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晓、熟悉《水浒传》的情节,是开展《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了解文本特征,是深化《水浒传》教学内容的依据。《水浒传》的文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魔幻+现实”——贯穿《水浒传》情节的一条主轴;情节错讹——特殊成书过程导致的必然结果;人物评价——毫不隐讳的秉笔直书。只有弄清《水浒传》的文本特征,才能科学进行《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研究《水浒传》的大多学者都认为,《水浒传》的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环环相扣,互相贯连,形成珠串式线形结构。仔细研究之后,可以发现,《水浒传》的结构并不是单一化的直线式结构,不同人物的传奇故事之间的连接除了勾联式之外,还有纵横交叉、包孕式等。而在人物传记的结构安排和布局上,实现了纵横曲直的情节结构。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以其塑造人物形象之鲜活生动,运用白话之纯熟精妙,思想内涵之丰富复杂,确立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并与《三国志演义》一起奠定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从文本研究角度去解读《水浒传》,会发现它与京杭运河有着颇深的渊源。本文拟从梁山泊地理风貌、《水浒传》作者籍贯、《水浒传》中地名、景物、饮食风尚、语言特点等角度剖析《水浒传》与京杭运河之渊源。  相似文献   

4.
明清是我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明清小说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起构成了纵贯中国文学史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国内外学界对明清小说尤其是《水浒传》的研究经久不衰。今年,首届中国(梁山)天下水浒论坛的成功举办,掀起了专家学者对《水浒传》的新一轮研究热潮。为给专门从事《水浒传》及其它明清小说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对明清小说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讨论交流的平台,本刊特开辟"《水浒传》与明清小说研究专栏",将不定期集中刊登国内外有关《水浒传》及其它明清小说研究的精彩论文。本刊真诚欢迎专事《水浒传》及其它明清小说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不吝赐稿(字数尽量控制在1万字以内,特殊稿件可不限字数,专栏文章稿酬从优)。  相似文献   

5.
吴子林新作《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以深层的历史文化视角,立足于对金批《水浒传》的文本细读,将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互贯通,进行了整体性、体系化的美学阐释,为我们探寻金批《水浒传》的美学魅力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从揭示《水浒传》的主旨出发,提出以"生存论的还原法"直面文本,正读《水浒传》。从三个角度分析《水浒传》的主旨:梁山队伍的斗争不是农民起义;梁山队伍的斗争革命性不强;梁山队伍"替天行道"口号的作用是抬高自己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正义性。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批评尤其关注男性作家创作的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重新解读和评价《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揭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倾向,典型体现便是作者对"荡妇"与"男人婆"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文化根源是男权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是《水浒传》塑造林冲形象的关键回目.此回中,林冲的形象开始从"忍耐"向"反抗"转型.究其背里因缘,颇多论者将其归聚于陆虞候等人对林冲连环而颇为险恶的迫害.此说固然无碍,但细味文本,笔者发现,在林冲性格的逆转过程中,酒家李小二亦饰演着重要角色.为便于周全与申论,本文先从李小二的心理说起.  相似文献   

9.
刘蕾 《海外英语》2013,(23):151-153
赛珍珠在其英译《水浒传》中运用"异化"翻译策略,违背通顺原则,抛弃透明话语,拒绝制造作者在场的幻觉,凸显源语文化的异质性。从翻译动机、文本选择和话语策略等方面探索《水浒传》英译本的"异化"翻译特点,与施莱尔马赫使用的"异化"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赛珍珠的"异化"翻译策略超越前者的"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局限性,有助于典籍英译文本为大众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以《水浒传》在明清时期的刻本插画为依托,来对小说中“李逵”这个重要人物的形象演变历程进行研究,既追寻和探索李逵从小说文本到图像具体化的历史路径,亦试为《水浒传》刻本插画整体研究提供一个以小见大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明清章回小说之所以形成自身特有的面貌并成为经典,得益于小说"评"、"改"一体的形成方式,这一现象是评点这一文学批评形式对小说文本的"再生"。在《水浒传》诸多版本中,双峰堂刻本、容与堂刻本、袁无涯刻本和贯华堂刻本的评点者都是在改写小说的基础上对小说进行评点,并在不同层面上促进了《水浒传》经典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水浒传》对扈三娘形象塑造的文本解读中,理出作者的女性观是由褒扬渐变为中庸。又从文学四要素的角度探析造成作者女性观渐变的原因——在那样的"世界"中,面对那样的"读者","作者"不得不戴着镣铐创作"作品"。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互文性理论,尝试分析《忠臣水浒传》之于《水浒传》的仿作和戏拟。山东京传的《忠臣水浒传》通过对原作《水浒传》情节的直接引用、转换引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组合拼贴等,与原作发生多重层面的互涉关系;并且通过互文性的叙述手法,超越了原作《水浒传》的主题,使小说文本获得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3月23日,笔者在第三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课堂展示研讨会上,观摩了刘恩樵老师的研讨课《柳叶儿》。这节课的基本流程如下:(1)教师朗读文本,学生听读。(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话题——"你觉得,在《柳叶儿》中作者对‘那年月’有着怎样的感受呢",课堂得出结论——"文本中的‘苦’、‘乐’、‘涩’可以概括作者对‘那年月’的感受"。(3)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活动一: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老子》有着职业文化背景,而不是一个原创性的个人文本。《老子》八十一章按其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其理想形态可归结为一个由"原文本"和它的阐释、引申部分共同构成的传释性结构。《老子》"原文本"应是"语"的一种辑本,可能采自前代各种"语"文献。而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祝解》类文献,在功能和形态上对《老子》有着影响。辑录训诫式的"语"并对之进行阐释和引申,是大祝的职业性工作,《周祝解》是其职业文献。老子认同祝史文化中以"语"训诫他人的传统,并因此而采用《周祝解》类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后水浒传》是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续书,这部续书不论在思想、情节、结构方面都对原著有继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后水浒传》与《水浒传》的比较阅读探讨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水浒传》中道教内容众多 ,道教色彩浓厚 ;道教在《水浒传》中起着贯串情节结构和思想支柱的作用 ,使作品体现了神话的文学化和再造神话的文艺思想和道教精神  相似文献   

18.
继承:"酒"中自有真韵味离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我没有急于试教,而是静静捧起课文,用心细品文本:《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课文记叙了武松趁着酒  相似文献   

19.
《后水浒传》是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续书,这部续书不论在思想、情节、结构方面都对原著有继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后水浒传》与《水浒传》的比较阅读探讨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人公,当前对其研究不可谓不详。但对于水浒故事流传过程中就已经产生的宋江字"公明",以及到了《水浒传》才赋予宋江"面黑"的介绍一直以来缺少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水浒传》的作者是按照瘟神的意蕴塑造宋江这一人物形象,这也是《水浒传》开始便铺张扬厉叙写瘟疫的原因所在。如此,宋江字"公明"以及"面黑"的介绍便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这也可以从小说的结构布局、创作意图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