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云峰 《声屏世界》2005,(11):31-32
著名主持人杨澜推出的《天下女人》栏目2005年1月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如何使《天下女人》栏目成为名牌栏目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并以此为个案探讨栏目与频道定位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天下女人》栏目特征分析1.《天下女人》要具有选题的对象性。《天下女人》作为一档女性栏目,选题具有对象性,题材必须是与女性有关的。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此对象性与中央台《半边天》栏目的对象性是不同的。可以说,《半边天》是一个反映女性风采的节目,宣传味较浓。而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天下女人》栏目,应该是一个以女性为谈论对象的大众化节目。湖南卫视的…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06,(32):18-18
从《大观周刊》一露面,其中的《风情万种》栏目便以女性张扬洒脱的象特质,为昆明现代女性挥起了一面旗帜。赢得众多女性喜爱。当读者的期盼值越来越大.我们惟有做得更贴近本土.更接近生活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由此,栏目调整为近期大家看到的形式和内容——邀请本地嘉宾参与,讨论男女情感热点话题,广泛采纳读者对自己感兴趣话题的一句话点评,更与其它媒体联动,使每期内容都能在电台反复“原音重现”……互动增强凸现情感魅力,大众参与造就栏目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茹希佳 《青年记者》2012,(30):22-23
如今,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收听广播、点击网络,会发现到处都充斥着以女性为主体,以女性的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女性的观点为议论话题的新闻报道、栏目或节目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女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日趋成熟的今天,女性"被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女性网站的消费主义表现及其原因。女性网站的内容以装扮类信息和情感信息为主,从消费主义的视角看,女性网站的装扮类信息直接诱导女性进行炫耀性消费,情感类信息片面反映女性情感危机和情感困惑,将其作为吸引网民注意力的精神消费品。其原因是商业化对女性网站社会责任的侵蚀,女性网站对当代女性精神需求的忽视以及女性网站内容制作者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女性网站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文化的表征与载体,女性时尚杂志以其精美周到的栏目设计、栏目名称、选题策划、图片、文案和生产等环节,反映并引领着社会时尚,标志着中国时尚杂志培育己形成了整体上的文化与商业意识,显示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女性电视栏目的定义和生存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电视中,一直缺失女性的独特声音。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自1958年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在近40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央电视台曾经诞生过各类对象性栏目,如儿童栏目、少年栏目、青年栏目、老年栏目、工人栏目、农民栏目、军人栏目、民族栏目、残疾人栏目等等。但作为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女性群体,却从未有人把她们纳入关注视野。  相似文献   

7.
王晓聪 《新闻世界》2011,(8):250-251
情感类栏目一直是都市报纸副刊强力打造的重点,一般以普通百姓口述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由记者聆听记录的方式刊登。本文采集了《楚天都市报》2009年9月1日至25日共25个样本着重分析"情感讲述"中的女性形象,并依据女性主义的观点和文化角度做出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家电视台都把打造民生新闻栏目看成提高新闻报道影响力和收视份额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打造了一批立足本地,以反映百姓生活和需求、关注百姓生活状态和精神情感变化为内容的“民生新闻”节目,这构成了我国电视新闻栏目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电视经济栏目是电视宣传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反映、服务、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重要报道方式,它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这类节目毕竟不能象反映社会问题的电视评论性节目那样,以丰富、深刻的社会性凸现其与观众的心理契合,也不同于综艺类节目,可以借助其显著的文化、知识、趣味特征而尽可能地调动观众的审美情趣。因而,要使经济栏目既能适应经济规律,创造经济效益,又能使群众喜闻乐见,就不得不从观众的心理机制入手,注意情感──这一制约观众心理需求的重要因素。一、从情感出发,优化选题情感,是人们对客观…  相似文献   

10.
《成长不烦恼》栏目作为中国教育台新兴品牌栏目之一,是全国首档大型开放类互动亲子情感节目,选题上立足于平民化趋势、以解决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矛盾为宗旨,呼吁自我与他人之间予以真情沟通,注重情感的释放、交流与互动,鼓励嘉宾与观众呐喊出心灵深处情感最强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记者》2013,(1):33
情感是人类最具共性的元素,情感栏目是都市类媒体内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读者、增强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年历程,它面临新的拐点和创新需求。为总结交流这类栏目及文体的运作经验、采写方法,探讨其今后的前行与创新,《中国记者》与《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合办"都市报情感栏目的发展趋向及写作征文"。  相似文献   

