高速度差值大,从而影响到滑步过程中人体的移动及过渡步和最佳投前姿势的形成。认为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的滑步技术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七项全能运动是由跑、跳、投组成的综合性独立竞技项目.我国在这项运动上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成绩仍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间存在一定差距.研究表明:世界优秀运动员属于全面的“全能型”,中国优秀运动员属于以跑、跳为主的“全能型”,在身体素质上,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力量和速度耐力上要好于中国优秀运动员.探讨了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选材及训练问题,为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赶超世界水平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余伟峻  刘露  孙毅 《台州学院学报》2012,34(3):70-75,80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录像拍摄及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第十二届世锦赛(柏林)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相应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均采用“长一短”模式,但世界优秀运动员助跑一步质心速度高于倒数第二步,而我国运动员则低于倒数第二步;(2)当前大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仍然比较注重单足跳的远度,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距离与世界运动员差异较大,因此掌握合理的跨步跳技术动作、适当提高跨步跳距离对于我国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3)水平速度损失率在三跳过程中随着跳次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不适宜的起跳角和相对较弱的腿部力量,导致我国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国内外部分世界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及年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绩在15m以上的优秀运动员大多以均衡型技术为主;与国外相比,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个人最好成绩年龄较小,年龄稍大成绩则出现下滑趋势,整体的运动生涯短暂.因此,我国应调整技术类型,多采用平跳型技术;在运动员较早取得个人最好成绩的同时,保证大赛事的参与次数,以不断完善技术动作和延长运动员生涯.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统计等方法,对轻量级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优秀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模型,其具体内容为髂宽指数、克托莱指数、上臂松紧差、前蹲、左握力、纵跳6项指标。构建了优秀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均值模型、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标准的选材模型,为轻量级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的各分段50m成绩与总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分段50m与400m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当今世界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速度分配的基本特征,以为提高我国女子400m运动成绩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女子撑杆跳高曾经是世界一流水平,但现在却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我国优秀的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李彩霞参加广州亚运会的比赛视频与国外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伊辛巴耶娃参加08年奥运会和打破5.04米的比赛视频的助跑时间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她们助跑时的技术特点,找出她们的不同点,为提高我国优秀的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世界优秀跳远选手刘易斯和埃米扬的典型两跳为参照,分析了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在助跑速度、绝对速度、速度利用率、腾起角度与两选手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近期内练就刘易斯一样以速度见长的技术特点(低跳跃型)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适度调整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的比例,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增大腾起角,走埃米扬力量见长(高跳跃型)技术之路,是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100m栏、400m栏运动员竞技年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跨栏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世界选手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中国优秀女子跨栏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区间为20—25岁,比世界要小3—5岁,我国女子跨栏运动员多集中在22岁,且退役较早。在100m栏、400m栏项目之间,我国女子运动员竞技年龄的差异也存在显著性,且出现400m栏竞技年龄小于100m栏运动员年龄这一特殊现象。对此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优秀女子跨栏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保持良好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何强  何钢  史琳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2):68-73,93
为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对87名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女子摔跤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臂长、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低和腰臀比值较低的形态特点;不同体重级别的优秀运动员在身体长度、宽度和围度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身材比例和体脂含量上较为一致,身体充实度比值也较为固定,具备适应项目竞技需求的共同形态特征;与世界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不存在差距,具备良好的身体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落后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收集国内外重大比赛资料,从三级跳远的速度因素,各跳之间的相互影响,三级跳远比例与成绩的关系及平衡能力和摆动技术等技术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训练体系,从而制约着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应对策,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从事女子三级跳远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说明影响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训练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和个人自身等因素的结果。希望通过此探讨研究,能对延长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及进一步提高女子短跑成绩等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中速度的变化、支撑腿的缓冲、摆动腿的摆动、落地角、起跳角、重心腾起角等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踏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向上起跳的垂直速度小;踏跳支撑腿膝关节缓冲大,摆动腿后摆不积极,前摆不充分;着地角较小,产生的制动力大,这些都对后两跳的成绩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3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立体定机摄影摄像测量方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滑步阶段的技术特征进行运动学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我国3名女子铅球运动员蹬离地面时右小腿与地面的夹角较大,左脚后摆较高;在蹬摆过程中摆动腿的垂直分速较大,垂直冲量增大,身体重心水平分速度减小;铅球最高速度与重心最高速度差值过大,影响滑步阶段人体的水平移动与最后用力阶段投前姿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对参加2003年8月城运会达标赛女子跳远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最佳跳次的技术录象进行分析,结合专项理论,并与国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统计数据对比,把从倒数第二步离地至着板起跳作为研究的范围,旨在探讨与研究跳远助跑与起跳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为提高跳远成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的女子跳远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涛  刘亮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8):117-118
运用文献资料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运动学因素与专项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运动学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分析,为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全跳失败.经过前两跳后水平速度已经明显下降,因次,在跳跃阶段要充分利用剩余的水平速度,尽可能提高垂直速度,以获得一个较高、较远的腾空轨迹,从而获得最大的远度.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全盲运动员李端的跳跃阶段的技术参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李端在跳跃阶段起跳腿着地瞬间躯干前倾角较大、膝角较小、分腿角较为合理;李端腿部力量相对较弱,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髋角缓冲幅度较小;李端跳跃起跳腿离地瞬间膝角、起跳角、分腿角偏小;李端下肢爆发力不强,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跳跃起跳的缓冲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我国女子100米栏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拟就中外优秀女子100米栏运动员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差距,为改进运动员的技术,提高我国女子100米栏运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著名运动员的运动年限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保持高水平运动的年限绝大部分短于国外中长跑女子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