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薪金动机逐步弱化,学业及就业创业能力发展的勤工助学动因逐渐突出。通过对重庆市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时间控制、行为内容、价值取向、制度规范等内容进行问卷调研,并对比全国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大学生勤工助学存在社会失范现象和潜在风险,有损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需要,亟需教育治理。结合大学生及教育工作者、勤工助学岗位负责人的访谈分析,提出纠偏大学生行为失范、维护大学生学业发展、更新勤工助学制度的教育治理建议,以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远因和近因进行分析,对外语专业大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行为的异化进行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剖析,运用调查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将勤工助学趋利行为危害进行了解析。从辅导员工作角度提出:三级管理,四部门联动的应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1000名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勤工助学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经济不发达地区多数大学生家庭月均生活费偏低,勤工助学是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来源。但勤工助学的机会和岗位太少,学生对勤工助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能力欠缺。同时,在勤工助学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为此,要拓宽大学生勤工助学途径,端正大学生勤工助学思想和态度并提高大学生勤工助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重要基地。本文从贫困大学生自身、高校图书馆、读者三方面入手,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对高校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高校勤工助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勤工助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对H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大学生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的持续推进,高校资助育人也向多元化发展。当前,高校大学生中有许多同学参与校内外勤工助学,缓解经济压力,锻炼职业技能。研究大学生勤工助学与学业的关系,特别是勤工助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是资助育人体系提升的需要,更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本研究发现,校内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学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校外勤工助学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时间管理,是促进大学生学业能力提升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自身原因分析为入手点,结合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对大学生的勤工助学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作用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作用不再局限于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而是具有多重作用.本文着重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利弊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论述勤工助学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分析勤工助学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弊端,对高等学校深入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谈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勤工助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其合法权益比较容易受到侵害。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大学生勤工助学者与用人单位在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二是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三是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勤工助学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四是高校勤工助学管理还存在盲区。加强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保护,必须强化高校勤工助学服务机构的职能,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明确大学生勤工助学协议中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学生勤工助学者自身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性,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模糊,用工性质界定不明,工资偏低、工作时间过长、无相关保险及福利等现象层出不穷,已成为司法实践不可避免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劳动关系不平等现象的分析,结合对《劳动法》的解析以及勤工助学性质特点的分析,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提出建议,即完善我国劳动法相关法律体系,确立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合法劳动者主体资格,学校作为对大学生的直接管理部门,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加大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的帮助,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工学结合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在高职工学结合中有效开展思政教育,成为摆在思政工作者面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课题组通过对学院各系工学结合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与分析,提出高职思政教育必须融入工学结合的全过程,积极建立工学结合的宣传机制、社会机制、沟通机制和长效机制,以促进工学结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郝伟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01-102
勤工俭学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的一项有效措施,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贫困学生也随之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勤工俭学工作的问题也较多。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并探索出勤工俭学的新途经,即在相应的岗位上进行勤工俭学,以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期间,作为海外大学试验之一的里昂中法大学的创立成为当时极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回顾里昂中法大学创设的时代背景及其创建设想和办学宗旨,并在分析留法勤工俭学生争夺里昂中法大学缘起的基础上认为,里昂中法大学并非为勤工俭学生而设,之所以发生勤工俭学生“进军里大”根本上乃肇源于当时他们陷入无工无学的极端困境,实为一种激进式自救。  相似文献   

14.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自立成才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视和发挥勤工助学大学生成才中的积极作用,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勤工助学对学生成长有积极意义,但在勤工助学中应认识和处理好勤工助学与经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对高职院校"企业全程介入"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共赢",为中国高职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提供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高校勤工助学是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资助贫困生的有效途径[1]。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招生规模的扩大,并伴随着我国区域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每年贫困生人数都在不断地增加。为了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应创新勤工助学模式,结合校内具体情况,朝着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为学生开拓有效的勤工助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勤工助学应由劳务型向专业智力型发展的观点虽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劳务型勤工助学的岗位数量较多,学生适应快,并可以锻炼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要加强对劳务型勤工助学工作重要性和教育意义的认识,注重劳务型勤助活动与其他勤助活动的配合,确保学生安全与不影响学业,重视岗前培训和思想教育工作,注重过程管理、绩效评估与经验总结,与用人单位保持持续合作关系,适当提高勤工助学的报酬。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必须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关键能力。在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从学生教育管理的视角看,高职院校应当设计和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能力培养模式,从而加强和夯实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