12.
王丽萍 《青年记者》2007,(14):30-31
近年来,一个被统称为情感倾诉类的栏目先后登上了多家都市报的版面。如武汉的《楚天都市报》开设了“讲述”栏目,郑州的《大河报》开设了“都市倾诉”栏目,《东方今报》开设了“男左女右”栏目。该专栏一经出现,就备受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青睐,阅读率较高,市场效益看好。短短几年,该专栏就迅速风靡大江南北的都市报。  相似文献   

13.
张晶晶 《新闻通讯》2011,(11):60-61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多彩多变,情感世界也经受多元观念的碰撞,既充满五光十色的追求,享受着美好情感的甜蜜,也纠结于取舍离合的抉择.困顿于对生活的迷茫。于是,媒体纷纷推出情感类栏目,为人们提供倾诉情感、交流感悟的平台。然而,一些情感类栏目,为了追求看点,放弃社会责任,热衷于展示光怪陆离的畸形感情,宣扬错误的婚恋观,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情感类栏目应重视正确的导向,通过情感故事的叙述,给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以健康的滋养。本文结合《苏州日报·苏周刊》“小雨有约”专栏的采写实际,就情感类栏目的导向艺术谈一点粗浅感想。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早期的女性杂志是中国现代女性时尚杂志的发端,其在栏目编排、内容设计、文稿创意以及语言锤炼等方面为今天的时尚杂志奠定了基调。本文以《玲珑》杂志的栏目编排与设计为例,分析了20世纪早期女性杂志对于当代时尚杂志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瑶 《新闻采编》2000,(6):46-47,12
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业进入繁荣阶段。各家报纸在栏目策划、选题构思上极尽创造之能事,新选题、妙主意层出不穷。在群芳争妍的报业百花园中,《北京青年报》的“口述实录”一枝独秀,耐人寻味。 “口述实录”从1997年5月底创办,逢周五出版,是《北京青年报 青年周末》的一道特色菜,是其“情感”版面的报道方式,创办初始仅为一个千字小栏目。从小栏目成长为今天的大版面,其成长轨迹至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口述实录”的报道方式受到了读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新推出了4档民生类栏目,与《民生直通车》一起,紧盯本土化、品牌化两个关键,着力塑造栏目与主持人两类品牌。4档栏目分别是《新闻女生组》、《民生三人行》、《直通书记市长》、《新奇秀》。《新闻女生组》就是其中的一档民生故事类栏目,它以情感、家庭、伦理事件为内容,以情感为纽带,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情感援助行动。该栏目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启用7位性格各异的新闻女生来亲情演绎人间的喜怒哀乐,她们既是栏目的主持人,又是新闻的报道者、情景再现的扮演者、事件的参与者和干预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央视《生活567》栏目心系农村、服务农民,将体现社会责任感作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新视角。自2003年11月开播以来,始终坚持"记录真实、服务民生"的创作理念,深入农村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反映农村的现实需要,报道农民的喜怒哀乐,形成了以"公益慈善"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一、农村、农民是《生活567》记者情感与力量的来源内容与情感是电视节目的灵魂所在,关注三农的《生活567》更是坚持将节目内容与情感放在首位。栏目组记者在农村进行采访报道时,努力将打动自己内心的情感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多部影视作品都将传奇女性的一生作为题材加以挖掘,多部热门剧集向我们展示了多角度、多层次的丰富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封建制度中女性对自身命运的觉醒以及与父权制度的种种冲突与矛盾。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描述与分析,并对当今女性生存状态、情感倾向、自身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新推出了4档民生类栏目,与<民生直通车>-起,紧盯本土化,品牌化两个关键,着力塑造栏目与主持人两类品牌.4档栏目分别是<新闻女生组>、<民生三人行>、<直通书记市长>、<新奇秀>.<新闻女生组>就是其中的一档民生故事类栏目,它以情感,家庭,伦理事件为内容,以情感为纽带,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情感援助行动.该栏目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启用7位性格各异的新闻女生来亲情演绎人间的喜怒哀乐,她们既是栏目的主持人,又是新闻的报道者,情景再现的扮演者、事件的参与者和干预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反映在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问题的法制新闻,在传媒报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各种刊物、多种焦点栏目、热门话题都是法味十足。我们说情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理反应,它反映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而法律则是以道德为参考前提下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强制性行为规范。而在现有的法制新闻节目中,法律一直被当作判断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