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国内(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田径比赛女子5 000m决赛跑前8名运动员)和国外(2009年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5 000m跑前8名运动员)2组优秀中长跑运动员5 000m跑比赛进行分析,以400m为分段的分段成绩进行比较,为了便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根据中长跑项目自身的规律以及研究对象的5 000m跑400m分段成绩曲线图的总体特征,将5 000m跑全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分析:起始段为从起跑后800m;途中跑段国内外运动员均为3~11分段(800~4 400m);冲刺段国内外运动员均为12~13分段(最后600m)。找出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的差距,建议我国运动员在中长跑项目上发展耐力水平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项目的特点,重视对速度能力的提高,培养运动员在较高跑速下维持相对稳定速度的能力。同时为今后我国的女子中长跑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的各分段50m成绩与总成绩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分段50m与400m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当今世界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速度分配的基本特征,为提高我国女子400m运动成绩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1978~1989年世界前25名的田径运动员的有关年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上,投掷运动员高于跳跃运动员,而长距离跑运动员又高于短矩离跑运动员;在男子800m、3000m 障碍、跳高、铁饼和女子马拉松等项目中,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段呈增长的趋势。为了合理安排训练,确立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段,对各田径项目运动员的最佳年龄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100m跑运动员的分段成绩进行处理分析,此构建了男子100m跑专项速度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男子100m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上下肢无氧工作能力对400m全程跑速度变化的影响,采用对运动员全程跑4个测量点的运动学特征和上下肢Wingate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400m跑减速现象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在后程无法保持较高的步频。(2)后程的跑速较之前半程的跑速更加影响全程跑成绩。(3)下肢无氧抗疲劳能力越强的运动员在400m跑后段更能保持较高的跑速,而且越接近终点这种现象越明显。同时,也说明在全程跑的前半程有意识的适当控制速度将有利于后程保持较高的速度。(4)上肢快速有力的摆动,在疲劳状态下将起到一定的对下肢摆动不足的代偿作用。上肢良好的摆动还有利于保持步频。上肢良好的无氧工作能力有利于减小400m跑最后阶段的速度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6.
对男子400m跑速度和速度分配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世界及国内优秀400m跑选手的速度和分段成绩与400m跑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速度越好、分段速度间及前后200m间成绩差距越小,400m成绩越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田径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运动学参数的测定,分析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建立田径1500m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估方法体系。方法:14名二级男子运动员进行模拟1500m全程跑、起跑加途中跑测试、递增负荷测试、300m全力跑测试、恒定负荷测试,得到运动成绩、运动前后血乳酸值、运动中心率、步频、步长、最大摄氧量速度、等指标,根据个人成绩平均速度高低分为快慢两组,平均速度5m/s以上受试者设为快组,以下设为慢组,每组各7人。并对其他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慢组相比,快组恒定负荷后血乳酸显著较低(P<0.05)、快组的最大摄氧量速度、步频均显著高于慢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最大摄氧量速度与运动成绩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9,P<0.05);途中跑段落后血乳酸变化与终点跑后血乳酸变化具有明显负相关(r=-0.756,P<0.01)。结论:(1)最大摄氧量速度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2)70秒亚极量恒定负荷后血乳酸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3)步频是反映1500m跑运动员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200m和400m个人混合泳比赛中不同的节奏策略规律,本研究选取近4届奥运会(2004,2008,2012,2016)和6届世界锦标赛(2005,2007,2009,2011,2013,2015)个人混合泳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320项成绩为研究对象,运用Bonferroni事后检测法、皮尔逊相关性、双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性别的对比中,200m和400m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男运动员在自由泳和蛙泳(p<0.001)更明显.2)在等级对比中,200m与400m奖牌获得者与未获奖牌者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男子200m奖牌获得者在蝶泳、仰泳和自由泳(p<0.001),400m在蝶泳(p<0.001)更明显.3)除200m个人混合泳中的仰泳(p=0.003)以外,性别与等级的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对于男子奖牌获得者而言(200m和400m),仰泳与最终的时间相关性最强;女子奖牌获得者,则是仰泳(200m)和自由泳(400m).对于男子未获奖牌者(200m和400m)在蛙泳,女子(200m)在蛙泳和(400m)在自由泳上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2)男运动员在200m和400m个人混合泳的比赛中采用的是积极加速节奏策略,女子运动员采用的是消极节奏策略.3)在个人混合泳训练中教练可以专注于采用积极加速节奏策略进行训练,尤其是在200m上,而在400m要考虑第一圈蝶泳尽可能"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9.
做好选材工作,挑选具有天赋条件和运动才能的儿童少年进行早期科学训练,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实验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跳高运动员选材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北京市跳高运动员的后备力量不足,大部分运动员骨龄与生活年龄相差不大,但有部分骨龄超龄大于2岁;运动员的选材形态水平普遍较低;素质测试中的30 m跑成绩较好;专项成绩男、女14~15岁运动员成绩均不理想,与标准相差较大.为以后科学选材和科学的基础训练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世界顶尖男子100m运动员的速度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析世界顶尖男子 10 0m运动员的速度特征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揭示了 1 世界顶尖男子 10 0m跑中各 10m段的成绩与 10 0m成绩间的灰关联程度 ;2 世界顶尖男子 10 0m跑中各前n10m的成绩与10 0m成绩间的灰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1.
运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法获取我国优秀女子100米栏运动员第五栏跨栏步技术摆动动作运动学参数,并将主要参数与男子高栏和女子短跑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支撑阶段摆动腿大腿绕髋关节转动的扇形角度与女子短跑摆腿动作较为接近;摆动腿小腿绕膝关节转动的扇形角度呈前大后小,与短跑相反;摆动腿下压动作略早于男子高栏运动员;摆动大腿前摆的平均角速度快于下压时的平均角速度,摆动小腿折叠平均角速度是小腿打开平均角速度的3.2倍;起跨腿同侧大臂动作大于异侧动作且向前摆动幅度大于向后摆动幅度,起跨腿异侧小臂摆动幅度与同侧大臂相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23-29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竞技体育具有以下性别特征:(1)男女性的竞争实力均持续增强,且持续呈现明显的"女强男弱"特征。(2)男女性优势项目的类别和结构均保持稳定,但女性优势项目明显多于男性。(3)男女性优势项目成绩整体稳定性均较好,但体操项目成绩稳定性差。(4)男女性优势项目成绩整体的发展潜力均很小,成绩进一步提高将主要依赖新优势项目的拓展。(5)男女性优势项目群权重均较高,但都缺失田径、游泳2个权重最高的奥运基础战略大项。(6)男女性优势项目项群归属均以技能主导项群为主,亚项群归属均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在400m跑训练中运用“神经肌肉易化拉伸”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柔韧性拉伸方法对400m跑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神经肌肉易化拉伸的方法与手段在短跑训练中增大步幅并可减少运动员的受伤概率。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场地自行车女子500m计时赛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场地自行车女子500m计时赛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的情报资料和近年来一些重大比赛的实战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我国500m计时赛成绩水平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为该项目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轮椅竞速100 m速度特征和速度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国内优秀男女轮椅竞速运动员进行的100 m测试和获取的数据,初步探明了100 m的总体竞速特征;并采用聚类分析对100 m全程进行阶段划分;用偏相关分析对阶段速度、全程平均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制定了不同成绩下阶段速度分配表为训练提供模式目标。结论:轮椅竞速100 m的总体速度特征为全程速度处于上升期;100 m全程有三个明显阶段:起动段、起动加速段、加速段;各阶段速度对总成绩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基于样本数据下的速度分配表在实践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设计有计划地对速度知觉、深度知觉、本体感觉、综合性知觉、平衡知觉进行专项知觉能力提高训练,对比分析实验前后不同性别运动员运动知觉能力的发展特点。研究表明:通过运动知觉能力训练,男运动员本体感觉和平衡知觉提高显著,女运动员本体感觉和速度知觉提高显著,实验前男运动员深度知觉和速度知觉好于女运动员,实验后男运动员本体感觉提高幅度大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优秀混合泳运动员参赛战术与分段成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在墨尔本举行的2007年第12届游泳世锦赛和2007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2008年奥运会资格达标赛男女子200m、400m个人混合泳项目决赛运动员的各分段百分率、各分段成绩与总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混合泳项目水平,更好备战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我国男子个人混合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四种泳式发展水平的落后,差距最大的泳式为仰泳。我国优秀女子混合泳运动员在体能上具备较强的冲刺能力,要想赶超世界优秀选手,必须在前三个分段的绝对速度上有所提高,尤其是蛙泳。我国混合泳运动员今后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全面提高四种泳式的尤其是弱项的发展水平上、增强运动员体能和提高泳式转换能力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游泳专项训练引起的肩关节旋转肌力变化,对参加夏季集训的27名高校游泳运动员(14名女性,13名男性)进行了肩关节内旋、外旋等长肌力测试,结果提示:肩关节内旋(IR)肌力在整个游泳集训过程中显著增长,肩关节外旋(ER)肌力在从训练前到训练中期显著增长,而从训练中期到训练后无明显变化,肩关节内旋/外旋肌力(IR/ER)比值也因此增大.本研究还提示游泳训练中为了预防肩部损伤的发生,应注重发展肩关节外旋肌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在近两年的20场国际比赛的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发球多选用前场1号区,男、女运动员在发球落点区域的选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6号区和3号区的发球得分率较高,2号区发球失误率高,1号区失误率最少。男、女运动员发球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发球得分的能力要强于女运动员,男运动员发球失误率高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从当今世界优秀 10 0m短跑运动员的成绩参数分析 ,试图从最高速度的保持能力找出其成绩再次提高的突破口 ,为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的制定找出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